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电泳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284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电泳槽。



背景技术:

专利201520599057.8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泳槽,包括电极、电泳槽体、透明盖体和底壳,所述底壳置于所述电泳槽体外,所述底壳和所述电泳槽体之间设置有冰块,所述透明盖体上设置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通过设置底壳和冰块,在电泳时,通过冰块对电泳槽体降温,从而防止DNA、RNA分子降解,同时结合设置透气孔,防止透明盖体起雾,便于观察。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底壳放置碎冰块后,由于电泳槽两侧为平底凹槽,所以很难插入碎冰块内,导致电泳槽,尤其是电泳槽的中部无法与碎冰块充分接触,从而降低了降温效率。此外通过开设透气孔来防止透明盖体起雾的同时,会导致水不断自透气孔流失,导致电泳液浓度变化,从而影响电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电泳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散热,且在防止起雾便于观察的同时,防止了水汽的流失,防止了电泳缓冲液的浓度随电泳时间逐渐增加,影响电泳效果。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电泳槽,包括电泳槽体和透明盖体,透明盖体两端连接有电极;电泳槽体外设有外壳,外壳内放置有碎冰块;电泳槽体两侧成形有凹槽,凹槽的横截面为V形;透明盖体中部穿过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刷体,转轴外凸成形有阻截部,转轴顶部连接有旋钮;刷体与透明盖体的下表面相邻设置;阻截部与透明盖体的上表面紧邻设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凹槽为圆锥状。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刷体为条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散热,且在防止起雾便于观察的同时,防止了水汽的流失,防止了电泳缓冲液的浓度随电泳时间逐渐增加,影响电泳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散热电泳槽,包括电泳槽体1和透明盖体2,透明盖体2两端连接有电极3;电泳槽体1外设有外壳4,外壳4内放置有碎冰块5;电泳槽体1两侧成形有凹槽6,凹槽6的横截面为V形;透明盖体2中部穿过有转轴7,转轴7连接有刷体8,转轴7外凸成形有阻截部9,转轴7顶部连接有旋钮10;刷体8与透明盖体2的下表面相邻设置;阻截部9与透明盖体2的上表面紧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截面为V形的凹槽6使得电泳槽体1容易插入到碎冰块5中,从而和碎冰块全面接触,增加降温效果,从而保证电泳的效果。通过旋转旋钮10带动刷体8清除透明盖体2下表面的雾气,从而便于观察的同时,防止水汽流失,造成电泳液的浓度增大,影响电泳结果。

凹槽6为圆锥槽或V形槽。优选为V形槽,这样易于插入碎冰的同时,可以放置较多的电泳缓冲液,缓冲效果更好。

刷体8为条状。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