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油水分离用过滤筛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520阅读:1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油水分离用过滤筛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油水分离用过滤筛网。



背景技术:

现如今,石墨烯这一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是很广泛的,石墨烯是一种比较薄的材料,它是一种二维碳材料,它的电子性能和机械性能都非常的不错,石墨烯净化材料、吸附材料在工业等领域中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石墨烯这一材料是很受消费者喜爱的。

石墨烯基油水分离器就是一种把特殊环境中的水分和油滴进行压缩和分离的仪器。石墨烯基油水分离器一般是安装在矿井底部,井下管道的低洼处以及上山入口等部位。石墨烯基油水分离器的原理是这样的,它是利用物理上水分子与油分子的密度差,导致同等条件下,重力较大的油分子将会沉降,通过这种方法来去除油井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从而获得更为纯净的燃油。石墨烯基油水分离器是由扩散锥,滤网等分离元件,精滤腔及水管、透明塑料管、精滤芯盖,手动控制的顶杆及电磁阀,粗粒化芯盖、粗粒化芯、密封垫片和粗粒化芯底板,加热器及温度压力控制器,弯嘴旋塞、不锈钢丝滤网等等组成的,这些部件缺一不可。

石墨烯基油水分离器的滤网的功能是把油中的水和油分离开,对油阻力小,能让油顺利通过,对水阻力大,然而现有的滤网表面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不强,其分离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石墨烯油水分离用过滤筛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架、滤网本体、上包口、下包口、紧固件;所述的支架的外周套设有滤网本体,滤网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包口,支架和滤网本体的底部连接有下包口,下包口与支架、滤网本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的滤网本体上均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呈锥状结构,且通孔的外孔口直径大于内孔口的直径;所述的外孔口和内孔口的边缘设置有毛刺;所述的支架和滤网本体呈锥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孔口和内孔口的直径分别为60~80um和20~40um。

作为优选,所述的紧固件为螺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采用不锈钢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网本体采用钛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滤网安装在扩散锥内,毛刺提高了滤网本体的表面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对油阻力很小,能让油顺利通过,对水阻力很大,可把水自动排掉、油顺利通过,实现油水分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油水分离用过滤筛网,通过增强滤网的表面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提升了油水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滤网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架1、滤网本体2、上包口3、下包口4、紧固件5、外孔口6、内孔口7、毛刺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架1、滤网本体2、上包口3、下包口4、紧固件5;所述的支架1的外周套设有滤网本体2,滤网本体2的上端设置有上包口3,支架1和滤网本体2的底部连接有下包口4,下包口4与支架1、滤网本体2之间通过紧固件5连接;所述的滤网本体2上均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呈锥状结构,且通孔的外孔口6直径大于内孔口7的直径;所述的外孔口6和内孔口7的边缘设置有毛刺8;所述的支架1和滤网本体2呈锥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孔口6和内孔口7的直径分别为60~80um和20~40um。

作为优选,所述的紧固件5为螺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1采用不锈钢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网本体2采用钛合金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将本具体实施方式滤网安装在扩散锥内,毛刺8提高了滤网本体2的表面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对油阻力很小,能让油顺利通过,对水阻力很大,可把水自动排掉、油顺利通过,实现油水分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油水分离用过滤筛网,通过增强滤网的表面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提升了油水分离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