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式吸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632阅读:10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式吸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干机,尤其是一种模组式吸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吸干机均为一体式结构,该一体式结构的吸干机维修时需要整体全部拆除维修,其维修难度大,对工人技术要去高,而且一体式结构的吸干机体积大,不便于安装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组式、实用性强的一种模组式吸干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组式吸干机,包括吸干机主体,所述的吸干机主体由缓冲腔、底座、气缸阀座以及吸附模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模组由多个吸附筒组成,并排列在底座上,所述的缓冲腔连接安装于吸附筒上方,该缓冲腔上设有多个连接吸附筒的气孔,所述的气缸阀座设置于底座两侧。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底座与缓冲腔之间连接有多条连接支杆。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支脚。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气缸阀座左右两侧各设置有1组,每组为两个组成。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每个吸附筒均可独立装拆。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吸附模组一侧设置有可视窗口。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每个吸附筒的容积小于25升。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脚上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的吸干机具有以下优点:

1、新型的吸干机为模块式优化组成,对吸附模组、缓冲腔以及气缸阀座等结构进行分离式设计,吸附模组可单独进行快速更换,设备性能不受吸附模组更换影响,避免了吸附式干燥机在更换吸附剂时,因填充难以紧密导致的性能下降。

2、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吸附模组系统中设有的若干排水口,可通过同一个排水排污口进行排放,杜绝了各排水口之间因压差而导致的相互窜气,排水排污更加高效流畅简。

3、可视窗口能够更方便的了解吸干机的运行状况,通过在机体表面的控制,以监视入口压力、温度,每腔配压力表监视再生压力,控制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现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模组式吸干机,它主要包括吸干机主体,吸干机主体由缓冲腔1、底座2、气缸阀座3以及吸附模组组成,其特征在于,吸附模组由多个吸附筒4组成,并排列在底座2上,缓冲腔1连接安装于吸附筒4上方,该缓冲腔1上设有多个连接吸附筒4的气孔5,气缸阀座3设置于底座2两侧,底座2与缓冲腔1之间连接有多条连接支杆6,底座2下方设有支脚8,气缸阀座3左右两侧各设置有1组,每组为两个组成,每个吸附筒4均可独立装拆,吸附模组一侧设置有可视窗口9,可视窗口能够更方便的了解吸干机的运行状况,通过在机体表面的控制,以监视入口压力、温度,每腔配压力表监视再生压力,控制简单、操作便捷;

每个吸附筒4的容积小于25升,不属于压力容器特检范畴;支脚8上设置有安装孔7;

吸干机主体上设有多组进出气缓冲腔1,在进出缓冲腔1上开有多个的气孔5,气流可以进行分流,通过对应的吸附模组对气流进行吸附与再生,每组进出气缓冲腔1与对应的吸附筒4组形成独立工作组,通过气缸阀座3,程序控制与其他组交替吸附与再生,使得每个吸附筒4的流量分配均衡;气流在吸吸附筒4中分流后流速下降,压缩空气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增大,使吸附效果大大增强,而且压差变小后,使得吸附剂吸附的水分大部分在变压瞬间便得以释放,只需极少的压缩空气吹扫便可完全再生,且由于气流通过吸附剂的有效面积大于输气管径的截面积,不会对压缩空气的通行造成阻碍,加上再生耗气量小,因此能耗降低;

吸附模组系统中设有的若干排水口,可通过同一个排水排污口进行排放,杜绝了各排水口之间因压差而导致的相互窜气,排水排污更加高效流畅简;

上述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均采用高强度的航天铝合金,精美简洁,并且进行特殊氧化和表面干粉喷涂双层防腐处理,全面抗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吸干机为模组式机构,结构简单,安全合理,控制简单,操作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