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1748发布日期:2018-07-07 09:5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母片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



背景技术:

云母纸是以白云母为原料,经热化学或水力剥分破碎成浆抄纸,再经分切成连续卷筒纸或单张纸,云母纸在众多的工业、家用电器被大量的用作绝缘纸板等产品。单张的云母纸厚度在0.2mm左右,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绝缘纸板厚度一般为1-5mm,因此,在利用云母纸制造绝缘纸板的制造工艺中一般需要通过将多层单张的云母纸片不断地叠合粘接以形成需要厚度的绝缘纸板;多层单张云母纸片叠合时需要在云母纸片的表面粘附胶粘剂,以便叠合时相邻两单张云母纸片相互粘接固定;传统的云母纸片一般通过手工粘附胶粘剂至单张云母纸片上,操作效率低下,胶粘剂涂覆不均匀;且由于单张云母纸片的上下侧面均需涂覆胶粘剂,采用手工操作时还需翻转云母纸片,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压纸辊下沉至胶粘剂盒内结构,云母纸经拉纸辊向前拉动时,经压纸辊浸入至胶粘剂盒内的胶粘剂内,同时实现了对云母纸上下侧面自动涂覆胶水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胶粘剂涂覆效率及涂覆质量的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卷纸辊、胶粘剂盒、压纸辊、张紧辊及拉纸辊,其中,上述第一支架包括二个,两第一支架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一支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上述第二支架包括二个,两第二支架分别连接固定于两第一支架的一侧;上述卷纸辊可转动地连接于两第二支架之间,卷纸辊上卷绕有待涂胶粘剂的云母纸;上述胶粘剂盒固定设置于两第一支架之间,胶粘剂盒内盛放有胶粘剂,且胶粘剂盒的顶部开口;上述压纸辊可转动地设置于胶粘剂盒内;上述张紧辊及拉纸辊由上至下依次可转动地设置于两第一支架之间,且位于胶粘剂盒的上方;云母纸伸入压纸辊下方,云母纸经压纸辊压入胶粘剂盒内,以便使胶粘剂盒内的胶粘剂涂覆在云母纸上,云母纸向上延伸依次穿过张紧辊及拉纸辊,经张紧辊张紧,并经拉纸辊向外拉出。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架为U型结构,第一支架倒扣放置于水平面上,第二支架为L型结构,第二支架连接固定于第一支架的左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架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有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第一支架的左右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胶粘剂盒设置于两第一支杆之间,且胶粘剂盒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第一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卷纸辊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两第二支架上;压纸辊及张紧辊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上;上述拉纸辊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转轴、轴承及连接块,其中,上述转轴连接于上述卷纸辊、压纸辊、张紧辊及拉纸辊的前后两端;上述轴承设置于上述第二支架、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一支架上;上述连接块分别连接于轴承的左右两侧,且连接块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支架、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及第一支架上,以便固定轴承,转轴插入轴承内,以便支撑上述卷纸辊、压纸辊、张紧辊及拉纸辊,并使卷纸辊、压纸辊、张紧辊及拉纸辊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压纸辊前后两端的转轴分别穿过胶粘剂盒的前后侧壁插入轴承内,且转轴与胶粘剂盒之间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拉纸辊一端的转轴与外设的电机连接,该外设的电机通过转轴驱动拉纸辊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采用压纸辊下沉至胶粘剂盒内结构,云母纸经拉纸辊向前拉动时,经压纸辊浸入至胶粘剂盒内的胶粘剂内,同时实现了对云母纸上下侧面自动涂覆胶水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胶粘剂涂覆效率的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配合设计,通过第一支架支撑卷纸辊,通过第二支架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固定拉纸辊、压纸辊及张紧辊,卷纸辊、拉纸辊及压纸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轴承则通过连接于其左右两侧的连接块固定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上,形成整体的传动支撑结构,整个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空间占用率低;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在两第一支杆之间设置有顶部为开放面的胶粘剂盒,且将上述压纸辊下沉至胶粘剂盒内,压纸辊的两端分别贯穿胶粘剂盒的前后侧壁与轴承连接,实际操作时将胶粘剂盒内的胶粘剂高度控制在不超过压纸辊转轴下部处,以防止胶粘剂从转轴与胶粘剂盒侧壁之间的间隙漏出;由于压纸辊的直径远大于转轴直径,因此当云母纸从压纸辊下部穿过时,云母纸浸入在胶粘剂内,当云母纸经拉纸辊拉动向前运动时,实现了对云母纸上下侧面同时涂覆胶粘剂,且云母纸表面胶粘剂涂覆均匀,涂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卷纸辊3、胶粘剂盒5、压纸辊6、张紧辊8及拉纸辊9,其中,上述第一支架1包括二个,两第一支架1平行间隔设置,两第一支架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上述第二支架2包括二个,两第二支架2分别连接固定于两第一支架1的一侧;上述卷纸辊3可转动地连接于两第二支架2之间,卷纸辊3上卷绕有待涂胶粘剂的云母纸;上述胶粘剂盒5固定设置于两第一支架1之间,胶粘剂盒5内盛放有胶粘剂,且胶粘剂盒5的顶部开口;上述压纸辊6可转动地设置于胶粘剂盒5内;上述张紧辊8及拉纸辊9由上至下依次可转动地设置于两第一支架1之间,且位于胶粘剂盒5的上方;云母纸伸入压纸辊6下方,云母纸经压纸辊6压入胶粘剂盒5内,以便使胶粘剂盒5内的胶粘剂涂覆在云母纸上,云母纸向上延伸依次穿过张紧辊8及拉纸辊9,经张紧辊8张紧,并经拉纸辊9向外拉出。

第一支架1为U型结构,第一支架1倒扣放置于水平面上,第二支架2为L型结构,第二支架2连接固定于第一支架1的左侧壁上。

第一支架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有第一支杆4及第二支杆7,第一支杆4及第二支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第一支架1的左右内侧壁上。

胶粘剂盒5设置于两第一支杆4之间,且胶粘剂盒5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第一支杆4的侧壁固定连接。

卷纸辊3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两第二支架2上;压纸辊6及张紧辊8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杆4及第二支杆7上;上述拉纸辊9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架1上。

转动组件包括转轴10、轴承11及连接块12,其中,上述转轴10连接于上述卷纸辊3、压纸辊6、张紧辊8及拉纸辊9的前后两端;上述轴承11设置于上述第二支架2、第一支杆4、第二支杆7及第一支架1上;上述连接块12分别连接于轴承11的左右两侧,且连接块12分别通过螺钉13固定于第二支架2、第一支杆4、第二支杆7及第一支架1上,以便固定轴承11,转轴10插入轴承11内,以便支撑上述卷纸辊3、压纸辊6、张紧辊8及拉纸辊9,并使卷纸辊3、压纸辊6、张紧辊8及拉纸辊9自由转动。

压纸辊6前后两端的转轴10分别穿过胶粘剂盒5的前后侧壁插入轴承11内,且转轴10与胶粘剂盒5之间自由转动。

拉纸辊9一端的转轴10与外设的电机连接,该外设的电机通过转轴10驱动拉纸辊9旋转运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压纸辊下沉至胶粘剂盒内结构,云母纸经拉纸辊向前拉动时,经压纸辊浸入至胶粘剂盒内的胶粘剂内,同时实现了对云母纸上下侧面自动涂覆胶水的功能,操作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胶粘剂涂覆效率的云母纸涂胶粘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配合设计,通过第一支架支撑卷纸辊,通过第二支架及连接于其上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固定拉纸辊、压纸辊及张紧辊,卷纸辊、拉纸辊及压纸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轴承则通过连接于其左右两侧的连接块固定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上,形成整体的传动支撑结构,整个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空间占用率低;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在两第一支杆之间设置有顶部为开放面的胶粘剂盒,且将上述压纸辊下沉至胶粘剂盒内,压纸辊的两端分别贯穿胶粘剂盒的前后侧壁与轴承连接,实际操作时将胶粘剂盒内的胶粘剂高度控制在不超过压纸辊转轴下部处,以防止胶粘剂从转轴与胶粘剂盒侧壁之间的间隙漏出;由于压纸辊的直径远大于转轴直径,因此当云母纸从压纸辊下部穿过时,云母纸浸入在胶粘剂内,当云母纸经拉纸辊拉动向前运动时,实现了对云母纸上下侧面同时涂覆胶粘剂,且云母纸表面胶粘剂涂覆均匀,涂覆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