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观测水样功能的自来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746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观测水样功能的自来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但传统的水处理设备不具备水质取样观测的功能,不能对过滤水的情况进行检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观测水样功能的自来水处理设备,能够导入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又能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抽取水样进行观测,以便在净化设备过渡使用后进行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备观测水样功能的自来水处理设备,包括净水箱本体,所述净水箱本体底部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架,所述净水箱本体上端导入冲洗进水管,所述冲洗进水管上端导出于所述净水箱本体外,所述冲洗进水管下端竖立向下导入所述净水箱本体内,所述冲洗进水管下端连接有初滤水管,所述初滤水管下端连接有下沉式积水管,所述下沉式积水管分为第一下沉式积水管和第二下沉式积水管,所述净水箱本体底部端设有积水斗,所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设于所述积水斗上端,所述第二下沉式积水管导入所述积水斗内,所述积水斗内设有一层滤网,所述第二下沉式积水管设置在所述滤网上端,所述滤网与所述第二下沉式积水管之间分离设置,所述积水斗一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所述清水出水管导出到所述净水箱本体与一抽水泵装置连接,所述净水箱本体一侧还设置清水取样管、澄清水取样管和回流取样管,所述清水取样管连接到所述净水箱本体内部的冲洗进水管上,所述澄清水取样管连接到所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上,所述回流取样管一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连接到所述净水箱本体内侧壁上,所述回流取样管通过所述固定架架设到所述积水斗上端,所述回流取样管下端浸入所述积水斗内,所述净水箱本体一侧还设有上视镜、中视镜和下视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净水箱本体底部端,所述支撑脚架另一端倾斜向外支出抵于地面上,所述净水箱本体通过所述支撑脚架架离于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取样管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清水取样管另一端连通连接到所述冲洗进水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澄清水取样管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澄清水取样管另一端连通连接到所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视镜设于所述中视镜上端,所述中视镜设于所述下视镜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导入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又能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抽取水样进行观测,以便在净化设备过渡使用后进行更换,自来水是通过冲洗进水管直接进入净水箱本体,自来水经过初滤水管过滤后通过下沉式积水管将水排入积水斗,积水斗能过滤掉水中大颗粒杂质,而清水出水管将积水斗上层清水抽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备观测水样功能的自来水处理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净水箱本体; 2、支撑脚架; 3、冲洗进水管; 4、初滤水管; 5、下沉式积水管; 501、第一下沉式积水管; 502、第二下沉式积水管; 6、积水斗; 7、滤网; 8、清水出水管; 9、清水取样管; 10、澄清水取样管; 11、回流取样管; 12、固定架; 13、上视镜; 14、中视镜; 15、下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具备观测水样功能的自来水处理设备,包括净水箱本体1,所述净水箱本体1底部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架2,所述净水箱本体1上端导入冲洗进水管3,所述冲洗进水管3上端导出于所述净水箱本体1外,所述冲洗进水管3下端竖立向下导入所述净水箱本体1内,所述冲洗进水管3下端连接有初滤水管4,所述初滤水管4下端连接有下沉式积水管5,所述下沉式积水管5分为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和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所述净水箱本体1底部端设有积水斗6,所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设于所述积水斗6上端,所述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导入所述积水斗6内,所述积水斗6内设有一层滤网7,所述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设置在所述滤网7上端,所述滤网7与所述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之间分离设置,所述积水斗6一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8,所述清水出水管8导出到所述净水箱本体1与一抽水泵装置连接,所述净水箱本体1一侧还设置清水取样管9、澄清水取样管10和回流取样管11,所述清水取样管9连接到所述净水箱本体1内部的冲洗进水管3上,所述澄清水取样管10连接到所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上,所述回流取样管11一端连接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一端连接到所述净水箱本体1内侧壁上,所述回流取样管11通过所述固定架12架设到所述积水斗6上端,所述回流取样管11下端浸入所述积水斗6内,所述净水箱本体1一侧还设有上视镜13、中视镜14和下视镜15。

另外,所述支撑脚架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净水箱本体1底部端,所述支撑脚架2另一端倾斜向外支出抵于地面上,所述净水箱本体1通过所述支撑脚架2架离于地面。

另外,所述清水取样管9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清水取样管9另一端连通连接到所述冲洗进水管3上。

另外,所述澄清水取样管10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澄清水取样管10另一端连通连接到所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上。

另外,所述上视镜13设于所述中视镜14上端,所述中视镜14设于所述下视镜15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净水箱本体1底部端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架2,支撑脚架2一端固定连接在净水箱本体1底部端,支撑脚架2另一端倾斜向外支出抵于地面上,净水箱本体1通过支撑脚架2架离于地面。

净水箱本体1上端导入冲洗进水管3,冲洗进水管3上端导出于净水箱本体1外,冲洗进水管3下端竖立向下导入净水箱本体1内,冲洗进水管3下端连接有初滤水管4,初滤水管4下端连接有下沉式积水管5,下沉式积水管5分为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和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净水箱本体1底部端设有积水斗6,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设于积水斗6上端,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导入积水斗6内,积水斗6内设有一层滤网7,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设置在滤网7上端,滤网7与第二下沉式积水管502之间分离设置,积水斗6一端连接有清水出水管8,清水出水管8导出到净水箱本体1与一抽水泵装置连接。

净水箱本体1一侧还设置清水取样管9、澄清水取样管10和回流取样管11,清水取样管9连接到净水箱本体1内部的冲洗进水管3上,清水取样管9一端封闭设置,清水取样管9另一端连通连接到冲洗进水管3上,澄清水取样管10连接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上,澄清水取样管10一端封闭设置,澄清水取样管10另一端连通连接到第一下沉式积水管501上,回流取样管11一端连接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一端连接到净水箱本体1内侧壁上,回流取样管11通过固定架12架设到积水斗6上端,回流取样管11下端浸入积水斗6内,净水箱本体1一侧还设有上视镜13、中视镜14和下视镜15,上视镜13设于中视镜14上端,中视镜14设于下视镜15上端。

净水箱本体1既能够导入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又能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抽取水样进行观测,以便在净化设备过渡使用后进行更换,自来水是通过冲洗进水管3直接进入净水箱本体1,自来水经过初滤水管4过滤后通过下沉式积水管5将水排入积水斗6,积水斗6能过滤掉水中大颗粒杂质,而清水出水管8将积水斗6上层清水抽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