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88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前置过滤器工作原理为物理筛滤,滤芯主要是不锈钢网,主要拦截物为泥沙、铁锈、藻类等大颗粒物质,保护水路和家庭的用水设备,是全屋用水的第一道防线。

不锈钢网的精度对过滤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精度过低,过滤的效果不佳,起不到保护作用;过滤精度过高,滤芯容易照成污堵需要经常清洗。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解决的办法是同一款产品配有多种精度的过滤网滤芯,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进行区别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该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过滤,正冲洗,反冲洗内、外层滤网功能,高效实用。

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壳体、设在过滤器壳体内的滤芯和切换阀,以及连接在过滤器壳体上的阀头组,所述滤芯具有两层套置的滤网,所述阀头组安装在滤芯的第一端,所述切换阀安装在滤芯的第二端,所述滤芯外层滤网与过滤器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隔腔,所述滤芯内、外层滤网之间形成第二隔腔,所述滤芯内滤网内腔为第三隔腔,所述切换阀切换第一隔腔与第二隔腔的通断。

进一步的,上述阀头组具有进水口、净水出水口和设在进水口、净水出水口之间的切换开关,所述阀头组上的进水口旁接有第一出水通道,所述阀头组上的净水出水口旁接有第二出水通道,在切换开关的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一隔腔相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在切换开关的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所述第三隔腔与第二出水通道、净水出水口不通。

进一步的,上述滤芯的内滤网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体,所述滤芯的外滤网为上、下端均为开口的筒状体;外滤网目数比较低,约为50-200目,内滤网目数比较高,约为300-600目,可以根据实际水质决定。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阀外周壁与过滤器壳体内周壁形成第四隔腔,所述第四隔腔与第一隔腔相通,所述切换阀上部具有凹槽腔与第二隔腔相通,切换阀即用于切换凹槽腔、第二隔腔与第一隔腔、第四隔腔的通、断。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阀的下部出水端连接有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手动开关阀。

进一步的,上述阀头组为三通阀体,在三通阀体上设有伸入阀体内的转筒,所述转筒即为切换开关,转筒由伸出三通阀体外的转动把驱动转动,转筒为下部开口的筒体,在筒体侧壁上具有通口,在筒体上位于通口下部设有凸块以封堵阀头组进水口与第一隔腔的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阀自上而下包括上部设置凹槽腔的底座、转轴和外罩,所述转轴包括转盘和连接转盘下表面的转筒,所述转盘侧部具有缺口,所述底座上设有由凹槽腔通往缺口的通水道,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孔,所述外罩的壳体罩在底座和转盘外围,所述转筒伸出外罩的下部,并连接有旋钮,所述转筒下部连接排水接头的进水端口。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阀自上而下包括上部设置凹槽腔的底座、定陶瓷片、动陶瓷片、转轴和外罩,所述转轴包括转盘和连接转盘下表面的转筒,所述转盘与动陶瓷片可拆连接,并可同轴转动,动陶瓷片侧部具有缺口,所述底座和定陶瓷片上设有由凹槽腔通往缺口的通水道,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孔,所述外罩的壳体罩在底座和转盘外围,所述转筒伸出外罩的下部,并连接有旋钮,所述转筒下部连接排水接头的进水端口。

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的工作方法,过滤状态时,阀头组旋到过滤状态,冲洗切换阀关闭,排污接头关闭,即阀头组切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位,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一隔腔相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第一出水通道与凹槽腔不通,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第一隔腔,由滤芯从外向里依次经过外层滤网、内层滤网、第三隔腔和第二出水通道,从净水出水口输出;正冲洗外层滤网状态时,阀头组旋到过滤状态,冲洗切换阀关闭,排污接头的手动启闭阀打开,即阀头组切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位,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一隔腔相通,第一出水通道与凹槽腔不通,排污接头畅通,由于往第一出水通道、第一隔腔、第四隔腔、转筒内腔、排污接头无阻力,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直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第四隔腔、转筒内腔和排污接头,往排污接头排水口排出,而不会进入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起到直接冲刷外层滤网。

反冲洗内层滤网状态时:阀头组旋到反洗状态,冲洗切换阀打开,排污接头的手动启闭阀打开,即切换开关是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所述第三隔腔与第二出水通道、净水出水口不通,凹槽腔与第四隔腔相通,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直接到第三隔腔的内表面,由内层滤网往外层滤网反冲洗,同时由于冲洗切换阀打开,压差小,水直接从内层滤网外表面和外层滤网内壁向下冲洗,经过第二隔腔、凹槽腔和第四隔腔,然后进入转筒内腔后从排污接头的排污口排出;

反冲洗外层滤网状态时:阀头组旋到反洗状态,冲洗切换阀关闭,排污接头打开,即切换开关是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所述第三隔腔与第二出水通道、净水出水口不通,凹槽腔与第四隔腔不通,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直接到第三隔腔的内表面,从内层滤网往外层滤网依次反冲洗,经过第二隔腔、第一隔腔、第四隔腔,然后进入转筒内腔后从排污接头的排污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过滤,正冲洗,反冲洗内、外层滤网功能,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滤芯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正常过滤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正冲洗外层滤网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反冲洗内层滤网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反冲洗外层滤网的剖面图;

图8是切换阀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是切换阀另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设在过滤器壳体1内的滤芯2和切换阀3,以及连接在过滤器壳体上的阀头组4,所述滤芯2具有两层套置的滤网,所述阀头组4安装在滤芯2的第一端201,所述切换阀安装在滤芯的第二端202,所述滤芯外层滤网203与过滤器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隔腔5,所述滤芯内、外层滤网之间形成第二隔腔6,所述滤芯内滤网204内腔为第三隔腔9,所述切换阀3切换第一隔腔5与第二隔腔6的通断。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实现多种功能,上述阀头组4具有进水口401、净水出水口402和设在进水口、净水出水口之间的切换开关403,所述阀头组4上的进水口401旁接有第一出水通道7,所述阀头组上的净水出水口402旁接有第二出水通道8,在切换开关的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出水通道7直接与第一隔腔5相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8直接与第三隔腔9相通;在切换开关的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出水通道7直接与第三隔腔9相通,所述第三隔腔9与第二出水通道8、净水出水口402不通。阀头组4的切换开关403作用是让进水口401后是净水过滤,还是进行冲洗滤芯的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滤芯的内滤网204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体,所述滤芯的外滤网203为上、下端均为开口的筒状体;外滤网为50-200目,内滤网为300-600目。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阀3外周壁与过滤器壳体内周壁形成第四隔腔10,所述第四隔腔10与第一隔腔5相通,所述切换阀3上部具有凹槽腔301与第二隔腔6相通,切换阀3即用于切换凹槽腔301、第二隔腔6与第一隔腔5、第四隔腔10的通、断。切换阀3的作用即是冲洗外滤网、内滤网或整个滤芯的切换。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切换阀3的下部出水端连接有排水接头11,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手动开关阀12。

进一步的,上述阀头组可以为三通阀体,在三通阀体上设有伸入阀体内的转筒13,所述转筒即为切换开关,转筒由伸出三通阀体外的转动把14驱动转动,转筒为下部开口的筒体,在筒体侧壁上具有通口16,在筒体上位于通口下部设有凸块15以封堵阀头组进水口与第一隔腔的连通。当转动转动把14使阀头组处于过滤状态时,即通口16连通第三隔腔9和净水出水口402,而进水后通往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一隔腔;而当转动转动把14使阀头组处于反洗状态时,即通口16连通进水口401与第三隔腔9,而进水后直接通往第三隔腔9,而使进水无法通往第一过水通道和第一隔腔,也无法通往净水出水口402。

进一步的,切换阀3的一种实施例(如图8所示),上述切换阀3自上而下包括上部设置凹槽腔301的底座302、转轴303和外罩304,所述转轴303包括转盘3031和连接转盘下表面的转筒3032,所述转盘3031侧部具有缺口3033,所述底座上设有由凹槽腔301通往缺口3033的通水道3021,所述转筒3032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孔3034,所述外罩304的壳体罩在底座302和转盘3031外围,所述转筒伸出外罩的下部,并连接有旋钮305,所述转筒下部连接排水接头的进水端口。该实施例切换阀3有两种工作工位,一种为切换阀3关闭,则水从凹槽腔301无法流往第四隔腔,而当切换阀3开启时,则水从凹槽腔301,通过通水道3021、转盘3031侧部的缺口3033即可流往第四隔腔。过水孔3034是用于第四隔腔的水通往转筒3032的内腔,而后流往排水接头11。

进一步的,切换阀3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9所示),上述切换阀3自上而下包括上部设置凹槽腔301a的底座302a、定陶瓷片303a、动陶瓷片304a、转轴305和外罩306,所述转轴305包括转盘3051和连接转盘3051下表面的转筒3052,所述转盘3051与动陶瓷片304a可拆连接,并可同轴转动,动陶瓷片304a侧部具有缺口304a1,所述底座302a和定陶瓷片303a上设有由凹槽腔301a通往缺口304a1的通水道302a1,所述转筒3052的侧壁上设有过水孔3053,所述外罩的壳体罩在底座和转盘外围,所述转筒伸出外罩的下部,并连接有旋钮,所述转筒下部连接排水接头的进水端口。该实施例切换阀3有两种工作工位,一种为切换阀3关闭,则水从凹槽腔301a无法流往第四隔腔,而当切换阀3开启时,则水从凹槽腔301a,通过通水道302a1、转盘3051侧部的缺口304a1即可流往第四隔腔。过水孔3053是用于第四隔腔的水通往转筒3052的内腔,而后流往排水接头11。

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的工作方法,过滤状态时,阀头组旋到过滤状态,冲洗切换阀关闭,排污接头关闭,即阀头组切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位,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一隔腔相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第一出水通道与凹槽腔不通,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第一隔腔,由滤芯从外向里依次经过外层滤网、内层滤网、第三隔腔和第二出水通道,从净水出水口输出;正冲洗外层滤网状态时,阀头组旋到过滤状态,冲洗切换阀关闭,排污接头的手动启闭阀打开,即阀头组切换开关位于第一工位,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一隔腔相通,第一出水通道与凹槽腔不通,排污接头畅通,由于往第一出水通道、第一隔腔、第四隔腔、转筒内腔、排污接头无阻力,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直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第四隔腔、转筒内腔和排污接头,往排污接头排水口排出,而不会进入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起到直接冲刷外层滤网。

反冲洗内层滤网状态时:阀头组旋到反洗状态,冲洗切换阀打开,排污接头的手动启闭阀打开,即切换开关是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所述第三隔腔与第二出水通道、净水出水口不通,凹槽腔与第四隔腔相通,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直接到第三隔腔的内表面,由内层滤网往外层滤网反冲洗,同时由于冲洗切换阀打开,压差小,水直接从内层滤网外表面和外层滤网内壁向下冲洗,经过第二隔腔、凹槽腔和第四隔腔,然后进入转筒内腔后从排污接头的排污口排出;

反冲洗外层滤网状态时:阀头组旋到反洗状态,冲洗切换阀关闭,排污接头打开,即切换开关是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直接与第三隔腔相通,所述第三隔腔与第二出水通道、净水出水口不通,凹槽腔与第四隔腔不通,原水经过阀头组的进水口进入,经过第一出水通道直接到第三隔腔的内表面,从内层滤网往外层滤网依次反冲洗,经过第二隔腔、第一隔腔、第四隔腔,然后进入转筒内腔后从排污接头的排污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双层滤网前置过滤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过滤,正冲洗,反冲洗内、外层滤网功能,高效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到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