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91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对饮用水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净水器。但是,现有的净水器很少有设置排污装置的,净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堵塞并形成二次污染;即便设置了排污装置,其对于顽固附着的污物清理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操作麻烦,周期长,此外现有的过滤器要实现冲洗排污通常需要关闭主管路,并对过滤器进行手动拆装、拆洗,操作繁杂,所需时间长,对用水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净水、排污装置,其能够方便的对净水器内部进行冲洗,满足操作简便、安装方便、卫生健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净水、排污装置,其能够方便的对净水器内部进行冲洗,满足操作简便、安装方便、卫生健康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排污装置,包括进水口、净水机构、三通阀、电动执行机构、单刀双掷开关和电源,所述净水机构包括过滤芯和净水器内通道,所述过滤芯的中部形成所述净水器内通道,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净水器内通道的一端相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净水机构连接,所述净水器内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净水器排污口,所述净水器排污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电动执行机构连接,所述电动执行机构通过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过滤芯包括筒体、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管体、设置于所述筒体和所述管体之间的滤材层、套设于所述管体的扰流扇、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两端的底盖和顶盖,所述扰流扇包括环体和由所述环体的周缘以辐射状延伸的多片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排污装置的一种改进,以所述环体的中轴线为基准,所述叶片以呈不同角度的倾斜排列,在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有正梯形或倒梯形的间隔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排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管体上环设有凸肋,将所述扰流扇套设于所述管体后,所述凸肋形成阻挡定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排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上分别形成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净水器排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排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动执行机构设置为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排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动执行机构连接有正转触点和反转触点,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可分别与所述正转触点和所述反转触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使用模式:

一是净水使用模式,当单刀双掷开关与电机的正转触点接触时,该装置处于净水模式,水流通过进水口→净水器内通道→过滤芯→三通阀第一出口→三通阀第三出口,即可饮用。

二是排污使用模式:当单刀双掷开关与电机的反转触点接触时,该装置处于排污模式,水流通过进水口→净水器内通道→净水器排污口→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三通阀第三出口排出污水。

当排污使用模式运行一段时间结束时,将装置转入净水使用模式即可正常使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对净水器内部进行冲洗,无需对过滤器进行手动拆装、拆洗,省去繁杂的拆装、拆洗操作,缩短清洗时间,而且对用水造成的影响小,从而能够满足操作简便、安装方便、卫生健康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水、排污装置,包括进水口1、净水机构2、三通阀3、电动执行机构4、单刀双掷开关5和电源6,净水机构2包括过滤芯21和净水器内通道22,过滤芯21的中部形成净水器内通道22,进水口1与净水器内通道22的一端相通,三通阀3的第一出口31与净水机构2连接,净水器内通道22的另一端连接有净水器排污口7,净水器排污口7与三通阀3的第二出口32连接,三通阀3与电动执行机构4连接,电动执行机构4通过单刀双掷开关5与电源6连接;

过滤芯21包括筒体211、设置于筒体211内的管体212、设置于筒体211和管体212之间的滤材层216、套设于管体212的扰流扇213、分别设置于筒体211的两端的底盖214和顶盖215,扰流扇213包括环体2131和由环体2131的周缘以辐射状延伸的多片叶片2132。滤材层中的滤材可以是中空丝膜、活性炭、聚丙烯、纤维、麦饭石等滤材。

其中,以环体2131的中轴线为基准,叶片2132以呈不同角度的倾斜排列,在叶片2132之间形成有正梯形或倒梯形的间隔通道。当水流动时,由于扰流扇213的叶片所形成的较大角度通道(下方较宽而上方较窄)使水流先集中后再流出,进而使水流较强,以及因扰流扇212的叶片所形成的较小角度通道(上方较宽而下方较窄)使水流减弱,进而使水与滤材充分混合搅动,以提高过滤效果。

管体212上环设有凸肋2121,将扰流扇213套设于管体212后,凸肋2121形成阻挡定位部。

顶盖215和底盖214上分别形成进水口1和净水器排污口7。

电动执行机构4设置为电机。

电动执行机构4连接有正转触点41和反转触点42,单刀双掷开关5可分别与正转触点41和反转触点42接触。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使用模式:

一是净水使用模式,当单刀双掷开关5与电机的正转触点41接触时,该装置处于净水模式,水流通过进水口1→净水器内通道22→过滤芯21→三通阀3的第一出口31→三通阀3的第三出口33,即可饮用。

二是排污使用模式:当单刀双掷开关5与电机的反转触点42接触时,该装置处于排污模式,水流通过进水口1→净水器内通道22→净水器排污口7→三通阀3的第二出口32→三通阀3的第三出口33排出污水。

当排污使用模式运行一段时间结束时,将装置转入净水使用模式即可正常使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对净水器内部进行冲洗,无需对过滤器进行手动拆装、拆洗,省去繁杂的拆装、拆洗操作,缩短清洗时间,而且对用水造成的影响小,从而能够满足操作简便、安装方便、卫生健康的要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