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试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1117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试管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实验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试管夹。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化学实验的普及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实验器材,试管夹就是常用的实验器材之一,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挟持试管以便于对试管中的物体进行加热、超声共振。现有的试管夹采用弹簧铰接的方式挟持试管,这种形式的试管夹的两个长短柄之间容易错位脱落,打翻试管,造成物质的浪费,与此同时也很容易伤到操作者。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试管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试管夹,包括试管夹主体和锁扣环;所述的试管夹主体上设有手柄、卡齿和倒“U”型体;所述的手柄包括长手柄和短手柄;所述的锁扣环上包括副手柄、锁扣外环和锁扣内环三部分;所述的锁扣内环上设有固定绳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倒“U”型体上设有防滑垫片,进一步增加了试管夹与试管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锁扣内环与所述的固定绳索之间用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副手柄上设有倒三角柄身,增加了手指与副手柄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实际操作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试管夹主体可以搭配1-3个锁扣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新型试管夹采用了倒“U”型体作为主体结构,锁扣环为辅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锁扣环与试管夹主体之间结构稳定不易脱落,更好的防止了试管被夹碎、脱落的危险,进一步保障了操作者的安全。于此同时,这种新型的试管夹,可使用一个试管夹主体搭配多个锁扣环的方式,让多个反应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试管夹主体;2-锁扣环;3-手柄;4-卡齿;5-倒“U”型体;6-长手柄;7-短手柄;8-副手柄;9-锁扣外环;10-锁扣内环;11-固定绳索;12-防滑垫片;13-弹簧;14-倒三角柄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试管夹,包括试管夹主体1和锁扣环2;所述的试管夹主体1上设有手柄3、卡齿4和倒“U”型体5;所述的手柄3包括长手柄6和短手柄7;所述的锁扣环2上包括副手柄8、锁扣外环9和锁扣内环10三部分;所述的锁扣内环10上设有固定绳索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倒“U”型体5上设有防滑垫片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锁扣内环10与所述的固定绳索11用弹簧13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副手柄8上设有倒三角柄身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试管夹主体可以搭配1-3个锁扣环。

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新型试管夹采用了倒“U”型体作为主体结构,锁扣环为辅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锁扣环与试管夹主体之间结构稳定不易脱落,更好的防止了试管被夹碎、脱落的危险,进一步保障了操作者的安全。于此同时,这种新型的试管夹,可使用一个试管夹主体搭配多个锁扣环的方式,让多个反应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约了时间。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