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锥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80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锥封换热器,属于换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问了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一般会使用一些换热器对反应液体进行加热,常见的换热器有翅片式、管壳式等等,其中比较主流的且保养较为方便的为管壳式换热器,其主要使用阵列管和U形管式换热器,通过两组流体,一组为反应流体、一组为加热流体,使得两者在阵列管或U形管的壁面发生换热,实现对液体的加热,然而此种结构,加热液体只进行一次换热,对热能的浪费比较大,且换热器外壳处也很容易发生热逸散,导致反应液体的局部降温,影响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换热器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锥封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锥封换热器,包括一个保温余热空腔、换热空腔和尾部加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包括一个半封闭的桶状换热外壳,在换热外壳的轴向端部设置有一个换热管固定板,在换热管固定板上阵列固定有若干U形换热管,在换热外壳的桶壁上安装有换热外壳进流管和外热换壳排流管,所述保温余热空腔的轴向端部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换热空腔通过前述开口安装在保温余热空腔内,在换热空腔端部还设置有一个尾部加热空腔,所述尾部加热空腔上固定有一个尾部加热进流管和一个尾部加热排流管,在尾部加热进流管和尾部加热排流管之间固定有一个分隔片,将尾部加热空腔分隔成低温区和高温区,所述U形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低温区和高温区连通,其中在保温余热空腔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保温余热空腔进流管,在底部设置有保温余热空腔排流管,其中尾部加热排流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余热空腔进流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保温余热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法兰A,在换热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法兰B,所述换热管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法兰A和固定法兰B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保温余热空腔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保温余热空腔辅助排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换热空腔的换热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卡箍,所述卡箍的底部通过一个支撑板与保温余热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余热保温空腔的顶部还设置有若干电加热棒安装孔,所述保温余热空腔排流管通过一个辅助加热器连接在尾部加热进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热的U形管式换热器上加装一个保温余热空腔,利用U形管式换热器换热后的低温加热流体,实现对被加热流体的保温和预热,提高了加热流体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浪费,同时本结构实现了对加热流体的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余热浪费以及余热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余热空腔;1-1、保温余热空腔进流管;1-2、保温余热空腔排流管;1-3、保温余热空腔辅助排流管;2、换热空腔;2-1、换热外壳排流管;2-2、换热外壳进流管;2-3、换热管固定板;2-4、卡箍; 3-1、分隔片;3-2、尾部加热进流管;3-3、尾部加热排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锥封换热器,包括一个保温余热空腔、换热空腔和尾部加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包括一个半封闭的桶状换热外壳,在换热外壳的轴向端部设置有一个换热管固定板,在换热管固定板上阵列固定有若干U形换热管,在换热外壳的桶壁上安装有换热外壳进流管和外热换壳排流管,所述保温余热空腔的轴向端部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换热空腔通过前述开口安装在保温余热空腔内,在换热空腔端部还设置有一个尾部加热空腔,所述尾部加热空腔上固定有一个尾部加热进流管和一个尾部加热排流管,在尾部加热进流管和尾部加热排流管之间固定有一个分隔片,将尾部加热空腔分隔成低温区和高温区,所述U形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低温区和高温区连通,其中在保温余热空腔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保温余热空腔进流管,在底部设置有保温余热空腔排流管,其中尾部加热排流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余热空腔进流管连通;

在所述保温余热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法兰A,在换热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固定法兰B,所述换热管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法兰A和固定法兰B之间;

在所述保温余热空腔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保温余热空腔辅助排流管;

在所述换热空腔的换热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卡箍,所述卡箍的底部通过一个支撑板与保温余热空腔内壁固定连接;

在所述余热保温空腔的顶部还设置有若干电加热棒安装孔,所述保温余热空腔排流管通过一个辅助加热器连接在尾部加热进流管上;

使用时,被加热液体从换热外壳进流管进入到换热空腔内,从换热外壳排流管排出;通过换热外壳内的U形换热管进行加热;

加热液体从水箱被加热后,从尾部加热进流管进入,途径U形换热管,与被加热液体进行换热后,从尾部加热排流管排出,排出后,通过连接管经由保温余热空腔进流管进入到保温余热空腔中,实现对换热外壳的保温和部分加热,实现对加热液体的热回收再利用,同时对于加热温度要求较高的环境,可以在保温余热空腔内安装加热管,实现辅助加热,同时从保温余热空腔底部排出的液体,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加热器加热后再次进入到尾部加热空腔中,而部分为了保证加热液体的洁净度,从保温余热空腔辅助排流管排出,进行过滤回收。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