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20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池,属于对工业废水过滤处理、中水回用、城镇供水及污水厂深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加大,人们对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常规的过滤技术不能满足人们对水源的要求,过滤处理技术中研究过的滤料多种多样,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一滤池发挥着单一特性,难以达到去除悬浮物外的多种功能。

常规滤料有石英砂滤料、均质石英砂滤料、锰砂、活性炭、麦饭石、长纤维等。石英砂滤料主要截留原水中的较为粗大胶体悬浮颗粒,但对水中较小的悬浮物及含重金属物质难以去除;均质石英砂能截留较小的悬浮物,但对重金属的去除不理想,而锰砂只针对性去除原水中的特征重金属,对其他重金属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活性炭虽能去除部分重金属,但同时需截留的悬浮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不能兼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滤池,该滤池集下向流滤池与上向流滤池于一体,具有过滤处理水质效果好,占地少,结构简单,制作低廉;待滤水在下向流滤池与上向流滤池联合作用,对水质处理更为彻底;改变了填充滤料达到对水质不同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滤池,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多个过滤间,相邻两个过滤间形成一组过滤单元,相邻两组过滤单元中,前一组过滤单元的两个过滤间在底部连通而形成U形流道,后一组过滤单元在顶部连通而形成n型流道;第一组过滤单元的第一个过滤间与进水管连通,最后一组的第二个过滤间与出水管连通;每个过滤件内均设有相应的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过滤间形成类似矩形波一样的流道,待滤水在下向流滤池与上向流滤池联合作用,对水质处理更为彻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过滤间至少有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过滤间为四个,四个过滤间分别为:

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其顶端与进水管连通,

第一上向流过滤间,其底端与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的底端连通,

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其顶端与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的顶端连通,以及

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其底端与第二下向流过滤间的底端连通,该第二上向流过滤间的顶端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内设有第一滤料层,第一上向流过滤间内设有第二滤料层,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内设有第三滤料层,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内设有第四滤料层;

由此,待处理的废水经四个滤池单元格,水质将是得到更好的保证。四个单元格在整个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单元格粗颗粒滤料为初始过滤,级配要求不高,精滤料(纤维料)要求也不高,到了第二道单元格,滤料级配要求较第一单元格要求高,依次类推,最后出水的第四单元格滤料级配要求最高,保证出水水质级配为滤料间分配情况,级配低,过水间隙大小程度不高,出水水质污染物除去不高;级配要求高,过水间隙大小程度要求高,出水水质污染物去除高。

为了更加均匀地进水,保证第一过滤层的过滤效果,所述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的顶部设有进水分配槽,该进水分配槽通过进水渠与进水管连通。

为了更加均匀地出,保证第四过滤层的过滤效果,所述第二上向流过滤间的顶部设有出水集水槽,该出水集水槽通过集水渠与出水管连通。

为了在底部形成过水缓冲区,所述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的底部设有承托层以及位于承托层下方的过水室,所述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的底部设有承托层以及位于承托层下方的过水室。

为了在滤料层饱和时进行反冲洗,所述过水室的底部一端设有反冲洗水管,所述第一滤料层、第二滤料层、第三滤料层和第四滤料层的侧旁装有反冲洗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过水室的顶部一端设有反冲洗气管,该过水室另一端设有放空管。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过滤效果,所述承托层底部设有滤板和固定在滤板上的双滤头。

所述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一体化设置,且四个过滤间之间呈田字形布置。

各个过滤层通过承托层设置在相应的过滤间内。

优选所述第一滤料层为石英砂滤料层,所述第二滤料层为均质石英砂滤料层,所述第三滤料层为锰砂滤料层、活性炭滤料层、KDF滤料层或麦饭石滤料层,所述第四滤料层为锰砂滤料层、活性炭滤料层、KDF滤料层或麦饭石滤料层。

由此,待处理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内向下流动、经过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内的第一滤料层过滤后的水进入第一上向流过滤间向上流动、经过第一上向流过滤间内的第二滤料层过滤后的水进入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内向下流动、经过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内的第三滤料层过滤后的水进入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内向上流动、经过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内的第四滤料层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

当待滤水经过各第一滤料层或第三滤料层时,出现滤速减慢,颜色变深,滤池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或者第二滤料层或第四滤料层液面漂浮悬浮物,滤料层有翻滚现象时需进行反冲洗。由此,上述过滤方法还包括反冲洗水步骤和反冲洗气步骤:

其中,反冲洗水步骤为:关闭进水管和出水管,然后通过设置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底部的反冲洗水管进水,最后从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的滤料层侧旁的反冲洗排水管排出;

反冲洗气步骤为:关闭进水管和出水管,然后通过设置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底部的反冲洗气管进气,最后从设置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底部的放空管排出。

由此,反冲洗时,保持放空阀关闭状态,关闭进水管阀门、出水阀门,开启反冲洗阀门,充入反冲洗水后,进水水洗;水洗片刻后,开启反冲洗气管阀门充入反冲洗气进行气水联合洗,通入气体的主要作用为加强滤料层的搅拌力度,使反洗更彻底;气水联合洗片刻后,关闭反冲洗气管阀门,停止供气;待滤料层反洗出水水质变清澈后停止反洗,重新进入过滤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待滤水经进水管进入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在重力的作用下,待滤水穿过第一滤料层,待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被滤料层吸附、捕捉等方式截留下来,经过第一滤料层粗处理后的水通过滤板上的双滤头进入过水室;过水室连通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一上向流过滤间。经过粗处理后的待滤水在过水室中进入到第一上向流过滤间,并从下往上逆向穿过第二滤料层,将待滤水中较为细小的颗粒物质吸附、捕捉等方式截留下来,完成粗处理后的第二级细处理;经过第二滤料层处理后的水越过第一上向流过滤间与第二下向流过滤间间的隔墙进入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并通过第三滤料层进行第三级细处理,进行第三级处理;再通过第三滤料层底部过水室进入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在第四滤料层的固有特性下进行第四级处理,处理后的滤后水流经集水槽汇集于集水渠,由出水管排出。

各滤料层间填料的填充根据待滤水最终出水要求可选择不同滤料:如最终出水需去除重金属可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一上向流过滤间填充去除悬浮颗粒物质的石英砂类填料,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填充去除重金属物质的锰砂、活性炭或KDF类填料;如最终出水需去除臭味、细菌类物质,在第二下向流过滤间和第二上向流过滤间填充活性炭或麦饭石类填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滤池将两套上、下向流滤池结合为一体,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2、待滤水在下向流滤池与上向流滤池联合作用,对水质处理更为彻底。

3、改变填充滤料达到对水质的不同要求;

4、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滤池处理后,水质优于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在图中

1-出水管;2-第一下向流过滤间;21-进水渠;22-进水分配槽;23-第一滤料层;24-承托层;25-双滤头;26-滤板;27,28-过水室;3-第一上向流过滤间;31-第二滤料层;4-第二下向流过滤间;41-第三滤料层;5-第二上向流过滤间;51-第四滤料层;52-出水集水槽;53-集水渠;6-反冲洗水管;7-反冲洗气管;8-反冲洗排水管;9-放空管;1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滤池,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管1、第一下向流过滤间2、进水渠21、进水分配槽22、第一滤料层23、承托层24、双滤头25、滤板26、过水室27,28、第一上向流过滤间3、第二滤料层31、第二下向流过滤间4、第三滤料层41、第二上向流过滤间5、第四滤料层51、出水集水槽52、集水渠53、反冲洗水管6、反冲洗气管7、反冲洗排水管8、放空管9、出水管10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料层23为石英砂滤料层,所述第二滤料层31为均质石英砂滤料层,所述第三滤料层41为锰砂滤料层、活性炭滤料层、KDF滤料层或麦饭石滤料层,所述第四滤料层51为锰砂滤料层、活性炭滤料层、KDF滤料层或麦饭石滤料层。

所述的进水管1设置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2的顶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2与进水管1连通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渠21;进水渠21另一侧布设有两条进水分配槽22,分配槽22下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料层23、承托层24、双滤头25、滤板26、过水室27。

所述的第一上向流过滤间3内设置有第二滤料层33;所述的第二下向流过滤间4内设置有第三滤料层41;所述的第二上向流过滤间5内设置有第四滤料层51。

所述的过水室27设置在第一下向流过滤间2与第一上向流过滤间3的底部;过水室28设置在第二下向流过滤间4与第二上向流过滤间5的底部;过水室27,28一端底部设置有反冲洗水管6,顶部设置有反冲洗气管7,过水室27,28另一侧设置有放空管9。

所述的承托层24设置在过滤间第一滤料层2、第二滤料层3、第三滤料层4、第四滤料层5的底部;承托层24底部设置有双滤头25、滤板26;所述的双滤头25穿插滤板26。

所述的反冲洗排水管8设置在第一滤料层2与第二滤料层3的侧旁,第三滤料层4与第四滤料层5的侧旁。

所述的出水管10设置在第四滤料层5上部集水渠53的一端,集水渠53一侧平行设置有出水集水槽52。

应用实例

某小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采用本滤池,滤池间依据水流顺序排列过滤间顺序依次为粗石英砂过滤间、均质石英砂过滤间、锰砂过滤间、活性炭过滤间,待滤水进水水质:COD≤60mg/L,NH3-N≤8 mg/L,TN≤8 mg/L ,TP≤2mg/L, SS≤120mg/L,Fe2+≤0.5mg/L,Mn≤0.3mg/L。

经过滤池四级处理后,处理出水水质指标为:COD≤50mg/L,NH3-N≤5 mg/L,TN≤5 mg/L ,TP≤0.5mg/L, SS≤5mg/L,Fe2+≤0.1mg/L,Mn≤0.05mg/L,满足和优于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