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肥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342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态肥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加工液态肥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液态肥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肥是指在一定的底液中加入一定的对土壤以及农作物有利的底肥,从而得到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水溶性的多元复合肥料。液态肥具有杂质少,电导率低等一系列优点而备受关注。在液态肥的生产过程中,要在底液中加入很多底肥,比如尿素、磷酸二铵等。在现有的技术工艺中,底肥的添加量一般是靠人工控制,或者凭个人的经验,或者使用地磅来粗略计算,这种方式使用不规范,从而使最终的成品肥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底肥称量后还需转移,费时费力,并且液态肥生产中所需的底肥一般都是化学品,来回的转运容易散落,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对工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损害。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态肥调配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计量加料,并且具有实时控温、循环搅拌功能,从而使液态肥生产工艺实现了全自动化。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态肥调配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溶肥箱开口,所述罐体内悬设有溶肥箱,所述溶肥箱的顶端卡接固定在溶肥箱开口上,所述溶肥箱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与罐体连通,所述溶肥箱的顶部设置有底肥进口,所述底肥进口的上方设置有底液进料口,所述底液进料口与底液进料管相连,所述底液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门,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管相连,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和出料阀门,所述底液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位于底液进料口与进料阀门之间的底液进料管上,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位于循环泵与出料阀门之间的出料管上;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底肥进口的上方,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量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罐体内的底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罐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用于对罐体内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底液进料口位于所述底肥进口的正上方,使底液能够更加均匀的从溶肥箱内的底肥上流过,从而使底液对底肥起到更好的溶解搅拌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溶肥箱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形的卡接板,保证了溶肥箱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便于快速的对溶肥箱进行清洗,而且“L”形的卡接板制作简单,安装牢固,不易脱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出液孔的目数为40-100目,可以根据底肥的颗粒大小调整孔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皮带输送机及称量机构直接将底肥加入溶肥箱内,不但节省了劳动力,而且在上料过程中可以对底肥进行自动称重,实现了自动控料;通过罐体底部的加热线圈可以对罐体内的液态肥进行加热,实现了自动控温;通过罐体侧面的液位计可以实时掌控罐体内的液位情况;开启装置的循环回流系统时,可以对底肥起到搅拌的作用,进一步的促进了底肥的完全溶解;当溶肥箱堵塞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并清洗。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溶肥效率高且调配过程无需搅拌,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溶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皮带输送机,2为液位计,3为称量机构,4为卡接板,5为底液进料口,6为出液孔,7为溶肥箱,8为底液进料管,9为进料阀门,10为罐体,11为回流管,12为回流阀门,13为出料阀门,14为出料管,15为循环泵,16为加热线圈,17为溶肥箱开口,18为出料口,19为底肥进口,20为底肥,21为液态肥。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1可以看出,一种液态肥调配装置,包括罐体10, 所述罐体10的顶部设置有溶肥箱开口17,所述罐体10内悬设有溶肥箱7,所述溶肥箱7的顶端卡接固定在溶肥箱开口17上,所述溶肥箱7的外壁设置有出液孔6与罐体10连通,所述溶肥箱7的顶部设置有底肥进口19,所述底肥进口19的上方设置有底液进料口5,所述底液进料口5与底液进料管8相连,所述底液进料管8上设置有进料阀门9,所述罐体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8,所述出料口18与出料管14相连,所述出料管14上设置有循环泵15和出料阀门13,所述底液进料管8和出料管14之间通过回流管11连通,所述回流管11上设置有回流阀门12,所述回流管11的一端位于底液进料口5与进料阀门9之间的底液进料管8上,所述回流管11的另一端位于循环泵15与出料阀门13之间的出料管14上;所述罐体10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输送机1,所述皮带输送机1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底肥进口19的上方,所述皮带输送机1的出口处设置有称量机构3。

所述罐体10内的底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16。所述罐体10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2。所述底液进料口5位于所述底肥进口19的正上方。所述溶肥箱7的两个相对的侧壁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形的卡接板4。所述出液孔6的目数为40-100目。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所有的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皮带输送机1及称量机构3将底肥加到溶肥箱7内,打开进料阀门9,将底液加到罐体10内,在此过程中,底液需流经溶肥箱7后才能进入到罐体10内,从而对溶肥箱7内的底肥起到一定的溶解搅拌作用,通过液位计2可观察罐体10内液位,当液位到达标准液位时,关闭进料阀门9,加料步骤完成;

打开回流阀门12,开启循环泵15,此时罐体10内的液体在循环泵15、回流管11、溶肥箱7、罐体10内循环,每一次循环都对溶肥箱7内的底肥起到溶解搅拌作用,当溶肥箱7内的底肥全部溶解时,即可关闭回流阀门12,循环料步骤完成;

打开出料阀门13,保持循环泵15是开启的状态,即可将罐体10内的成品液态肥经出料管14排出,并进行收集,出料步骤完成。

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液态肥的制备需要一定的温度,可以打开罐体10底部的加热线圈16来调节罐体10内液态肥的温度。当溶肥箱7出现堵塞时,可以将溶肥箱7拆下进行清洗。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