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851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具体涉及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布袋除尘技术是成熟的固体粉尘和颗粒收集和工业烟气净化技术。布袋除尘器利用过滤原理进行固体颗粒和气体的分离,关键的过滤元件即布袋和支撑龙骨形成的组件,除尘器龙骨是布袋的肋骨,它应轻巧,便于安装和维护,除尘器袋笼的质量直接影响布袋的过滤状态和使用寿命。除尘系统工作时利用风机将需要处理的烟气抽入除尘器,布袋将粉尘阻截,龙骨支撑布袋在负压状态保持形态并提供空间排放被净化的气体。

布袋除尘器因为其较高的除尘效率和适应性,特别是对超细粉尘的收集能力,已经在工业粉尘排放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布袋除尘技术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布袋除尘器普遍使用截面为圆型的布袋,其配套的支撑龙骨一般为以圆型钢圈为支撑,按特定的间隔将多根纵向钢丝按等距焊接在钢圈外面形成支撑骨架。支撑龙骨作为除尘器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到除尘器的过滤和净化效率。然而,长时间高压脉冲喷吹这些纵钢筋、支撑环与布袋产生局部摩擦和疲劳损伤,直接影响布袋寿命,甚至是纵钢筋发送一定程度的形变,影响除尘效率;而现有的圆筒形龙骨均采用焊接方式一次性固定成型的一体化结构,从过去的发展情况来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脉冲除尘器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6mm,20世纪80年代增至最长接近5m,90年代又增至6m,近年来更增至8~10m,这主要是由于像电站锅炉这样处理气量庞大的项目促使脉冲除尘器向增加长度的方向发展。随之龙骨的长度也逐渐增加,然而过长的龙骨存在运输、存储不便,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纵钢筋局部发生形变、损坏后只能将龙骨整体弃之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整体长度较长的龙骨支撑机构,存在运输、存储不便,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纵钢筋局部发生形变、损坏后只能将龙骨整体弃之不用,目的在于提供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提供的除尘器内的龙骨支撑机构是由多节结构相同的筒形龙骨架可拆卸拼接构成,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运输和存储作业,不易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包括龙骨支撑机构,所述龙骨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筒形龙骨架,所述筒形龙骨架包括顶部固定环、纵钢筋和底部固定环,所述纵钢筋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顶部固定环和底部固定环上;所述底部固定环上在背向纵钢筋的端面上凹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底部固定环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固定槽的第一固定孔;所述顶部固定环上在背向纵钢筋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其中一个筒形龙骨架的顶部固定环上的固定块嵌入另一个筒形龙骨架的底部固定环的上固定槽内,再通过固定杆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器内的龙骨支撑机构采用多节结构相同的筒形龙骨架依次首尾相接组装构成,其中各底部固定环上的固定槽和顶部固定环上的固定块以及固定杆起主要连接作用。具体在组装过程中,将其中一个筒形龙骨架的顶部固定环上的固定块嵌入另一个筒形龙骨架的底部固定环的上固定槽内,可防止连个筒形龙骨架的固定环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将固定杆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的连接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的固定连接,固定杆可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采用螺纹连接或过渡配合等方式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运输和存储作业,不易发生形变。

优选地,所述底部固定环上在背向纵钢筋的端面上凹设的两个固定槽以底部固定环中心为基点相互对称。

将底部固定环上的固定槽设置为对称结构,相应地顶部固定环上的固定块也呈对称设置结构,有利于两个连接的筒形龙骨架之间受力均匀稳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部固定环内设有辅助环,所述辅助环的外径小于底部固定环的内径、且辅助环的轴心线与底部固定环的轴心线重合;所述辅助环通过呈辐射状均匀分布的连接杆固定在底部固定环上;所述辅助环侧壁上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为螺纹孔,所述固定杆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的连接,且固定杆的插入端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适配的外螺纹,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卡设在第一固定孔处。

通过设置辅助环,既有利于增加纵钢筋在筒形龙骨架上径向上的耐受力性,还可用于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之间稳固连接。辐射状分布的连接杆用于固定连接底部固定环和辅助环,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纵钢筋的抗变形性能,固定杆既有将另个一筒形龙骨架稳固连接固定在其所在筒形龙骨架上,同时也可用于起到提高纵钢筋的抗变形性能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底部固定环上且位于第一固定孔周向处设有沉头孔,用于容纳限位块。

通过在底板固定环上设置沉头孔用来容纳固定杆上的限位块,有利于保障底部固定环与布袋接触的外壁光滑,防止凸出的固定杆或限位块刮破套设在龙骨支撑机构外的过滤布袋。

优选地,所述筒形龙骨架还包括加强环,所述加强环设于顶部固定环和底部固定环(103)之间的纵钢筋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器内的龙骨支撑机构采用多节结构相同的筒形龙骨架依次首尾相接组装构成,其中各底部固定环上的固定槽和顶部固定环上的固定块以及固定杆起主要连接作用。具体在组装过程中,将其中一个筒形龙骨架的顶部固定环上的固定块嵌入另一个筒形龙骨架的底部固定环的上固定槽内,可防止连个筒形龙骨架的固定环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将固定杆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的连接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的固定连接,固定杆可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采用螺纹连接或过渡配合等方式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运输和存储作业,不易发生形变;

2、本实用新型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通过设置辅助环,既有利于增加纵钢筋在筒形龙骨架上径向上的耐受力性,还可用于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之间稳固连接。辐射状分布的连接杆用于固定连接底部固定环和辅助环,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纵钢筋的抗变形性能,固定杆既有将另个一筒形龙骨架稳固连接固定在其所在筒形龙骨架上,同时也可用于起到提高纵钢筋的抗变形性能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通过在底板固定环上设置沉头孔用来容纳固定杆上的限位块,有利于保障底部固定环与布袋接触的外壁光滑,防止凸出的固定杆或限位块刮破套设在龙骨支撑机构外的过滤布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固定环和顶部固定环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固定环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筒形龙骨架,101-顶部固定环,102-纵钢筋,103-底部固定环,104-固定槽,105-第一固定孔,106-固定块,107-第二固定孔,108-固定杆,109-辅助环,110-连接杆,111-第三固定孔,112-限位块,113-沉头孔,114-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硫布袋除尘设备,包括龙骨支撑机构,所述龙骨支撑机构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筒形龙骨架1,所述筒形龙骨架1包括顶部固定环101、纵钢筋102和底部固定环103,纵钢筋102的轴向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顶部固定环101和底部固定环103上。底部固定环103上在背向纵钢筋102的端面上凹设有两个固定槽104,底部固定环103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固定槽104的第一固定孔105;顶部固定环101上在背向纵钢筋102的端面上凸设有与固定槽104相适配的固定块106,固定块106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07;其中一个筒形龙骨架1的顶部固定环101上的固定块106嵌入另一个筒形龙骨架1的底部固定环103的上固定槽104内,再通过固定杆108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105和第二固定孔107螺纹连接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1的连接。且底部固定环103上在背向纵钢筋102的端面上凹设的两个固定槽104以底部固定环103中心为基点相互对称。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固定环103内设有辅助环109,辅助环109的外径小于底部固定环103的内径、且辅助环109的轴心线与底部固定环103的轴心线重合;辅助环109通过呈辐射状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10焊接固定在底部固定环103上;辅助环109侧壁上设有第三固定孔111,所述第三固定孔111为螺纹孔,固定杆108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105、第二固定孔107和第三固定孔111实现两个筒形龙骨架1的连接,且固定杆108的插入端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111适配的外螺纹,固定杆108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12卡设在第一固定孔105处。底部固定环103上且位于第一固定孔105周向处设有沉头孔113用于容纳限位块112。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筒形龙骨架1还包括加强环114,加强环114焊接设于顶部固定环101和底部固定环103之间的纵钢筋102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