无动力浓密砂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16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无动力浓密砂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仓,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浓密砂仓。



背景技术:

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产生大量采空区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尾矿,利用尾矿进行回收利用和空区充填,可以高效率地利用尾砂;为确保尾砂的填充浓度或者获得细微粉矿浆;需确保较高的尾砂浆浓度,经典工艺确保较高的尾砂浆浓度的方法通常是采用较大容积的砂仓进行浓密,而现有的砂仓设备造价较高,耗电量大,溢流浓度高,尾砂利用率偏低,浓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浓密砂仓,它具有浓密效率高,无需电力驱动,造价较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无动力浓密砂仓,包括仓体和布料槽,布料槽通过平台支架固定在仓体的顶端,仓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溢流槽环形设置于仓体顶端的外缘边上,布料槽位于平台支架的中部,并向下连接一矿浆布料主管道,矿浆布料主管道的下端设置有旋流布浆管,在矿浆布料主管道的内部还设置一带密封套管的搅拌主轴,搅拌主轴向下伸出于矿浆布料主管道的一端固定有搅拌器,搅拌主轴位于布料槽的一端连接水利驱动装置,布料槽向外连接进料管。

所述的旋流布浆管包括轴向分布于矿浆布料主管道上的2-4排旋流管体,每排旋流管体包括沿矿浆布料主管道径向分布的多个旋流管。

所述仓体包括锥形仓体和设置在仓体上端的柱型仓体,柱型仓体的高度大于锥形仓体高度的1/4。

仓体的出料口处还设置有自压冲洗管,自压冲洗管上设有冲洗阀门。

溢流槽的下端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自压冲洗管相连通。

仓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外跨钢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它具有浓密效率高,造价较低的优点。采用水力驱动装置,实现了整体设备不需要依靠电力,仅需要管道水流量及压滤及实现正常运行;(2)在仓体的下部增设自压冲洗管,可直接从顶部溢流槽接入,在沉沙浓度较大或堵塞沉沙嘴时实现自冲洗;(3)沉沙浓度实现了可调整,根据用户需求,通过调节自冲洗管阀即可实现浓度调整;(4)将仓体上端的竖直仓体部分的高度增加,大大增加了仓体容积,使浓密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

1.进料管,2.平台支架,3.溢流槽,4.溢流管,5.仓体,6.旋流布浆管,7.搅拌器,8.搅拌主轴,9.出料口,10.布料槽,11.水利驱动装置,12.外跨钢梯,13.矿浆布料主管道,14.自压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无动力浓密砂仓,包括仓体5和布料槽10,布料槽10通过平台支架2固定在仓体5的顶端,仓体5底端设置有出料口9,溢流槽3环形设置于仓体5顶端的外缘边上,溢流槽3的下端设置有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与自压冲洗管相连通;布料槽10位于平台支架2的中部,并向下连接一矿浆布料主管道13,矿浆布料主管道13的下端设置有旋流布浆管6,在矿浆布料主管道13的内部还设置一带密封套管的搅拌主轴8,搅拌主轴8向下伸出于矿浆布料主管道13的一端固定有搅拌器7,搅拌主轴8位于布料槽10的一端连接水利驱动装置11,布料槽10向外连接进料管1。

所述的旋流布浆管6包括轴向分布于矿浆布料主管道13上的2-4排旋流管体,每排旋流管体包括沿矿浆布料主管道13径向分布的多个旋流管。

所述仓体5包括锥形仓体和设置在仓体上端的柱型仓体,柱型仓体的高度大于锥形仓体高度的1/4。

仓体5的出料口处还设置有自压冲洗管14,自压冲洗管14上设有冲洗阀门;进一步,仓体5的侧壁上还设有外跨钢梯12。

通过渣浆泵将矿料输送至所述进料管1,通过水力驱动装置11驱动搅拌主轴8;矿浆进入矿浆布料主管道13落至仓体下部。并通过放射状弧形旋流布浆管6进入仓体5内。矿浆由于是全封闭布料,因此矿浆通过旋流布浆管6后在仓体5内形成旋流。较重颗粒下沉附着在仓体5侧壁并缓慢下落;搅拌器7及搅拌主轴8下端的疏导器缓慢运动,较重颗粒通过水压通过出料口9排出仓体5,顶部较澄清矿浆排至溢流槽3,并通过溢流管4收集回用。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