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25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



背景技术:

滤芯装置是用于过滤设备中重要的部件。滤芯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座的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进水孔,滤芯纸缠设于导流管上。液体经过滤芯纸的过滤后由进水孔进入到导流管内。市场上的滤芯组件的设置,导流管只设置一个出水口,另一端则呈封闭状态,经过过滤后的液体进入到导流管内,由出水口输送至其他设备里。导流管单项出口的结构设置,一旦导流管内出现故障,整个滤芯装置则无法继续工作,影响滤芯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滤芯装置改进后,方便发生故障时的维修,且使整体工作质量更高的一种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一端上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有进水孔,滤芯纸缠设于导流管上,所述固定座相对导流管的另一端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相对固定座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密封导流管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套设于导流管上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上设有与导流管相连通的通口,所述通口上密封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朝向导流部的一端上设有凸起件,所述凸起件的横截面积呈圆形设置,且凸起件的横截面积由密封盖的一端朝向导流管的一端之间递减,所述凸起件相对密封盖的另一端大小与导流管相适配,且可使凸起件嵌设于导流管内,所述密封座上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若干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相扣合,所述密封盖固定于密封座上,且密封导流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与密封座之间设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上设有与凸起件相适配的通槽,所述凸起件穿设过通槽后嵌设于导流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件与密封盖呈一体设置,所述密封盖相对凸起件的另一端上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延伸至凸起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整体的结构改进,使得导流管两端均设有开口状态,在导流管发生故障时,能及时疏通,保证工作效率;密封部的结构设置,能将导流管进行有效的密封,保证滤芯装置的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固定座; 10、导流管;11、进水孔;12、出水管;2、滤芯纸; 3、密封部;30、密封座;31、通口;32、密封盖; 33、凸起件;34、固定块;35、固定槽;36、海绵圈;37、通槽;38、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易疏通新型滤芯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的一端上设有导流管10,所述导流管10上设有进水孔11,滤芯纸2缠设于导流管10上,所述固定座1相对导流管10的另一端上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与导流管10相连通,所述导流管10相对固定座1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密封导流管10的密封部3,所述密封部3包括套设于导流管10上的密封座30,所述密封座30上设有与导流管10相连通的通口31,所述通口31上密封有密封盖32,所述密封盖32朝向导流部的一端上设有凸起件33,所述凸起件33的横截面积呈圆形设置,且凸起件33的横截面积由密封盖32的一端朝向导流管10的一端之间递减,所述凸起件33相对密封盖32的另一端大小与导流管10相适配,且可使凸起件33嵌设于导流管10内,所述密封座30上设有若干固定块34,所述密封盖32上设有若干与固定块34相适配的固定槽35,所述固定槽35与固定块34相扣合,所述密封盖32固定于密封座30上,且密封导流管10。

所述密封盖32与密封座30之间设有海绵圈36,所述海绵圈36上设有与凸起件33相适配的通槽37,所述凸起件33穿设过通槽37后嵌设于导流管10内。

所述凸起件33与密封盖32呈一体设置,所述密封盖32相对凸起件33的另一端上设有凹腔38,所述凹腔38延伸至凸起件33内。

将导流管10的两端均设成疏通状态,一端与固定座1连接,液体由出水管12排放,用于输送液体至其他设备里。另一端则由的密封部3进行密封。在导流管10内壁发生故障时,可将密封盖32拆卸,使导流管的管口打开,能直接对导流管10进行疏通,方便快捷。

在装配的过程中,将密封盖32上的凸起件33穿设过海绵圈36后,再穿设过密封座30上的通口31,嵌设于导流管10内,将导流管10密封,通过密封盖32上固定槽35与密封座30上固定块34相配合,将密封盖32牢牢固定于密封座30上,使得导流管10能很好的密封。海绵圈36的设置,增强了密封部3对导流管10的密封性能,同时能起到吸水的作用,防止泄露。

在密封盖32上设有凹腔38,凹腔38延伸至凸起件33内,能减少材料的使用,同时,在装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将手指嵌设于凹腔38内,辅助凸起件33更加牢固的嵌设于导流管10内,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