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间距的点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4708发布日期:2019-01-08 20: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间距的点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视背光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间距的点胶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的装配环节,背光板上需要安装灯条,灯条是通过胶水粘接在背光板上。现有的灯条自动点胶机中,有两组点胶机构,每组点胶机构有12个点胶头。每个点胶头之间的间距x需要根据不同电视机产品而自动调节。

现有技术中,每个点胶头的背后安装一个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轴端各一个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控制每个步进电机的转动,来实现点胶头间距x的调节。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当最小间距x小于步进电机的机座尺寸(42mm)时,便不能满足功能要求;2、成本高,每台设备上要用到24台步进电机;3、控制过程复杂,调节间距时,每个点胶头移动的距离都不一样,要分别计算出每台步进电机的转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控制简单的可调间距点胶机构。

本技术涉及可调间距的点胶机构,用于电视背板灯条的点胶操作,包括:n个连杆组件,其中n大于等于2,每个连杆组件包括滑动部和与滑动部连接的两个连杆;第一滑轨组件,对连杆组件进行支撑和横向滑动导向;n+1个点胶组件,其中第1个点胶组件与第1个连杆组件的外侧连杆活动连接,其中第n+1个点胶组件与第n个连杆组件的外侧连杆活动连接,每相邻两个连杆组件的相邻连杆分别活动连接同1个点胶组件,n+1个点胶组件在连杆的约束下横向间距相等。

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由于连杆组件保证了点胶组件横向间距相等,因此改变间距非常简单,改变了每个连杆组件需要一个电机控制的状况,节约了成本,同时间距最小值也可达到30mm。

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优选地,点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和点胶阀,连接件与连杆连接。

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滑轨组件和第三滑轨组件,第二滑轨组件对连接件进行支撑和横向滑动导向,第一滑轨组件可纵向滑动地安装在第三滑轨组件上。

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第二滑轨组件可对点胶组件进行横向的支撑限位,而第三滑轨组件则在纵向对安装在第一滑轨组件上的连杆组件进行滑动限位。

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优选地,第二滑轨组件包括平行分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轨和下滑轨分别对n+1个点胶组件进行上部、下部支撑和横向滑动导向。

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优选地,n为奇数,第(n+1)/2个连杆组件固定在第一滑轨组件上。

此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优选地,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连杆组件相互运动到指定的间距。

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点胶机构中,使用一套驱动组件就可实现点胶组件间距的自动调整,进一步节省了成本,简化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可调间距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01、02点胶机构,10连杆组件,20第一滑轨组件,30第二滑轨组件,40、41点胶组件,50第三滑轨组件,60电机,70齿轮,80齿条,90底板,10a滑动部,10b连杆,30a上滑轨,30b下滑轨,41a连接件,41b点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点胶机构01包括12个点胶组件40,每个点胶组件40连接安装有电机60,以及起传动作用的齿轮70和齿条80。点胶组件40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时,需要控制电机60带动相应的点胶组件40移动相应的位置。可见成本比较高,控制也不方便。

图2示出了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可调间距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调间距的点胶机构02包括11个连杆组件10、第一滑轨组件20、第二滑轨组件30、12个点胶组件41、第三滑轨组件50、驱动组件(图未示)和底板90。第二滑轨组件30、第三滑轨组件50和驱动组件都固定安装在底板90上。除了中间的第6连杆组件固定在第一滑轨组件20上以外,其余10个连杆组件10安装在第一滑轨组件20上可横向滑动。第一滑轨组件20安装在第三滑轨组件50上可纵向滑动。点胶组件41安装在第二滑轨组件30上可横向滑动,并与连杆组件10连接。驱动组件可驱动其余10个连杆组件10移动以同时改变12个点胶组件41两两之间横向的间距,且所有两两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施方式中,连杆组件10及点胶组件41的数量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置,若连杆组件10的数量为n,则点胶组件41的数量是n+1。

每个连杆组件10包括滑动部10a和两个连杆10b,连杆10b连接于滑动部10a上,滑动部10a与第一滑轨组件20连接,除了第6连杆组件10的滑动部10a固定在第一滑轨组件20上以外,其余的滑动部10a均可在第一滑轨组件20上横向滑动。

第二滑轨组件30进一步包括相互平行分置的上滑轨30a和下滑轨30b。

每个点胶组件4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件41a和点胶阀41b。其中第1个点胶组件41的连接件41a与第1个连杆组件10的外侧连杆10b活动连接,第12个点胶组件41的连接件41a与第11个连杆组件10的外侧连杆10b活动连接,中间每相邻两个连杆组件10的相邻连杆10b分别与同一个点胶组件41活动连接。由于连杆10b的约束,使得该12个点胶组件41的横向间距相等。每个点胶组件41的连接件41a都横向滑动支撑在上滑轨30a和下滑轨30b上。

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这里仅需要一个步进电机就可驱动,考虑到机构的刚性,驱动组件可采用一台步进电机加两根反向丝杆同时驱动两侧的连杆机构。驱动组件驱动可滑动的连杆组件10相对于固定的第6个连杆组件10移动以改变之间的间距,但点胶组件41之间的间距一直通过连杆机构保持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间距x的最小值可以达到30mm,而现有技术的最小值只能达到42mm;

2、成本低。现有技术要每组要用12台步进电机,而本实施方式只需要1台步进电机;

3、控制过程变得简单,现有技术需要分别控制12台步进电机的运动,而本实施方式只需控制一台步进电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间距的点胶机构,用于电视背板灯条的点胶操作,包括:n个连杆组件,其中n大于等于2,每个连杆组件包括滑动部和与滑动部连接的两个连杆;第一滑轨组件,对滑动部进行横向滑动支撑;n+1个点胶组件,其中第1个点胶组件与第1个连杆组件的外侧连杆活动连接,其中第n+1个点胶组件与第n个连杆组件的外侧连杆活动连接,每相邻两个连杆组件的相邻连杆分别活动连接同1个点胶组件,n+1个点胶组件的横向间距相等。由于连杆组件保证了点胶组件横向间距相等,因此改变间距非常简单,改变了每个连杆组件需要一个电机控制的状况,节约了成本,同时间距最小值也可达到30mm。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佩;陈孝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控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0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