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刷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831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刷麦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立式刷麦机。



背景技术:

刷麦机是一种小麦表面清理机械,现有的刷麦机一般包括机壳、动刷、定刷、进料口、出料口和电机,小麦由进料口进入刷麦机后,在动刷旋转的带动下,小麦经过定刷和动刷之间的间隙,定刷和动刷的刷毛配合将小麦表面粘结的泥沙,以及嵌在麦沟里的泥沙、麦毛等杂质剥离下来,实现小麦的表面清理,但是随着刷麦机的使用,刷毛上一定也会粘附一些颗粒非常细小的灰尘,这些细小的灰尘具有很强的粘附性,经过粘附这类灰尘的刷毛刮刷过的小麦,反而会在小麦表面粘附一层细 小的颗粒灰尘不易分离;而且刷毛中一旦粘附灰尘,反而会给小麦带来污染,影响小麦的质量,但是这种刷麦机中的定刷和动刷的刷毛的清洁必须停机后将定刷和动刷拆卸下来才能清洁,操作复杂,清洁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用停机就能清洁刷毛的立式刷麦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刷麦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两根主动轴,所述两根主动轴上方分别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齿带,所述两根齿带之间形成刷麦通道,所述齿带外侧设置有刷毛,所述机壳内远离刷麦通道一侧设置有与刷毛接触的清洁板,所述主动轴一端连接有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齿带运动,小麦从进料口进入机壳的刷麦通道,由于齿带在不停的运动,刷毛跟随齿带一起运动,对刷麦通道内的小麦进行清理,当刷毛运行到清洁板一侧时,清洁板对刷毛进行清洁,保证每次刷毛和小麦接触时都是洁净的,小麦经过清理后通过出料口出料,上述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增加刷麦效果,并且不需要停机对刷毛进行清理,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根从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根主动轴之间的距离,所述机壳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宽度小于两根从动轴之间的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两根从动轴间距大于进料口宽度,保证小麦进入两条齿带之间,不会掉出去,同时两根从动轴间距大于主动轴间距,使小麦不会跟随齿带运动,保证清洁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板包括清洁毡和板体,所述清洁毡覆盖在板体靠近齿带一侧,所述清洁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板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清洁毡表面较为粗糙,所以清洁毡能够将刷毛上的灰尘和麦毛吸附,同时不会再被刷毛刷走,保证清洁的效果,同时用固定螺栓将清洁毡固定在板体上便于更换清洁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板与齿带平行,所述清洁板与齿带之间的距离小于刷毛长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清洁板与齿带之间的距离小于刷毛的长度能够增加刷毛与清洁板的接触长度,从而增加清洁长度,保证清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张紧齿轮,所述张紧齿轮固定在张紧轴上,所述机壳上两端均设置有水平的通槽,所述张紧轴通过通槽伸出机壳,所述通槽一端设置有水平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张紧轴抵触接触,所述通槽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张紧轴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增加齿带张紧力时,只需拧动机壳两边的调节螺栓,使张紧齿轮向机壳中部移动,从而增大张紧力,同时压缩弹簧长度,此时齿带间距变小,出麦量也变小,当需要减小张紧力时,反向拧动调节螺栓,使调节螺栓离开张紧齿轮,弹簧恢复原状推动位置不仅可以调节齿带的张紧力,还可以调节齿带间距,调节刷麦效果,使出麦量可以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刷麦机的主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刷麦机的侧透视图。

图3为张紧力调节装置主视图。

附图标记:1、机壳;2、从动齿轮;3、从动轴;4、进料口;5、张紧轴;6、张紧齿轮;7、固定螺栓;8、主动齿轮;9、主动轴;10、出料口;11、刷毛;12、清洁毡;13、齿带;14、板体;15、调节螺栓;16、电机;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刷麦机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立式刷麦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两根主动轴9,所述两根主动轴9上方分别设置有从动轴3,所述主动轴9上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从动轴3上设置有从动齿轮2,所述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2之间设置有齿带13,所述两根齿带13之间形成刷麦通道,所述齿带13外侧设置有刷毛11,所述机壳1内远离刷麦通道一侧设置有与刷毛11接触的清洁板,所述主动轴9一端连接有电机16。

优选的,电机16固定在机壳1外,使用时,先打开电机16,再将待清理的小麦放入进料口4,小麦从进料口4,进入刷麦通道,电机16驱动主动齿轮8转动,从而带动刷毛11运动,进而对刷麦通道内的小麦进行刷理,刷毛11刷理小麦后跟随齿带13转到背面与清洁板接触,经过长时间接触后完成对刷毛11的清洁,小麦经过刷毛11的刷理后从出料口10出料。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从动轴3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根主动轴9之间的距离,所述机壳1上方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宽度小于两根从动轴3之间的距离。

当小麦从进料口4进入两根齿带13之间时,为了避免小麦洒出,因此两根从动轴3之间的距离大于进料口4宽度,同时两根从动轴3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根主动轴9之间的距离,使两根齿带13之间成漏斗状保证小麦不会跟随齿带13运动脱离刷理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板包括清洁毡12和板体14,所述清洁毡12覆盖在板体14靠近齿带13一侧,所述清洁毡12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板体14上。

由于清洁毡12表面较为粗糙,所以清洁毡12能够将刷毛11上的灰尘和麦毛吸附,同时不会再被刷毛11刷走,保证清洁的效果,同时用固定螺栓7将清洁毡12固定在板体14上便于更换清洁毡12。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板与齿带13平行,所述清洁板与齿带13之间的距离小于刷毛11长度。

清洁板与齿带13之间的距离小于刷毛11的长度能够增加刷毛11与清洁板的接触长度,从而增加清洁长度,保证清洁的效果,同时清洁板与齿带13平行,能够增加清洁的时间,进一步保证清洁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2之间设置有张紧齿轮6,所述张紧齿轮6固定在张紧轴5上,所述机壳1上两端均设置有水平的通槽,所述张紧轴5通过通槽伸出机壳1,所述通槽一端设置有水平的调节螺栓15,所述调节螺栓15与张紧轴5抵触接触,所述通槽另一端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与张紧轴5连接。

需要增加齿带13张紧力时,只需拧动机壳1两边的调节螺栓15,使张紧齿轮6向机壳1中部移动,从而增大张紧力,同时压缩弹簧17长度,此时齿带13间距变小,出麦量也变小,当需要减小张紧力时,反向拧动调节螺栓15,使调节螺栓15离开张紧齿轮6,弹簧17恢复原状推动位置不仅可以调节齿带13的张紧力,还可以调节齿带13间距,调节刷麦效果,使出麦量可以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