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式循环研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55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式循环研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涂料、漆料等的制造中,需要通过砂磨机对物料进行研磨加工,某些产品对要求较高,单次的研磨加工无法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对物料进行多次的研磨加工,目前的厂家通常采用多次独立研磨作业的方式进行多次研磨,每次研磨作业都需要重新进行上料,操作较为复杂费力,需要工人时刻监督研磨进度,工人劳动强度较大,而由于物料的粘度通常较大,每次独立研磨后的物料也容易在收集容器内凝结,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容易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也有部分厂家会将多台砂磨机串联在一起进行作业,然而这样设备成本便会成倍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物料中经常会存在杂质、较大颗粒物等,容易造成砂磨机阻塞,导致砂磨机故障停机,排除故障时需要将砂磨机拆开清洗,操作非常困难费时,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进行反复研磨,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堵塞,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方便使用的过滤式循环研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式循环研磨系统,包括通过一送料管路串联成一循环回路的一物料缸、一循环泵、一过滤器和一砂磨机,所述的过滤器位于自物料缸向砂磨机输送物料的送料管路上,包括一筒体和可拆卸设置在筒体上的一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筒体上具有均与筒体内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过滤器通过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串联在送料管路上,所述的过滤装置为可拆卸设置在筒体上并位于筒体内腔中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将所述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隔开。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上具有侧向延伸的凸缘,筒体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架设部,所述的凸缘架设在所述架设部上而将过滤筒可拆卸设置在筒体内。

优选的,所述的凸缘位于过滤筒的顶部并呈环形环绕在过滤筒外,所述的架设部呈环形,架设部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的凸缘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其下壁与定位槽的底部内壁抵接而将凸缘架设在架设部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具有可供所述过滤筒穿过的一拆装口,所述的过滤器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筒体上的用于封闭所述拆装口的一封盖。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筒上设置有一拉手件,该拉手件位于过滤筒和所述的拆装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拉手件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筒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筒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泵可驱动物料在物料缸和砂磨机之间循环流动,从而能够利用单台砂磨机实现对物料的自动反复研磨,能够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自物料缸向砂磨机输送物料的送料管路上设置有了过滤器,该过滤器能够滤除物料中的杂质和较大颗粒,防止砂磨机出现堵塞,降低了砂磨机的故障发生率,而且由于过滤器的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了筒体上,能够方便的对过滤装置进行拆洗,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3,一种过滤式循环研磨系统,包括通过一送料管路50串联成一循环回路的一物料缸10、一循环泵20、一过滤器30和一砂磨机40,过滤器30位于自物料缸10向砂磨机40输送物料的送料管路50上,包括一筒体31和可拆卸设置在筒体31上的一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泵20可驱动物料在物料缸10和砂磨机40之间循环流动,从而能够利用单台砂磨机40实现对物料的自动反复研磨,能够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自物料缸10向砂磨机40输送物料的送料管路50上设置有了过滤器30,该过滤器30能够滤除物料中的杂质和较大颗粒,防止砂磨机40出现堵塞,降低了砂磨机40的故障发生率,而且由于过滤器30的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了筒体31上,能够方便的对过滤装置进行拆洗,便于使用。循环泵20和砂磨机40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在此不另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筒体31上设置有均与筒体31内腔连通的进料口311和出料口312,过滤器30通过进料口311和出料口312串联在送料管路50上,过滤装置为可拆卸设置在筒体31上并位于筒体31内腔中的过滤筒32,过滤筒32将进料口311和出料口312隔开,从进料口311进入筒体31的物料能够经由过滤筒32的过滤再从出料口312流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和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过滤装置也可采用过滤网等其他常用过滤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过滤筒32的外侧壁上具有侧向延伸的凸缘321,筒体31的内壁上具有与凸缘321相适配的架设部313,凸缘321架设在架设部313上而将过滤筒32可拆卸设置在筒体31内,便于过滤筒32的拆装,方便使用,当然,实际应用中,过滤筒32也可采用卡扣、螺钉等常用结构可拆卸设置在筒体31上。另外,本实施例中,凸缘321位于过滤筒32的顶部并呈环形环绕在过滤筒32外,架设部313呈环形,架设部313的顶部开设有与凸缘321相适配的定位槽314,凸缘321位于定位槽314内,其下壁与定位槽314的底部内壁抵接而将凸缘321架设在架设部313上,该定位槽314能够对过滤筒32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便于拆装,也能防止过滤筒32出现偏移而影响过滤效果。

筒体31的外壁上具有可供过滤筒32穿过的一拆装口315,过滤器30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筒体31上的用于封闭拆装口315的一封盖33,便于对过滤筒32进行拆装和清洗,本实施例中该拆装口315和封盖33位于筒体31的顶部,通过螺钉可拆卸设置在筒体31上,当然,实际用应用中拆装口315和封盖33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封盖33也可采用卡扣、插销等其他常用结构可拆卸设置在筒体31上。

过滤筒32上设置有一拉手件34,该拉手件34位于过滤筒32和拆装口315之间,便于过滤筒32的拆装。进一步的,可以使拉手件34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筒32上,这样在更换过滤筒32时便无需同时更换拉手件34,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拉手件34的下部嵌设在过滤筒32的内腔中而将拉手件34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筒32上,当然,实际应用中,拉手件34也可采用螺接、卡扣等其他常用结构可拆卸安装在过滤筒32上。

筒体31的底部设置有与筒体31的内腔相连通的排污管316,排污管316上设置有开关阀317,便于对筒体31进行清洗,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