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粒子吸料机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640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塑料粒子吸料机除尘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塑料粒子打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塑料粒子吸料机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按规定的排放标准使处理后的废气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值,清洁生产与末端废气治理相结发展。因此,通常情况下,生产厂家都会采用除尘设备对塑料粒子吸料打包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尽可能达到排放标准。

现有的除尘设备虽然能对废气进行一定的除尘净化处理,但大多存有处理成本高、设备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等不足,并且处理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可满足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的除尘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粒子吸料机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能够有效对塑料粒子吸料打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滤除,使排出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粒子吸料机除尘系统,包括吸料机本体,其关键在于:还包括一次除尘装置、二次除尘装置以及吸附装置,所述一次除尘装置设置于吸料机本体的顶部,且该一次除尘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吸料机本体的内腔相连通,该一次除尘装置的出口还经过所述二次除尘装置后与吸附装置的进口相连通,在所述吸附装置的出口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口排出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除尘装置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进气分离筒,所述下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筒体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分离筒连接,在所述下筒体内安装有空气滤芯,在所述进气分离筒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上筒体上设置有出气口;在所述下筒体和进气分离筒的套接部位设置有螺纹状的旋风机构,所述进气分离筒的下部呈漏斗状,在所述进气分离筒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集尘室。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气口将粉尘及部分细小的粒子颗粒吸进进气分离筒,气体经过下筒体内的滤芯到达上筒体,再从出气口排出;废气经过滤芯的过滤,或掉落在进气分离筒底部的集尘室内,或吸附在滤芯上。

同时,为保证吸尘效果,进气口处的气流比较强烈,若进气口直接对准滤芯,会增大滤芯上粉尘的吸附量,部分颗粒也会直接撞击滤芯使滤芯破损;因而设置螺纹状的旋风机构,降低气流进入进气分离筒后的流速,吸入的粉尘和颗粒经过缓冲,并由于自重的作用而落在集尘室内,不会直接对滤芯造成冲击。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分离筒的上部外套在所述下筒体的下部,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进气分离筒的上部,所述进气口沿所述旋风机构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进气分离筒上端的开口封闭。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筒体内设置有清洗管,该清洗管的管口对准所述空气滤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吸附在空气滤芯上的杂质主要是粉尘,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气滤芯上吸附的粉尘量增多,可以通过清洗管的吹气,对空气滤芯进行清洗,吹落的灰尘向下掉落在集尘室内,不需要将吸尘器拆开清洗,清洗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除尘装置与二次除尘装置之间通过一次管道连接,所述二次除尘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通过二次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的进口与出口分别设置在上下两端,所述二次管道连接在所述吸附装置的顶端,该吸附装置的底部与所述抽气泵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有效的对塑料粒子吸料打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了滤除,减少了悬浮颗粒物,特别是PM2.5的直接排放,使排出的气体达到了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大大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二次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粒子吸料机除尘系统,包括吸料机本体1、一次除尘装置2、二次除尘装置3以及吸附装置4,所述一次除尘装置2设置于吸料机本体1的顶部,且该一次除尘装置2的进口与所述吸料机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该一次除尘装置2的出口还经过所述二次除尘装置3后与吸附装置4的进口相连通,在所述吸附装置4的出口连接有抽气泵5,所述抽气泵5的出口排出气体。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所述一次除尘装置2与二次除尘装置3之间通过一次管道6连接,所述二次除尘装置3与吸附装置4之间通过二次管道7连接。

本例中,为了保证吸附装置4对废气空颗粒物的吸附效果,所述吸附装置4的进口与出口分别设置在上下两端,所述二次管道7连接在所述吸附装置4的顶端,该吸附装置4的底部与所述抽气泵5相连通。

结合附图2~附图3,所述二次除尘装置3包括上筒体31、下筒体32和进气分离筒33,所述下筒体32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31的下端连接,所述下筒体32的下部与所述进气分离筒33连接,在所述下筒体32内安装有空气滤芯34,在所述进气分离筒33上设置有进气口35,在所述上筒体31上设置有出气口36;在所述下筒体32和进气分离筒33的套接部位设置有螺纹状的旋风机构s,所述进气分离筒33的下部呈漏斗状,在所述进气分离筒3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集尘室37。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分离筒33的上部外套在所述下筒体32的下部,所述进气口35开设在所述进气分离筒33的上部,所述进气口35沿所述旋风机构s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进气分离筒33上端的开口封闭。

从图3还可以看出,为了方便的对二次除尘装置3进行清洗,在所述上筒体31内设置有清洗管38,该清洗管38竖向设置在所述上筒体31内,而为了保证清洗效果,所述清洗管38的管口对准所述空气滤芯34。

在塑料粒子吸料过程中,抽气泵4抽取空气产生负压,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含有颗粒物的废气经过一次除尘装置2后通过一次管道6送入二次除尘装置3的进气口35,气流经过进气分离筒33中螺纹状的选粉机构s降低流速,其中较大的颗粒物由于自重落入集尘室37内,其余气体则经过下筒体32内的空气滤芯34达到上筒体31,再从出气孔36经过二次管道7送入吸附装置后排进大气;

二次除尘装置3工作时,清洗管38是关闭的,当需要对空气滤芯34进行吹洗时,关闭系统,通过清洗管38进行吹气,将吸附在空气滤芯34上的灰尘吹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