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492阅读:1548来源:国知局
点胶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尤其涉及点胶阀。



背景技术:

点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在产品生产领域的工艺设备,其使用范围覆盖了产品的粘接、灌封、涂层、密封、填充、点滴、划线涂胶等工艺。点胶阀是点胶系统的核心部件,点胶阀对施胶的流量、流速、外观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高粘度、超高粘度胶水应用广泛,点胶系统对于点胶速率要求显得格外突出。针对高粘度、超高粘度胶水的点胶系统的应用,现有技术的点胶阀存在流道压损大,出胶速度慢,不能满足实际生产效率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流道压损小、出胶速度快、能满足实际生产效率需求的点胶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点胶阀,包括:

阀体,其内部具有用于胶水进出的流道;

气体驱动机构,用于进行往复运动以控制所述流道的开关,所述气体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杆;

连接装置,所述阀体和所述气体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连接;

所述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流道的胶水进出方向相垂直;

所述活塞杆的中间形成有变径段,所述流道的横截面呈圆形;

所述活塞杆的横截面直径为A毫米,所述流道的横截面直径为B毫米,所述变径段的横截面直径为C毫米,A>B>C;且所述活塞杆往复运动时,所述变径段可置于所述流道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点胶阀中,所述阀体包括腔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腔体上的进料转接头,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腔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点胶阀中,所述阀体还包括喷嘴,所述进料转接头安装在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腔体的另一端,所述喷嘴上设有喷嘴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点胶阀中,所述气体驱动机构还包括缸体、进气转接头、活塞;

所述缸体和所述腔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连接;

所述进气转接头设于所述缸体上;

所述活塞内置于所述缸体内;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固接;

所述腔体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供远离所述活塞的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进出,以控制所述流道的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点胶阀中,所述气体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缸体上、用于密闭所述端部的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点胶阀中,所述端盖和所述端部之间还安装有防撞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点胶阀中,所述点胶阀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穿设于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所述腔体和所述连接装置之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点胶阀,有益效果是:“所述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流道的胶水进出方向相垂直;所述活塞杆的中间形成有变径段,所述流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活塞杆的横截面直径为A毫米,所述流道的横截面直径为B毫米,所述变径段的横截面直径为C毫米,A>B>C;且所述活塞杆往复运动时,所述变径段可置于所述流道内”,这样在高粘度、超高粘度胶水的点胶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点胶阀的流道压损可至少减少30%,出胶速度可提高至少2倍,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能满足实际生产效率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点胶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图中:

1-阀体;2-流道;3-气体驱动机构;4-活塞杆;5-连接装置;6-变径段;7-腔体;8-进料转接头;9-喷嘴;10-喷嘴套;11-缸体;12-进气转接头;13-活塞;14-贯穿孔;15-端盖;16-防撞垫片;17-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实施例。应明白,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点胶阀,包括:

阀体1,其内部具有用于胶水进出的流道2;

气体驱动机构3,用于进行往复运动以控制流道2的开关,气体驱动机构3包括用于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杆4;

连接装置5,阀体1和气体驱动机构3通过连接装置5相连接;

活塞杆4的长度方向与流道2的胶水进出方向相垂直;

活塞杆4的中间形成有变径段6,流道2的横截面呈圆形;

活塞杆4的横截面直径为A毫米,流道2的横截面直径为B毫米,变径段6的横截面直径为C毫米,A>B>C;且活塞杆4往复运动时,变径段6可置于流道2内。

进一步讲:

流道2的一端用于进胶水、另一端用于出胶水;气体驱动机构3中的活塞杆4往复运动,当活塞杆4插入流道2中阻断流道2时,胶水通过流道2下端喷出;当活塞杆4离开流道2使得流道2联通时,流道2上端的胶水流进流道2的下端;胶水不断输入流道2,活塞杆4不断往复运动,就使得本实施例的点胶阀可以连续进行出胶、点胶。

连接装置5例如是连接块,阀体1和气体驱动机构3通过连接块相连接,相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焊接等。

活塞杆4往复运动时,变径段6可置于流道2内,且A>B>C,使得本实施例的点胶阀的流道压损可至少减少30%,出胶速度可提高至少2倍,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能满足实际生产效率需求。

本实施例中,A=12毫米,B=10毫米,C=5毫米;当然,本实用新型的A、B、C的大小并不限于上述,只要满足A>B>C即可。更优选地,A>B>C,且A=2C,这样可以使得流道压损进一步减少,出胶速度进一步提高。

本实施例中,阀体1包括腔体7以及安装在腔体7上的进料转接头8,流道2形成于腔体7内。阀体1还包括喷嘴9,进料转接头8安装在腔体7的一端、喷嘴9安装在腔体7的另一端,喷嘴9上设有喷嘴套10。

进料转接头8用于进胶水,喷嘴9用于出胶水。当活塞杆4插入流道2中阻断流道2时,胶水通过喷嘴9喷出;当活塞杆4离开流道2使得流道2联通时,进料转接头8内的胶水流进喷嘴9;胶水不断输入流道2,活塞杆4不断往复运动,就使得本实施例的点胶阀可以连续进行出胶、点胶。

本实施例中,气体驱动机构3还包括缸体11、进气转接头12、活塞13;

缸体11和腔体7通过连接装置5相连接;

进气转接头12设于缸体11上;

活塞13内置于缸体11内;

活塞杆4与活塞13相固接;

腔体7上开设有贯穿孔14,贯穿孔14用于供远离活塞13的活塞杆4的端部进出,以控制流道2的开关。

进气转接头12用于引入外界气体,外界气体进入缸体11内之后,压缩并推动活塞13运动,活塞13运动则带动活塞杆4运动;进气转接头12停止进气,则活塞13靠弹簧或自重返回。由此使得活塞杆4进行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气体驱动机构3还包括设于缸体11上、用于密闭端部的端盖15。端盖15可以防止从活塞杆4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体11内。

端盖15和端部之间还安装有防撞垫片16。防撞垫片16可以减缓活塞杆4对端盖15的冲击,提高气体驱动机构3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点胶阀还包括密封件17,密封件17穿设于活塞杆4上、且位于腔体7和连接装置5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