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15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电容器,作为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尤其是金属化的电容器,其使用的浸渍剂一般为蓖麻油、色拉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其最大优点是将电容器在运行时的热量迅速传导散发,能有效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但是油类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包含一些水分,而在金属化电容器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水分会逐步渗入电容器芯子,造成金属化电容器的聚丙烯膜表层的Zn-Al金属层溶解、脱落或氧化,从而导致电容器的容量衰减较快甚至极易衰减失效,同时也使聚丙烯膜表层易产生薄弱点而易击穿失效等,这使得电容器发生早期失效,所以处理油类中的微量水分显得十分重要。

现有技术中,传统工艺是将干燥过的白土参入油中搅拌,停止搅拌后等吸附了微量水分的白土沉淀,再将油和白土分离,该方法能将大部分的水分分离出来,但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处理周期长,人工成本高,需要的原材料多,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为提高处理效率,现在常用的真空处理设备,在真空状态下,通过加热循环来将油类中的水分蒸发掉,以实现油水的分离,该方法相对简单,处理效率大大提高,但处理效果还是无法满足需要,处理后的油类质量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油处理设备,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且处理后得到的油质量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油处理设备,包括用于油体处理的第一处理机构和用于提供真空的真空组件,还包括用于油体处理的第二处理机构,所述的第二处理机构包括处理室二和设置在处理室二中的油面展开装置,所述油面展开装置用于增大油体与处理室二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油面展开装置包括至少一层的展开平台,所述展开平台的上表面用于油体展开成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机构设置在第一处理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处理机构的底部通过油路管道组件与第二处理机构的上部相连,自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流出的油体流路呈直线状。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与展开平台上表面的流路部,所述的流路部使油体自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向处理室二的下游流动到展开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面展开装置位于处理室二内的下部,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沿竖直方向与展开平台的中部位置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展开平台包括第一展开平台、第二展开平台和第N展开平台,其中N≥3;所述的第一展开平台、第二展开平台和第N展开平台依次自上往下设置,且对应的面积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第一处理机构出口相连的增压结构,所述的增压结构用于给自第一处理机构流出的油类进行增压。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压结构优选为齿轮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机构、处理室二以及增压结构均为真空状态。

通过上述所述的油处理设备处理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级油处理:过滤后的油体在第一处理机构中进行第一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

步骤2,二级油处理:一级处理后的油体经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流入到处理 室二中下游的展开平台上,油体在展开平台上表面展开成平面状,并进行第二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

步骤3,三级油处理:二级处理后的油体流入到第一处理机构中,进行第三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

步骤4,循环步骤1-3。

在步骤1中,还包括对经过第一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流出的油体通过增压结构进行增压。

在步骤2中,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喷出来的油体的线状直径为(1.5~5)mm。

在步骤3中,洒在第一展开平台的油体厚度为(1.5-3)mm;洒在第二展开平台的油体厚度为(1-2.5)mm,直至第N展开平台的油体厚度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设备设有的油面展开装置,结构简单,将自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流出的油体展开成平面状,使得油体的面积展开达到最大化,在真空状态下使得油体里面的微量水分更容易被分离出来,实现油体的脱水脱气,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方法,进行三级油处理的循环处理,处理效率高,能耗低,且处理后得到的油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 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油处理设备,并不局限于油类的处理,本实施例主要以用于油类的处理进行说明,比如蓖麻油、色拉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还可以是植物油,还可以是类似物质中含有微量的水分,需要将水分处理掉,都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油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处理机构100、第二处理机构200和用于提供真空的真空组件300,第一处理机构100包括处理室一1,主要用于承载油,作用是盛装油的容器,本实施例的处理室一1形状不限于图1所示的方形,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其作用是能更好地分离油水,将油中微量的水尽可能多的进行分离出去,提高油的质量。本实施例的处理室一1优选正面设有可视窗口,用于随时观察内部的处理状况,可视窗口优选为透明材质,不仅具有可视性,还起到密封处理室一1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室一1的一侧设有进油口2,油体通过进油口2进入到处理室一1中,本实施例的进油口2优选设置在处理室一1靠近底部的位置,保证油体自进油口2流入后,沿处理室一1的下游慢慢往上游盛装,油体流入到处理室一1后,通过设置在处理室一1的下部的加热结构4加热后,由于温度的不断升高,油体中的水分沿处理室一1的上游蒸发出去,实现油水的分离,上述说的沿处理室一1的下游慢慢往上游盛装,作用是保证处理室一1上部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水分或水蒸气的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室一1的一侧设有出油口3,油路管道组件6的首端与出油口3相连,油体在处理室一1中经过第一次的脱水脱气处理,油体中还会含有微量的水分,再通过第二处理机构200进行第二次的脱水脱气处理。本实施例第一处理机构100和第二处理机构200之间还设有增压结构5,本实施例的增压结构5与第一处理机构100的出油口3相连,用于对经过经过第一次的脱水脱气处理的油体进行增压,所述的增压结构5优选为齿轮泵,齿轮泵依靠泵 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油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油体挤入到油路管道组件6中去,进一步保证油体流通通道和承载腔体的真空度。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处理机构200包括处理室二7和设置在处理室二7中的油面展开装置8,优选第二处理机构200设置在第一处理机构100的上方,第二处理机构200的底部与第一处理机构100的顶部是连通的,来实现对油体进行循环的脱水脱气处理。油路管道组件6的末端61通过处理室二7的上部延伸并位于处理室二7上部的内部,自油路管道组件6的末端61流出的油体流路呈类似直线状,油路管道组件6的末端61设置成管道结构的话,流出的油体基本是直线状,若油路管道组件6的末端61设置成喷头结构的话,流出的油体类似直线状,当然本实施例的油路管道组件6的末端61优选为喷头结构,这样油体经过喷头流出后,油体的流路本身散开呈现一定的平面状,在沿流路部往下游流动的过程中,也能进行脱水脱气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理室二7中设置油面展开装置8,用于增大油体与处理室二7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的油面展开装置8优选包括自上而下设置多层的展开平台,当然为更好地脱水脱气,油面展开装置8可以设置成多组,其中展开平台的上表面是用来给油体展开成平面状;本实施例的展开平台的上表面可以为方形结构、还可以为圆形结构,当然椭圆形等等,只要能使得油体在该上表面上能实现展开,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理,本实施例说的展开平台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并不局限与一定是同一厚度或平整的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可以理解为具有足够油体展开的表面积的结构,同样地,该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加热装置或搅拌装置或驱动流动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展开平台上的油体,搅拌装置用于展开平台上的油体,驱动流动装置用于驱动展开平台上的油体不断流动,都是用来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的速度,使得脱水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经油路管道组件6的末端61流出的油体,通过流路部流入到展开平台上表面,本实施例的流路部可以设置呈一定的结构,还可以是利用处理室二7内部腔体的空间来实现,本实施例优选流路部为处理室二7的腔体,保证油体完全自处理室二7的上游流入到下游本实施例的展开平台优选包括第一展开平台81、第二展开平台82和第N展开平台83(N≥3),第一展开平台81、第二展开平台82和第N展开平台83依次自上往下设置,且对应的面积依次增大,都是为实现油体更好地脱水脱气,并通过支撑结构84进行连接和支撑,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84在此不展开说明,只要能起到支撑作用的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真空组件300包括真空机组11和真空管道12,其中处理室二7的顶部与真空管道12相连,保证处理室一1、处理室二7、油循环组件以及增压结构5均为真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油处理设备通过如下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在通过油处理设备之前的油体,首先将原料油油体中的颗粒度及杂质进行多次过滤,保证过滤后的油体纯度高,也便于后面通过油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该步骤可以在其他的过滤设备中进行操作。

步骤1,一级油处理:经过过滤后的油体通过进油口2进入到处理室一1中,处理室一1的下部的加热结构进行不断的加热,由于温度的不断升高,油体中的水分沿处理室一1的上游蒸发出去,实现第一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

步骤2,二级油处理:一级处理后的油体经处理室一1的出油口3流出到增压结构5中,即齿轮泵中,油体通过齿轮泵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油体通过油路管道组件的末端61流入到处理室二7中,经末端61流出来的油体的线状直径为(1.5~5)mm,最常见是(2~3)mm的直径,线状的油体通过流路部流入到展开平台上表面,油体在展开平台上表面展开成平面状,在第一展开平台81上展开后的油厚度为(1.5-3)mm,当然优选是(1.5~2)mm;流入到在第二展开平台82后展开的油厚度为(1-2.5)mm,当然优选是(1~1.5)mm,直至流入 到第N展开平台83的油厚度依次减小,保证油体的水分完全分离,进行第二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

步骤3,三级油处理:二级处理后的油体经处理室二7底部流入到处理一中,进行第三次真空脱水脱气处理;如此,进行循环步骤1-3,实现油体的脱水脱气。

经过循环处理后的油体,通过如图1所示的油路输出通道9进行输出,油路输出通道9与增压结构5的输出端相连,当关闭油循环组件上的阀门10,并打开油路输出通道9的的阀门10,处理后的油体通过油路输出通道9输出,完成油体的处理,如此重复。在本实施例中,油进口管道也设有阀门10,用来控制处理前油体的输入;真空管道12上也设有阀门10,用来控制真空的输送,阀门10不仅仅能控制开或关的状态,还能及时调整流量大小。

通过上述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油体,与现有技术2中的对比的结果,所需同样的功率下,电能消耗远远降低,大大节约了能源,且处理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处理后得到的油体微量水分含量(%)明显大大降低,处理后的油体用于电容器后的击穿电压(VAC)效果增强,如下附表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 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