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451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淋浴器,特别是指一种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淋浴器如花洒、顶喷等,其出水面板均有一体结构,出水孔的布置位置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出水的角度及水花范围调整的范置很小,淋浴体验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淋浴器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水花范围,增加水花覆盖面积,提高淋浴体验的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水花角度,提高淋浴体验的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其包括母本体及可滑动的配合在母本体上的子本体,所述母本体的出水面上设有一具有开口的容槽,子本体对应配合在该容槽中,该容槽内设有至少一连通母本体内的滑槽,所述子本体至少设有一组出水孔,子本体内设有与出水孔组数对应的过水腔,该子本体相反于母本体开口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过水通道,各过水通道分别通过一可伸缩的管道机构与淋浴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管道机构于母本体的滑槽中滑动。

各管道机构分别与一轮组配合滑动,所述母本体内设有与轮组对应配合的至少一导轨。

所述过水通道通过一具有通孔的轴体与所述管道机构连接,所述轮组包括一大滚轮及至少一小滚轮,小滚轮设置在轴体的下方,大滚轮套置于轴体上,所述母本体设有供小滚轮滑移的第一导轨,及设有供大滚轮滑动的第二导轨。

所述轴体外套设有一压板,压板的底部两端分别间隔设有两凸柱,两凸柱的底端分别设有一c型开口,所述小滚轮套置在一轮轴上,轮轴的两端配合在两凸柱的c型开口内,小滚轮位于两凸柱之间。

所述各管道机构包括一通水板、一第一转接头、一第二转接头、一第三转接头及一软管,通水板的顶面设置一入水接头及一出水接头,入水接头与出水接头相连通,该入水接头与淋浴器的进水口连接,出水接头与第一转接头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一起,第一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转接头的一端,连接软管两端的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可沿软管的管长方向前后移动,第二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转接头的一端,第三转接头的另一端与一具有通孔的轴体的一端连接,轴体的另一端与过水通道连接。

所述轴体于管道机构与过水通道之间设有一凸出该轴体的一圆环,所述轮组具有一上压板及与上压板配合的一下压板,上压板及下压板固定在轴体外,该上压板与下压板的两相对端设有与该圆环对应的凹弧,上压板及下压板的至少一凹弧与圆环之间还设有一球头垫,球头垫与凹弧及圆环形成紧配合。

所述子本体包括一子外壳、一子出水面板及一子上盖,子出水面板配合固定在子外壳上,子上盖盖合子外壳,子本体设有一凸出子外壳的推拉部。

所述子本体上设有两组出水孔,子本体内设有分别对应两组出水孔的两个分水腔,所述管道机构包括两个,两管道机构对称设置在子本体的两侧,所述母本体的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供对应的管道机构滑动,各管道机构分别与子本体的一分水腔连通。

所述子本体还包括一隔板及一与隔板配合的封水盖,子外壳与子上盖形成第一分水腔,隔板与封水盖设有第二分水腔,子本体上设有一组出水孔,隔板上设有另一组出水孔。

所述母本体包括母外壳及与母外壳扣合固定的母上盖,该母外壳内配合固定有母出水面板以及一骨架,母外壳配合在骨架上,该母本体于母上盖的一端内设有一阀芯组件、一固定座及一切换组件,固定座具有一入水口及一至少一出水口,该固定座的入水口与切换组件配合,固定座的出水口与管道机构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子母淋浴器是将淋浴器设计成相互配合的母本体及子本体,母本体配合可于母本体上滑动甚至转动的子本体,这样可以在该子母淋浴器使用时,控制水花的范围,增加水花的覆盖面积,以及控制水花的角度,从而提高水花的出水面积及出水角度依照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本发明颠覆了传统淋浴器如顶喷、花洒等的出水面板为一体的设计思路,产品更加新颖、实用,用户体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仰视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1(小范围水花)。

图4为图3去除母上盖的俯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2(大范围水花)。

图6为图5去除母上盖的俯视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3(小范围水花角度改变)。

图8为图7去除母上盖的俯视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4(大范围水花角度改变)。

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俯视立体图。

图11为图1的剖视立体图。

图12为图1的剖视正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子本体出花洒水的水路走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子本体出瀑布水的水路走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移动的子母淋浴器,其包括母本体1及可滑动的配合在母本体1上的子本体2。

所述母本体1包括母外壳11及与母外壳11扣合固定的母上盖12,该母外壳11内配合固定有母出水面板13以及一骨架14,母外壳11配合在骨架14上,该母本体1于母上盖12的一端内设有一阀芯组件3、一固定座4及一切换组件5。母外壳11的出水口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各图所示,本实施例以该母外壳11的出水面两侧及底部分别设有一组出水口111为例说明,所述母出水面板13对应设置有三组,并分别配合在各出水口111上。该母外壳11上还设有一供所述子本体2设置的容槽112,容槽112的一端具有开口113,使子本体2可通过该开口113滑动进出该容槽112,该容槽112的两相对侧还设有贯通的滑槽114。固定座4具有一入水口41及一至少一出水口42(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出水口42),该固定座41的入水口与切换组件5配合,通过切换组件5选择水流走向,从而提供不同的功能水。切换组件5的作用是用以出水切换水路,切换方式可以有多种结构,其不是本发明的重点,在此不予详述。

如图1、图2配合图1至图12,所述子本体2配合在母本体1的容槽112内,该子本体2包括一子外壳21、配合在子外壳21内的子出水面板22及与子外壳21配合封合的子上盖23,子外壳21上可设置至少一组的出水孔211,子本体2内设有与子外壳21的出水孔211组数对应的至少一过水腔,如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子外壳21上设置两组出水孔211,其中一组为花洒水,另一组为瀑布水,所述子出水面板22是对应子外壳21的花洒水设置,该子外壳21与子上盖23之间形成第一过水腔,子本体2内设有一隔板24,隔板24对应子外壳21的瀑布水出水孔211设有一与该出水孔211对应插置配合的瀑布水孔241,该隔板24上设有第二过水腔,第二过水腔的顶面配合有一封水盖25。子出水面板22固定贴合在子外壳21的出水端内面,该子出水面板22或者子外壳21相反于母外壳11开口113的一端设有至少一过水通道26,如各图所示,本实施例是于子出水面板22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一过水通道26,两过水通道26分别与第一过水腔及第二过水腔连通,各过水通道26分别通过一管道机构6与固定座4的出水口41连接。各管道机构6包括一通水板61、一第一转接头62、一第二转接头63、一第三转接头64、一软管65及一具有通孔的轴体66,所述通水板61的底面固定在母本体1骨架14的背面,通水板61的顶面两端对应设置一入水接头611及一出水接头612,入水接头611与出水接头612相连通,该入水接头611与所述固定座4的出水口41配合连接,出水接头612与第一转接头62的一端固定,第一转接头62的另一端连接软管65的一端,软管6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转接头63的一端,第二转接头6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转接头64的一端,第三转接头64的另一端与轴体66的一端可转动的插接配合,轴体66的另一端与过水通道26固定配合。其中,轴体66于第三转接头64与过水通道26之间设有一凸出该轴体66的一圆环661。各第三转接头64与对应过水通道26之间还设有一轮组7,轮组7包括一上压板71、一下压板72、一大滚轮73及一小滚轮74,上压板71与下压板72的两相对端设有与该圆环661对应的凹弧75,至少一凹弧75与圆环661之间还设有一球头垫67,球头垫67与凹弧75及圆环661形成紧配合。所述上压板71与下压板72可通过螺丝锁固在一起,同时该上压板71及下压板72配合将第三转接头64与轴体66固定在一起,下压板72的底部两端分别间隔设有两凸柱721,两凸柱721的底端分别设有一c型开口722,两c型开口722供一轮轴77的两端插置配合,所述的小滚轮74设置在轮轴77上,且该小滚轮74设置在两凸柱721之间。所述大滚轮73套设在所述轴体66上,且设于上压板71、下压板72与过水通道26之间。母本体1的骨架14背面对应小滚轮74的位置设有供小滚轮74滑动的第一导轨141,该骨架14对应大滚轮73的位置设有供大滚轮73滑移的第二导轨142,第二导轨142与母外壳21的滑槽114相对应。

另外,为了方便控制子本体2在母本体1的容槽112中推拉,该子本体2上还设有一推拉部,推拉部可直接成型于子外壳21,或者如图所示设置在子出水面板22上,并在子外壳21上设置一开孔供推拉部伸出。

装配时,将子本体2的子外壳21、子出水面板22、子上盖23、隔板24及封水盖25组装成一体,并与设置在母本体1内的管道机构6连接,使子本体2结合在母本体1上,固定座4的两出水口42与通水板61的两入水接头611连接,各管道机构6的第一转接头62枢接固定在通水板61的出水接头612上,管道机构6的轴体66插接固定在子本体2的过水通道26插接固定在一起,再将两轮组7对应两管道机构6装设。

参阅图3及图4,同时配合图10至图12,当本发明子母淋浴器以最小范围水花使用时,子本体2恰可配合在母外壳11的容槽112中,并且与子本体2连接的管道机构6位于母外壳11的滑槽114相反于该母外壳11开口113的一端。

参阅图5及图6,同时配合图10至图12,当子本体2从母外壳1的容槽112中推出使用时,可增加该淋浴器的出水面积。子本体2由母外壳11的容槽112内往外推出时,会带动管道机构6底部的轮组7中大滚轮73沿着第二导轨142滑行,而小滚轮则在两凸柱721的限位作用下沿着第一导轨141行走,使管道机构6跟随动作,该管道机构以固定在通水板61上的第一转接头62为转轴,轴体66连同第二转接头63及第三转接头64跟随子本体2往滑槽114的另一端方向推出,在推出至滑槽114中部的过程中,第二转接头63与第一转接头62的距离越来越短,会将第二转接头63及第一转接头62往软管65内插入,在移动至滑槽114的中部时,第二转接头63与第一转接头62的距离最短,此时,第二转接头63及第一转接头62的端部完全插入至软管65中(如图7及图8所示),再继续往外推出时,第二转接头63与第一转接头62的距离越来越长,此时,第一转接头62及第二转接头63的两端会渐渐伸出软管65,直至大滚轮73滑动至第二导轨的端部,此时,子本体2最大限度的伸出母外壳11,也就是出水的范围最大。

如图7至图12所示本发明子母淋浴器的子本体2除了可在母外壳11上沿着滑槽114前后滑动,还可在子本体2滑动至任意位置时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子本体2的出水方向或者出水角度。由于子本体2的过水通道26是与轴体66固定在一起,而轴体66的另一端与第三转接头64可转动的配合,并且该轴体66上套设有所述圆环661,因此,该子本体2可以该轴体66为转轴进行转动,由于圆环661与球头垫67呈紧配合,这样,通过该球头垫67与圆环661的配合可使子本体2通过手部施力转动至需要的任意状态后限位。

如图13及图14所示,子本体2出水时可通过切换组件5选择相应的功能水,例如,用户需要使用子本体2的花洒水进行淋浴时,通过切换组件5切换至水路与第一过水腔连通,水流从阀芯组件3进入至固定座4的入水口41后由出水口42通过管道机构6的入水接头611进入通水板61内,再从通水板61的出水接头612依次通过第一转接头62、软管65、第二转接头63、第三转接头64、轴体66、水流通道26再流入第一过水腔中,从子外壳21的出水孔211中流出(如图13所示)。同理,当水路切换至瀑布水时,水流从阀芯组件3进入至固定座4的入水口41后由出水口42进入另一管道机构6的入水接头611中并进入该管道机构6的通水板61内,再从通水板61的出水接头612依次通过第一转接头62、软管65、第二转接头63、第三转接头64、轴体66、水流通道26再流入第二过水腔中,从隔板24的瀑布水孔241中流出。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