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装置及用于涂布装置的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45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涂布装置及用于涂布装置的调节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装置及用于涂布装置的调节机构,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由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纸、电解液、外壳等主要部分组成,正、负极片均是通过涂覆方式将含正、负极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金属箔上,即金属箔需经涂布这一工序制成正、负极片。涂布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容量一致性等各个性能指标,保证各个涂布位置的厚度一致性、将涂布厚度控制在工艺要求的公差范围内是很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涂布装置,实现各个涂布位置的位置调节,能够提高涂布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涂布装置的调节机构,能够实现涂布位置的调节,从而保证基料输送平整、张力适宜。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布装置,包括涂布支撑板,在涂布支撑板上安装涂布辊、过渡辊和背辊,涂布辊和背辊的辊面接触夹住基料;其特征是:在所述涂布辊一侧滑动设置支撑结构,在支撑结构上安装模头;

在所述模头的前后两端、背辊的前后两端或者过渡辊的前后两端的任意一处或多处分别安装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移动端,驱动部件驱动移动端直线移动;所述移动端与模头、过渡辊或背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蜗杆与动力源连接,蜗轮上固定连接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与蜗轮同轴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为偏心端;所述偏心轴的同轴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支撑在涂布支撑板上,偏心轴的偏心端上设置拨动轮,拨动轮的外表面贴靠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滑动设置于涂布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楔形块,楔形块设置在支撑板和弧形块之间,楔形块的下表面与弧形块的弧形面接触,楔形块的上表面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与涂布支撑板固定,所述弧形块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上转动支撑背辊或过渡辊的支撑轴;所述调节螺杆与支撑板转动配合,并通过锁紧装置实现轴向锁紧。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槽,楔形块的上端滑动设置在该导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与支撑板中的导向槽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座,在调整座中滑动设置滑块,滑块中转动设置背辊或过渡辊的支撑轴,滑块的右侧通过连接块连接至调节螺栓的左端,调节螺栓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连接块通过位于滑块和连接块之间的调节螺母锁紧;在所述调节螺栓的右侧设置夹持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和夹持座通过螺纹配合。

所述用于涂布装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能够相对移动的支撑板和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楔形块的下表面相配合,楔形块的上表面与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楔形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调节螺栓和支撑板转动配合,并通过锁紧装置实现轴向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为圆弧面或与楔形块上斜面相配合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或多个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基料输送平整、张力适宜、均衡、基料上涂层均匀,能够提高涂布机涂布质量,提高整机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涂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所述涂布装置及用于涂布装置的调节机构包括模头1、基料2、涂布辊3、第一调节手柄400、减速器401、蜗杆402、蜗轮403、偏心轴404、拨动轮405、涂布支撑板5、支撑结构6、弧形块700、楔形块701、调节螺杆702、第二调节手柄703、锁紧机构704、支撑板705、连接板8、背辊9、第三调节手柄1000、调节螺栓1001、锁紧螺母1002、夹持座1003、连接块1004、滑块1005、调整座1006、固定把手1007、过渡辊11、支撑轴12。

本实用新型从控制涂布均匀度和走带准确度来考虑,针对这两方面设置了三个调节机构,每个调节机构单独或者三个调节机构组合均能达到提高涂布质量的作用。

以下实施例中以使用三个调节机构为例,来实现涂布装置可调、涂布质量提高的作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以图1中左右的方面为左右,上下的方向为上下,以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为前方,垂直纸面向内的方向为后方。

如图1所示,涂料在模头1中,经模唇将正、负极活性浆料涂布至基料2(金属箔)上,基料2从模唇和涂布辊3之间穿过。基料2的大致走料方式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涂布装置中包括三个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为两个,用于调节模头1的前后端,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第一调节手柄400、减速器401、蜗杆402、蜗轮403、偏心轴404、拨动轮405。第一调节手柄400连接减速器401的输入端,减速器401的输出端连接蜗杆402,蜗杆402啮合蜗轮403,蜗轮403固定连接偏心轴404,偏心轴404的一端与蜗轮403同轴连接,偏心轴404的另一端为偏心端;所述偏心轴404的另一端为偏心端;所述偏心轴404的同轴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支撑在涂布支撑板5上,偏心轴404的偏心端上设置拨动轮405,拨动轮405的外表面贴靠模头1的支撑结构6。所述模头1通过气缸运动至初始位置,当需要调节时,如模唇与涂布辊3不平行时,转动第一调节手柄400,通过减速器401、蜗轮403、蜗杆402两级减速后,带动偏心轴404进行旋转运动,偏心轴404偏心端的拨动轮形成水平方向的位移,通过拨动轮405推动模头1的支撑结构6移动,从而调节模头1和涂布辊3之间的距离,调整平行度等参数,提高涂布质量。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为两个,用于调节背辊9的两端,主要包括弧形块700、楔形块701、调节螺杆702、第二调节手柄703、锁紧机构704、支撑板705。弧形块700上方滑动设置楔形块701,楔形块701的上端位于支撑板705的导向槽中,楔形块701上平行于导向槽的方向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702,调节螺杆702右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手柄703。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中的支撑板705固定在涂布支撑板5上,弧形块700下端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连接板8大致呈工字型,连接板8下端与气缸活塞杆相连,上端转动支撑背辊9的支撑轴。气缸通过推动连接板8将背辊9推至初始位置,当发现背辊9和涂布辊3之间过紧或过松,比如由于两者之间一端靠的太近而导致基料一侧出现褶皱等现象,则调节相应侧的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方式为:转动第二调节手柄703,使调节螺杆702转动,进而使得与调节螺杆702螺纹连接的楔形块701在导向槽内、弧形块700的圆弧面上,向左或向右滑动,由于支撑板705是固定至涂布支撑板5的,因此,楔形块701在弧形块700上的移动将导致弧形块700的上下位移的变化,进而带动背辊9上下调节。此外,调节螺杆702上设置有用于锁紧调节位置的锁紧装置704,锁紧装置704可以采用锁紧螺母。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同样为两个,用于调节过渡辊11前后端的水平位置进而调节基料2的张紧力,主要包括:第三调节手柄1000、调节螺栓1001、锁紧螺母1002、夹持座1003、连接块1004、滑块1005、调整座1006、固定把手1007。调整座1006固定至涂布支撑板5,滑块1005滑动设置在调整座1006中,滑块1005的中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有过渡辊11的支撑轴12,滑块1005的右侧通过连接块1004连接有调节螺栓1001,调节螺栓1001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至连接块1004,连接块1004通过位于滑块1005和连接块1004之间的调节螺母1002锁紧,调节螺栓1001的右侧设置有夹持座1003,夹持座1003上还设置固定把手1007,调节螺栓1001的最右端设置有第三调节手柄1000。所述夹持座1003与调节螺栓1001螺纹配合,夹持座1003固定一个支架上,工作时,所述第三调节手柄1000转动,夹持座1003保持位置不动,调节螺栓1001转动的同时推动滑块1005在调整座1006内进行水平运动,实现过渡辊11水平调节;调节完毕,使用夹持座1003上的固定把手1007将调节螺栓1001的位置固定。

对于位置调节信息的反馈可以使用千分表或者距离传感器等本领域中公知的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