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细水雾除尘机的储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85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细水雾除尘机的储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细水雾除尘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细水雾除尘机上的储水设备。



背景技术:

细水雾除尘机是一种常见的除尘设备,其核心部件之一便是其水路系统,用于系统中的储水和过滤作用,其工作原理为,水源通过进水口进入蛇形管后,流入储水器,经滤芯过滤后的清洁水进入清水筒,分两处出水口进入干雾抑尘系统的水路系统,滤芯过滤后的杂质经排污系统排出系统之外,当滤芯阻塞后,必须进行更换。目前我国从事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与生产的厂家均将储水器盖板设计在箱体中,更换储水器中的滤芯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滤芯的结构以及安装设置不合理,导致储水器的过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细水雾除尘机的储水器,该储水器有效地解决了快速便捷地更换滤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超细水雾除尘机的储水器,包括设有进水口的储水筒,该储水筒被一块隔板分隔成相对独立的过滤仓和出水仓,储水筒的一端固定有法兰板,另一端与排水管相连;

所述过滤仓内设有圆柱状的滤芯和支撑滤芯沿过滤仓轴向滑动的支架;

所述滤芯的出水端呈圆管状,所述出水端上套有定位螺母,在出水端的管壁表面上设有若干圈均匀间隔的密封凹槽,每圈密封凹槽内均嵌有伸出其凹槽开口端的O型圈,所述出水端垂直穿过所述隔板,且当位于所述过滤仓内的定位螺母紧贴隔板时,所述O型圈在隔板上的穿孔内呈挤压状态;

还包括与所述法兰板相配合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中心固定有一根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端面磨平且与滤芯同轴设置,当所述法兰盘和法兰板联接紧固时,所述圆柱弹簧将滤芯顶至定位螺母与隔板相紧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支脚与滑轨,所述支脚为竖直固定于过滤仓底部的矩形钢条,所述矩形钢条与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滑轨固定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包括与其出水端连通的滤芯本体,该滤芯本体沿其轴向设有若干均匀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水流不能轴向通过的盲孔和水流可以轴向通过的通孔,相邻两进水孔之间的孔壁上设有用于连通两进水孔的滤孔,所述滤孔与所述进水孔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在滤芯本体的端面呈纵横排列,每一横排和每一纵列上的所述盲孔和通孔间隔设置,所述通孔包括彼此同轴相通的大通孔和小通孔,所述小通孔位于滤芯本体出水端的封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包括彼此同轴相连的通水孔和沉渣孔,所述通水孔的直径小于沉渣孔的直径,且通水孔位于滤芯本体的进水端,沉渣孔位于滤芯本体的出水端且其孔壁上未设有所述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芯设置成利用圆柱弹簧推动并压紧,支架作为导轨,定位螺母定位,若干O型圈密封来实现滤芯的快速装拆更换,以便清洗、维修。并且,设置了过滤效果更加好的滤芯来适应本储水器的结构,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滤芯在支架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滤芯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滤芯主体出水端端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盲孔底部设有沉渣孔时的滤芯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超细水雾除尘机的储水器,包括设有进水口的储水筒1,该进水口可以设置在向储水筒1注水的位置处。储水筒1被一块隔板2分隔成相对独立的过滤仓和出水仓,储水筒1的一端固定有法兰板3,其另一端与排水管4相连。所述过滤仓内设有圆柱状的滤芯8和支撑滤芯8沿过滤仓轴向滑动的支架5。所述滤芯8的出水端呈圆管状,所述出水端上套有定位螺母6,在出水端的管壁表面上设有若干圈均匀间隔的密封凹槽,每圈密封凹槽内均嵌有伸出其凹槽开口端的O型圈7,所述出水端垂直穿过所述隔板2,且当位于所述过滤仓内的定位螺母6紧贴隔板2时,所述O型圈7在隔板上的穿孔内呈挤压状态。

本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法兰板3相配合的法兰盘9,所述法兰盘9的中心固定有一根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弹簧10,所述圆柱弹簧10的端面磨平且与滤芯8同轴设置,当所述法兰盘9和法兰板3联接紧固时,所述圆柱弹簧10将滤芯8顶至定位螺母6与隔板2相紧贴的位置。

在安装时,本储水器的法兰板3和相配合的法兰盘9应位于除尘机外壳之外,以便于在除尘机之外就可以进行滤芯8的清洗、更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5包括支脚501与滑轨502,所述支脚501为竖直固定于过滤仓底部的矩形钢条,所述矩形钢条与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滑轨502固定相接。改结构设计可有效地保证滤芯8快速稳定地沿过滤仓轴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4上设有单向阀(图示2未标出),以防止在某些时候,过滤后的液体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8包括与其出水端连通的圆柱状的滤芯本体,如图4—5所示,该滤芯本体内沿其轴向设有若干均匀的进液孔801,即轴向设置的蜂窝状的通孔,所述进液孔801包括间隔设置的水流不能轴向通过的盲孔801a和水流可以轴向通过的通孔801b,相邻两进液孔801之间的孔壁上设有用于连通两相邻进液孔801的滤孔802,所述滤孔802与所述进液孔801相垂直,以便呈90度改变水流的流动方向,实现渣滓的沉积。

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所述进液孔801在滤芯本体端面呈纵横排列,每一横排和每一纵列上的所述盲孔801a和通孔801b均间隔设置,以便水流可较快地通过滤芯本体,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过滤处理。所述通孔801b包括彼此同轴相通的大通孔和小通孔,所述小通孔801b1位于滤芯本体出水端的封板803上。设计成阶梯孔形式,可使水流在流经通孔801b的小通孔时,在其台阶处(此处即封板803内侧端面)留下一部分渣滓颗粒物,提升渣滓颗粒物的去除率。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盲孔801a包括彼此同轴相连的通水孔和沉渣孔801a1,即在盲孔801a底部加工一个消气槽。所述通水孔的直径小于沉渣孔801a1的直径,且通水孔位于滤芯本体的进水(液)端,沉渣孔801a1的孔壁未设有所述滤孔802,以免沉积在沉渣孔801a1内的颗粒物再次被带出。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