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217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泥机。



背景技术:

刮泥机是一种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现有的刮泥机通常具有驱动装置、主轴和刮板,主轴固定连接于刮板,驱动装置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刮板沿着主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在刮板的推动下,沉淀于池底的污泥缓慢的沿着池底流向集泥槽中,并通过排泥管排出。但是,在搅拌沉淀池时,刮板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会使沉淀池内的污泥沉淀不均匀,从而使污泥层抬高,进而导致在排出上清液时,污泥可能会随着上清液一起排出,提高了上清液的浑浊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刮泥机,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污泥在沉淀池内沉淀均匀的刮泥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刮泥机,包括:

驱动部;

主轴,主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沉淀池的池底,第二端穿过沉淀池的顶部,并且连接于驱动部,驱动部用于驱动主轴沿其轴向方向转动;

刮板,刮板设置在沉淀池内,刮板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一刮板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于主轴,另一端朝向沉淀池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刮板设置在沉淀池的池底,在第二刮板的一端设置异向驱动部,异向驱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用于驱动第二刮板朝向与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优选地,异向驱动部包括中心齿轮、环齿轮和辅助齿轮,主轴穿过中心齿轮的轴线,并且固定连接于中心齿轮,辅助齿轮与中心齿轮相互啮合,环齿轮包括圆环和多个凸齿,多个凸齿设置在圆环的内侧,辅助齿轮与环齿轮的多个凸齿相互啮合,圆环的外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用于驱动第二刮板朝向与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优选地,异向驱动部还包括支撑座、支撑轴和轴承,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圆环,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圆环的顶部,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圆环的底部,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支撑轴固定连接于辅助齿轮,并且穿过辅助齿轮的轴线,用于支撑辅助齿轮,轴承设置在第二支撑座的下部,轴承包括内环、外环和多个钢珠,多个钢珠设置在内环和外环之间,主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撑座、中心齿轮、第二支撑座和内环,并且固定连接于内环,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外环。

优选地,辅助齿轮和支撑轴为多个,多个辅助齿轮均匀设置在中心齿轮和圆环之间,并且分别与中心齿轮和圆环相互啮合,每个支撑轴与每个辅助齿轮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支撑每个辅助齿轮。

优选地,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轴,用于支撑第一刮板,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用于支撑第二刮板。

优选地,支撑轴承,支撑轴承包括支撑内环、支撑外环和多个支撑球,多个支撑球设置在支撑内环和支撑外环之间,支撑内环固定连接于主轴,支撑外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

优选地,毛刷,毛刷设置在刮板上,用于刮刷沉淀池的污泥。

优选地,毛刷包括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第一毛刷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的另一端,用于刮刷沉淀池的内壁上的污泥,第二毛刷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用于刮刷沉淀池的底部的污泥。

优选地,减速机,减速机设置在驱动部和主轴之间,用于控制主轴的转动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驱动部的作用是驱动主轴绕其轴线进行转动;主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沉淀池的池底,第二端穿过沉淀池的顶部,并且连接于驱动部,驱动部用于驱动主轴沿其轴向方向转动;刮板设置在沉淀池内,刮板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第一刮板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于主轴,另一端朝向沉淀池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刮板设置在沉淀池的池底,在第二刮板的一端设置异向驱动部,异向驱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用于驱动第二刮板朝向与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对于现有技术,主轴固定连接于刮板,驱动装置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刮板沿着主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在刮板的推动下,沉淀于池底的污泥缓慢的沿着池底流向集泥槽中,并通过排泥管排出,在搅拌沉淀池时,刮板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会使沉淀池内的污泥沉淀不均匀,从而使污泥层抬高,进而导致在排出上清液时,污泥可能会随着上清液一起排出,提高了上清液的浑浊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轴的自转带动第一刮板绕着主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通过异向驱动部改变第二刮板的转动方向,使第二刮板朝向与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沉淀池内的污泥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转动后,沉淀池内的污泥沉淀更均匀,进而达到了降低上清液的混浊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刮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向驱动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刮泥机,包括:驱动部1;主轴2,主轴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转动连接于沉淀池9的池底,第二端22穿过沉淀池9的顶部,并且连接于驱动部1,驱动部1用于驱动主轴2沿其轴向方向转动;刮板3,刮板3设置在沉淀池9内,刮板3包括第一刮板31和第二刮板32,第一刮板31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于主轴2,另一端朝向沉淀池9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刮板32设置在沉淀池9的池底,在第二刮板32的一端设置异向驱动部4,异向驱动部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驱动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驱动部1的作用是驱动主轴2绕其轴线进行转动;主轴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转动连接于沉淀池9的池底,第二端22穿过沉淀池9的顶部,并且连接于驱动部1,驱动部1用于驱动主轴2沿其轴向方向转动;刮板3设置在沉淀池9内,刮板3包括第一刮板31和第二刮板32,第一刮板31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于主轴2,另一端朝向沉淀池9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刮板32设置在沉淀池9的池底,在第二刮板32的一端设置异向驱动部4,异向驱动部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驱动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相对于现有技术,主轴2固定连接于刮板3,驱动装置驱动主轴2转动,主轴2带动刮板3沿着主轴2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在刮板3的推动下,沉淀于池底的污泥缓慢的沿着池底流向集泥槽中,并通过排泥管排出,在搅拌沉淀池9时,刮板3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会使沉淀池9内的污泥沉淀不均匀,从而使污泥层抬高,进而导致在排出上清液时,污泥可能会随着上清液一起排出,提高了上清液的浑浊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轴2的自转带动第一刮板31绕着主轴2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通过异向驱动部4改变第二刮板32的转动方向,使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沉淀池9内的污泥在第一刮板31和第二刮板32转动后,沉淀池9内的污泥沉淀更均匀,进而达到了降低上清液的混浊度的技术效果。

上述驱动部1的作用是驱动主轴2绕其轴线进行转动,驱动部1可以采用传统的减速机,也可以采用传统的电机或者其他驱动设备,只要能够驱动主轴2绕其轴线转动即可;主轴2的作用是带动刮板3转动,主轴2可以是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主轴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转动连接于沉淀池9的池底,第二端22穿过沉淀池9的顶部,并且连接于驱动部1,驱动部1用于驱动主轴2沿其轴向方向转动;刮板3的作用是使污泥与沉淀池9分离,再将污泥推送至沉淀池9的集泥槽中,并且,在污水进入沉淀池9后,需要使用刮板3对沉淀池9内的污水进行搅拌,刮板3设置在沉淀池9内,刮板3包括第一刮板31和第二刮板32,第一刮板31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于主轴2,另一端朝向沉淀池9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第二刮板32设置在沉淀池9的池底,在第二刮板32的一端设置异向驱动部4,异向驱动部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驱动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通过通过主轴2的自转带动第一刮板31绕着主轴2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通过异向驱动部4改变第二刮板32的转动方向,使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沉淀池9内的污泥在第一刮板31和第二刮板32转动后,沉淀池9内的污泥沉淀更均匀,进而达到了降低上清液的混浊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异向驱动部4包括中心齿轮41、环齿轮42和辅助齿轮43,主轴2穿过中心齿轮41的轴线,并且固定连接于中心齿轮41,辅助齿轮43与中心齿轮41相互啮合,环齿轮42包括圆环421和多个凸齿422,多个凸齿422设置在圆环421的内侧,辅助齿轮43与环齿轮42的多个凸齿422相互啮合,圆环421的外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驱动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异向驱动部4,异向驱动部4包括中心齿轮41、环齿轮42和辅助齿轮43,主轴2穿过中心齿轮41的轴线,并且固定连接于中心齿轮41,辅助齿轮43与中心齿轮41相互啮合,环齿轮42包括圆环421多个凸齿422,多个凸齿422设置在圆环421的内侧,辅助齿轮43与环齿轮42的多个凸齿422相互啮合,圆环421的外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驱动第二刮板32朝向与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也就是说,中心齿轮41的转动方向和主轴2的转动方向相同,辅助齿轮43先与中心齿轮41相互啮合,同时再与环齿轮42上的多个凸齿422相互啮合,当主轴2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时,辅助齿轮43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环齿轮42上的多个凸齿422与辅助齿轮43相互啮合,使得环齿轮42的圆环421也是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第一刮板31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旋转,第二刮板32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使沉淀池9内的污泥在第一刮板31和第二刮板32转动后,沉淀池9内的污泥沉淀更均匀,进一步达到了降低上清液的混浊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异向驱动部4还包括支撑座、支撑轴45和轴承46,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圆环421,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第一支撑座441固定连接于圆环421的顶部,第二支撑座442固定连接于圆环421的底部,支撑轴4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支撑轴45固定连接于辅助齿轮43,并且穿过辅助齿轮43的轴线,用于支撑辅助齿轮43,轴承46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42的下部,轴承46包括内环461、外环462和多个钢珠463,多个钢珠463设置在内环461和外环462之间,主轴2依次穿过第一支撑座441、中心齿轮41、第二支撑座442和内环461,并且固定连接于内环461,第二支撑座442固定连接于外环46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异向驱动部4,异向驱动部4还包括支撑座、支撑轴45和轴承46,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圆环421,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第一支撑座441固定连接于圆环421的顶部,第二支撑座442固定连接于圆环421的底部,支撑轴4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支撑轴45固定连接于辅助齿轮43,并且穿过辅助齿轮43的轴线,用于支撑辅助齿轮43,轴承46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42的下部,轴承46包括内环461、外环462和多个钢珠463,多个钢珠463设置在内环461和外环462之间,主轴2依次穿过第一支撑座441、中心齿轮41、第二支撑座442和内环461,并且固定连接于内环461,第二支撑座442固定连接于外环462,也就是说,第一支撑座441、第二支撑座442和支撑轴45相互配合,提高辅助齿轮43的稳定性,支撑轴4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可以在支撑轴45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钢球,分别在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上固定连接一个凹槽,钢球放置在凹槽中,使钢球能够在凹槽内滑动,当辅助齿轮43绕其轴线转动时,钢球也能够绕辅助齿轮43的轴线转动,并且,第一支撑座441和第二支撑座442还能够起到支撑辅助齿轮43的作用,轴承46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42的下部,轴承46的作用是支撑环齿轮42,轴承46包括内环461、外环462和多个钢珠463,多个钢珠463设置在内环461和外环462之间,主轴2依次穿过第一支撑座441、中心齿轮41、第二支撑座442和内环461,并且固定连接于内环461,第二支撑座442固定连接于外环462,从而提高环齿轮42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整个异向驱动部4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辅助齿轮43和支撑轴45为多个,多个辅助齿轮43均匀设置在中心齿轮41和圆环421之间,并且分别与中心齿轮41和圆环421相互啮合,每个支撑轴45与每个辅助齿轮43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支撑每个辅助齿轮43。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异向驱动部4,辅助齿轮43和支撑轴45为多个,多个辅助齿轮43均匀设置在中心齿轮41和圆环421之间,并且分别与中心齿轮41和圆环421相互啮合,每个支撑轴45与每个辅助齿轮43一一对应连接,用于支撑每个辅助齿轮43,也就是说,在环齿轮42和中心齿轮41之间设置多个辅助齿轮43,提高环齿轮42、中心齿轮41和辅助齿轮43之间的稳定性,每个支撑轴45上固定连接一个辅助齿轮43,每个支撑轴45能够支撑与之相对应的辅助齿轮43,进而达到提高每个辅助齿轮43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81和第二支撑架82,第一支撑架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轴2,用于支撑第一刮板31,第二支撑架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2,用于支撑第二刮板32。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支撑架,支撑架的作用是支撑刮板3,由于刮板3的长度由沉淀池9的直径决定,刮板3的长度如果太长,容易导致刮板3断裂,通过在刮板3上设置支撑架,进而达到提高刮板3的强度的技术效果,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81和第二支撑架82,第一支撑架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轴2,用于支撑第一刮板31,第一支撑架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轴2,也就是说,主轴2在转动的同时,还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架81转动,第二支撑架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2,用于支撑第二刮板32,由于第二刮板32和主轴2的转动方向不同,第二支撑架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轴2,使主轴2在转动时,不会影响第二刮板32的转动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支撑轴承5,支撑轴承5包括支撑内环、支撑外环和多个支撑球,多个支撑球设置在支撑内环和支撑外环之间,支撑内环固定连接于主轴2,支撑外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架82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支撑轴承5,支撑轴承5的作用是支撑第二刮板32,支撑轴承5包括支撑内环、支撑外环和多个支撑球,多个支撑球设置在支撑内环和支撑外环之间,支撑内环固定连接于主轴2,支撑外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架82的另一端,使主轴2在转动时,不会影响第二刮板32的转动方向,同时,支撑轴承5还能够提高第二支撑架82的强度。

进一步的,增加了毛刷,毛刷设置在刮板3上,用于刮刷沉淀池9的污泥。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毛刷,毛刷的作用是进一步清理沉淀池9的内壁上的污泥,毛刷设置在刮板3上,当刮板3转动时,会带动毛刷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达到清理沉淀池9的内壁上的污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毛刷包括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第一毛刷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31的另一端,用于刮刷沉淀池9的内壁上的污泥,第二毛刷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刮刷沉淀池9的底部的污泥。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毛刷,毛刷包括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第一毛刷固定连接于第一刮板31的另一端,用于刮刷沉淀池9的内壁上的污泥,第二毛刷固定连接于第二刮板32,用于刮刷沉淀池9的底部的污泥,也就是说,第一毛刷的作用是清理沉淀池9的侧壁上的污泥,第二毛刷的作用是清理沉淀池9的池底的污泥,特别是沉淀池9的侧壁和池底的连接处的污泥处于死角位置,第二毛刷的端部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对死角位置的污泥进行有效的清理,进而达到有效清理污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减速机设置在驱动部1和主轴2之间,用于控制主轴2的转动速度。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减速机,减速机的作用是控制主轴2的转动速度,传统的驱动部1的转动速度无法调节,在驱动部1和主轴2之间设置减速机,可以方便调节主轴2的转动速度,进而达到控制刮板3的转动速度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