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纤度纤维滤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99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纤度纤维滤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布料领域,特指一种多纤度纤维滤料。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烟气除尘领域,由于环境温度高,成分复杂,腐蚀性较强,对过滤毡的过滤精度以及使用要求很高,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于钢铁、电力、水泥、垃圾焚烧的等污染较严重的行业,要求对粉尘的排放浓度越来越低。除尘方式已经由电除尘转变为袋式除尘,袋式除尘具有过滤精度高,设备运行阻力低等众多优势,同时对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滤袋则要求更高,要使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更高过滤精度、更低设备运行阻力,作为滤袋的的制作材料之一的滤布的过滤性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过滤精度高,并且使用寿命长,结构稳定的多纤度纤维滤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纤度纤维滤料,所述多纤度纤维滤料从外到里包括迎尘层、基布层、支撑层,所述迎尘层由粗纤度纤维构成针刺毡结构,针刺毡结构内部填充有细纤度纤维,所述支撑层由粗纤度纤维交叉铺网而成,所述迎尘层、基布层和支撑层通过针刺复合方式相互勾连加固;

所述迎尘层由粗纤度芳砜纶纤维和细纤度芳砜纶纤维交叉铺网而成。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基布层由纤维经线单体和纤维纬线单体有序交叉铺网而成。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支撑层由粗纤度芳砜纶纤维交叉铺网而成。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粗纤度芳砜纶纤维的线密度为2.0-2.4dtex,所述细纤度芳砜纶纤维的线密度为0.69-1.09dtex。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纤维经线单体之间的距离为2-4mm,所述纤维纬线单体之间的距离为1-2mm。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滤料的厚度为2-3mm。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迎尘层经烧毛处理形成平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多纤度纤维滤料其过滤精度更高,能有效控制PM2.5的排放。

2.本实用新型的滤料选用芳砜纶作为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抗化学腐蚀性、抗辐射等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相对来说更长,并且在结构上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1-迎尘层,2-基布层,21-纤维经线单体,22-纤维纬线单体,3-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纤度纤维滤料,所述多纤度纤维滤料从外到里包括迎尘层1、基布层2、支撑层3,所述迎尘层1由粗纤度纤维构成针刺毡结构,针刺毡结构内部填充有细纤度纤维,所述支撑层3由粗纤度纤维交叉铺网而成,所述迎尘层1、基布层2和支撑层3通过针刺复合方式相互勾连加固。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迎尘层1由粗纤度芳砜纶纤维和细纤度芳砜纶纤维交叉铺网而成。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支撑层3由粗纤度芳砜纶纤维交叉铺网而成。由连续梯度的纤维共同构成迎尘层1的结构,使迎尘层1在具有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同时能够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同时芳砜纶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抗化学腐蚀性以及抗辐射能力。

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基布层2由纤维经线单体21和纤维纬线单体22有序交叉铺网而成。所述纤维经线单体21之间的距离为2-4mm,所述纤维纬线单体22之间的距离为1-2mm。基布层2的这种结构可以更方便迎尘层1、基布层2和支撑层3之间更好地针刺勾连加固。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粗纤度芳砜纶纤维的线密度为2.0-2.4dtex,所述细纤度芳砜纶纤维的线密度为0.69-1.09dtex。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滤料的厚度为2-3mm。

在上述的多纤度纤维滤料中,所述迎尘层1经烧毛处理形成平整的表面。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