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563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静电粉末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粉末涂装是涂装工艺的重大改革之一,以无污染、省资源和高效率的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静电粉末涂装是利用粉末涂料在高压静电作用下感应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均匀吸附在被涂工件的表面。

目前,静电喷涂多是通过工人手工握持喷枪完成。在长时间从事重复性工作后,工人容易产生视觉和脑神经疲劳,从而,难以保证喷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完成静电粉末喷涂的工件进行激光检测,并将检测不合格的工件作为修损目标;

s2、将修损目标与预设的喷涂模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标记缺失区域;

s3、将缺失区域划分为多个修复区间;

s4、驱动预设的发光装置,逐一对各个修复区间投光;

s5、通过手持静电粉末喷枪对投光范围进行喷涂。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预设三维坐标系,并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喷涂模型;

s12、提取喷涂模型表层坐标点合成模型蒙层;

s13、对工件进行激光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实体模型;

s14、将蒙层位移至蒙层中心点与实体模型中心点重合;

s15、根据蒙层与实体模型表层是否重合,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a、预设三维坐标系,并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喷涂模型;

s12a、对工件进行激光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实体模型;

s13a、在实体模型表面挑取不少于三个特征点,计算各特征点到实体模型中心点的距离;

s14a、在喷涂模型上选择与各特征点对应的点作为参照点,计算个参照点到喷涂模型中心点的距离;

s15a、将特征点到实体模型中心点的距离与相对应的参照点到喷涂模型中心点的距离进行对比;

s16a、如果有至少一对距离值不相等,则判断检测目标不合格,并将不合格的检测目标作为修损目标。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实体模型与喷涂模型的中心点重合;

s22、获取存在于喷涂模型却不存在于实体模型的点集;

s23、以修损目标中心点为参考,将点集映射到修损目标上形成修复点集;

s24、根据修复点集建模缺失区域。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a、提取喷涂模型表层的点建立目标蒙层,并提取实体模型表层的点建立实体蒙层;

s22a、将目标蒙层与实体蒙层中心点重合,获取位于实体蒙层与目标蒙层之间的点集;

s23a、以修损目标中心点为参考,将点集映射到修损目标上形成修复点集;

s24a、根据修复点集建模缺失区域。

优选地,步骤s3中,各修复区间均为连续区域,且同一修复区间内,厚度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优选地,步骤s4中,对于修复区间的投光时间与其厚度成正比。

本发明中,通过步骤s3到s5,实现了通过投光指导工人喷涂修复的目的。工人通过静电粉末喷枪向被光线笼罩的区域喷粉,如此,通过投光区域的转移,逐一完成对各修复区域的喷粉。在光照指引下,喷粉路径明确,有利于避免重复喷粉,还可克服工人在长期进行重复工作后视觉疲劳导致的失误,有利于保证修复工作进行的顺利,保证修复质量。

步骤s2中,通过建模,将修损目标与预设的喷涂模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标记缺失区域。在不影响判断精确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缺失区域定位的效率;尤其是,实现了工件检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步骤s3中,根据厚度对缺失区域进行划分,有利于工人根据投光指导进行修复喷涂时掌控不同区域的喷涂厚度,从而提高修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3提出的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3提出的另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线投影型静电喷涂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预设三维坐标系,并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喷涂模型。

s12、提取喷涂模型表层坐标点合成模型蒙层。

s13、对工件进行激光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实体模型。

s14、将蒙层位移至蒙层中心点与实体模型中心点重合。

s15、根据蒙层与实体模型表层是否重合,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并将检测不合格的工件作为修损目标。

如此,通过步骤s11到s15,对检测目标进行激光扫描建模,然后通过标准模型蒙层对实体模型进行蒙覆,对比判断喷涂完的工件是否合格,并将检测不合格的工件作为修损目标。如此,可精确的挑选出喷涂不合格的工件,保证最终输出成品的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由喷涂模型表面提取的蒙层蒙覆实体模型的方式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在不影响判断精确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尤其是,实现了工件检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s21、将修损目标的实体模型与喷涂模型的中心点重合。

s22、获取存在于喷涂模型却不存在于实体模型的点集。

s23、以修损目标中心点为参考,将点集映射到修损目标上形成修复点集。

s24、根据修复点集建模缺失区域。

通过步骤s21-s24,将修损目标的实体模型与预设的喷涂模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标记缺失区域,缺失区域包括所有喷涂模型相较于实体模型多出的点。缺失区域是对修损目标的实体模型的补充,为修损目标的修补工作奠定了基础。

s3、将缺失区域划分为多个修复区间。本步骤中,各修复区间均为连续区域,且同一修复区间内,厚度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s4、驱动预设的发光装置,逐一对各个修复区间投光。具体地,对于修复区间的投光时间与其厚度成正比,即缺失厚度越多,则投光时间越长。

s5、通过手持静电粉末喷枪对投光范围进行喷涂。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步骤s3到s5,实现了通过投光指导工人喷涂修复的目的。工人通过静电粉末喷枪向被光线笼罩的区域喷粉,如此,通过投光区域的转移,逐一完成对各修复区域的喷粉。在光照指引下,喷粉路径明确,有利于避免重复喷粉,还可克服工人在长期进行重复工作后视觉疲劳导致的失误,有利于保证修复工作进行的顺利,保证修复质量。

步骤s3中,根据厚度对缺失区域进行划分,有利于工人根据投光指导进行修复喷涂时掌控不同区域的喷涂厚度,从而提高修复精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s11a-s16a确定修损目标。

s11a、预设三维坐标系,并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喷涂模型。

s12a、对工件进行激光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在三维坐标系中建立实体模型。

s13a、在实体模型表面挑取不少于三个特征点,计算各特征点到实体模型中心点的距离。

s14a、在喷涂模型上选择与各特征点对应的点作为参照点,计算个参照点到喷涂模型中心点的距离。

s15a、将特征点到实体模型中心点的距离与相对应的参照点到喷涂模型中心点的距离进行对比。

s16a、如果有至少一对距离值不相等,则判断检测目标不合格,并将不合格的检测目标作为修损目标。

本实施例中,通过点距的对比,以喷涂模型为参考来判断实体模型,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如此,只需要对选定的特征点和参照点进行计算,简化了实体模型与喷涂模型的对比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选择特征点的数量以及位置,也可保证实体模型与喷涂模型的对比准确度。故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选择特征点,并对应特征点选择参照点,然后将特征点与参照点对比,判断工件是否合格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检测精确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通过以下步骤s21a-s24a对缺失区域建模。

s21a、提取喷涂模型表层的点建立目标蒙层,并提取实体模型表层的点建立实体蒙层。

s22a、将目标蒙层与实体蒙层中心点重合,获取位于实体蒙层与目标蒙层之间的点集。

s23a、以修损目标中心点为参考,将点集映射到修损目标上形成修复点集。

s24a、根据修复点集建模缺失区域。

本实施例中,通过蒙层复合,确定缺失区域,效率高且精确,有利于简化计算,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