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1619发布日期:2018-07-07 09: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



背景技术:

工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喷涂处理,工件喷涂就需要用到工件喷涂装置,常见的工件喷涂装置,结构复杂,工件喷涂效率低,在喷涂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增加了工件加工的成本,不利于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该新型喷涂除尘室中电机能够通过水泵和进水管将储水槽内的水输送到溢流水槽内,接着水通过溢流面和导水面进入回水槽,工件在喷涂过程中以导水面为背景,喷涂工件多余的油漆会进入导水面上流动的水中,有效降低了油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件喷涂效率,降低了工件的喷涂成本;电机能够带动风机从出风口向除尘室本体内送风,连杆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板,置物板方便物品的放置,适合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生产。总之,该新型喷涂除尘室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包括除尘室本体、导水面、电机、水泵和连杆,所述除尘室本体内设有导水面,所述导水面的底部设有回水槽,所述导水面的顶部设有溢流面,所述导水面的顶部侧面上对应溢流面固定有溢流水槽,所述导水面的底部侧面上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侧面上设有电机和水泵,所述水泵和溢流水槽之间设有进水管,所述电机能够通过水泵和进水管将储水槽内的水输送到溢流水槽内,所述除尘室本体的顶板设有电机、风机和出风口,所述电机能够带动风机从出风口向除尘室本体内送风,所述除尘室本体的顶板上设连杆滑动孔,所述连杆能够在连杆滑动孔内滑动,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有滑块,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该新型喷涂除尘室中电机能够通过水泵和进水管将储水槽内的水输送到溢流水槽内,接着水通过溢流面和导水面进入回水槽,工件在喷涂过程中以导水面为背景,喷涂工件多余的油漆会进入导水面上流动的水中,有效降低了油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件喷涂效率,降低了工件的喷涂成本;电机能够带动风机从出风口向除尘室本体内送风,连杆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板,置物板方便物品的放置,适合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生产。总之,该新型喷涂除尘室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除尘室本体;2、导水面;3、回水槽;4、踏板;5、溢流水槽;6、储水槽;7、溢流面;8、电机;9、水泵;10、进水管;11、电机;12、风机;13、出风口;14、滑块;15、连杆滑动孔;16、连杆;17、置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包括除尘室本体1、导水面2、电机8、水泵9和连杆16,所述除尘室本体1内设有导水面2,所述导水面2的底部设有回水槽3,所述导水面2的顶部设有溢流面7,所述导水面2的顶部侧面上对应溢流面7固定有溢流水槽5,所述导水面2的底部侧面上设有储水槽6,所述储水槽6的侧面上设有电机8和水泵9,所述水泵9和溢流水槽5之间设有进水管10,所述电机8能够通过水泵9和进水管10将储水槽6内的水输送到溢流水槽5内,所述除尘室本体1的顶板设有电机11、风机12和出风口13,所述电机11能够带动风机12从出风口13向除尘室本体1内送风,所述除尘室本体1的顶板上设连杆滑动孔15,所述连杆16能够在连杆滑动孔15内滑动,所述连杆16的顶部固定有滑块14,所述连杆16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板17。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喷涂除尘室,该新型喷涂除尘室中电机能够通过水泵和进水管将储水槽内的水输送到溢流水槽内,接着水通过溢流面和导水面进入回水槽,工件在喷涂过程中以导水面为背景,喷涂工件多余的油漆会进入导水面上流动的水中,有效降低了油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件喷涂效率,降低了工件的喷涂成本;电机能够带动风机从出风口向除尘室本体内送风,连杆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板,置物板方便物品的放置,适合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生产。总之,该新型喷涂除尘室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