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样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109发布日期:2019-02-12 23:0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水样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水样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时,需要进行水质分析检测,但是在水质分析检测的时候,由于浑浊水样对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干扰,测不出真实数据,往往需要过滤澄清液体,一般采用自然静置或普通过滤的方法获得。采用自然静置法需要的时间较长,常规过滤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少量澄清的液体,但若想获得较多的清液则需要耗时较长,采用抽滤法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清液,但是需要配备真空抽气机,野外实验存在电源及携带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样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方便携带,同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清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水样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组件和用于放置清液的放置器以及用于连接过滤组件和放置器的连接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过滤器和过滤膜;所述过滤器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过滤器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过滤膜位于第一空腔内且覆盖住第一出水口;

所述放置器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放置器上部设置有与第二空腔相贯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放置器内设置有用于盖住第二进水口的挡板,所述第二空腔内壁上设置有扭簧,扭簧一端与第二空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用于保持挡板盖住第二进水口;所述放置器内部被抽成负压环境;所述放置器侧壁上设置有抽气槽,所述抽气槽内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橡胶块;所述放置器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液流出的第二出水口,所述放置器上设置有用于挡住第二出水口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放置器滑移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支架和连接管,所述连接支架为空心结构,所述连接管套接于连接支架内,所述连接支架一端与过滤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水口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关于第一出水口的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每个第一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水流出过滤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限位块,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凹槽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部分延伸出第一凹槽,所述限位块背离第一弹簧的一侧设置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向背离第一进水口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保持限位块与另一个限位块相抵触;所述连接支架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设置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向靠近第一进水口的方向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架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块嵌入的第二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背离第一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位于第一滑槽内且部分延伸出第一滑槽;当第一拉杆沿与第一凹槽平行方向移动时,带动限位块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支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架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第二凹槽背离第二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放置器和连接支架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进水口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固定组件位于第四凹槽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二弹簧、柱体和半球体;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四凹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柱体固体连接;所述半球体位于柱体背离第二弹簧的一侧且与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半球体延伸出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弹簧用于保持半球体露出第四凹槽;所述连接支架朝向第二进水口的一端设置为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向靠近第二进水口的方向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凹槽背离第二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柱体上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位于第二滑槽内且部分延伸出第二滑槽;当第二拉杆沿与第四凹槽平行方向移动时,带动柱体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支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器靠近过滤器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放置器铰接;所述过滤器朝向放置器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块插入的插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器上还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进水口的塞子,所述塞子与放置器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抽气槽,抽气槽内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橡胶块,在去指定场所测试水样之前,测试人员先进行预备工作,即先用针管或者其他设备插入放置器的密封橡胶块中进行抽气,使得放置器内部被抽成负压环境,这有利于节省检测时间;然后再前方指定场所;本发明中;到了指定场所,检测人员采集水样,水样收集好后搭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将连接支架一端插入第一出水口内,从而与过滤器相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二进水口中,随着连接支架的不断插入,连接支架会与挡板相抵触;在力的作用下,扭簧会发生形变,使得挡板不再盖住第二进水口,直至连接支架插入第二放置器的第二空腔内;为了提高气密性,本发明中扭簧在套有橡胶制成的密封件,同时连接支架与第二进水口的内径相同;装置搭建好后,立即将采集到的浑浊水样放入到过滤器的第一空腔内,由于事先已经将放置器内部压强抽成负压状态;在压强的作用下,浑浊水样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过滤膜,然后再通过连接管,最终进入到放置器的第二空腔内,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较低;通过过滤膜的过滤作用,使得进入放置器内的液体最终为澄清液体;水样过滤结束后,将位于第二出水口内的挡块拔出,然后用针筒抽取澄清水样,进行后续的检测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在第二出水口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制成的密封片;整个抽滤过程十分简单,方便,所需时间较短;本发明中过滤器、放置器和连接支架均可独自生产制造、携带方便;此外当其中一种器械出现破损时,无需更换其他两种器械,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取出塞子后的放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含有塞子的放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过滤组件;11、过滤器;111、第一空腔;112、第一进水口;113、第一出水口;114、第一凹槽;115、第一滑槽;116、插槽;12、过滤膜;2、放置器;21、第二空腔;22、第二进水口;221、挡板;222、扭簧;223、第四凹槽;224、第二滑槽;23、抽气槽;24、密封橡胶块;25、第二出水口;26、挡块;261、密封片;27、支撑块;28、塞子;3、连接组件;31、连接支架;32、连接管;33、第二斜面;34、第二凹槽;35、第三凹槽;36、第三斜面;4、限位组件;41、第一弹簧;42、限位块;421、第一拉杆;43、第一斜面;5、固定组件;51、第二弹簧;52、柱体;521、第二拉杆;53、半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水样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组件1和用于放置清液的放置器2以及用于连接过滤组件1和放置器2的连接组件3;所述过滤组件1包括有过滤器11和过滤膜12;所述过滤器11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11,所述过滤器11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12,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13,所述第一进水口112和第一出水口113通过第一空腔111相连通,所述过滤膜12位于第一空腔111内且覆盖住第一出水口113;

所述放置器2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21,所述放置器2上部设置有与第二空腔21相贯通的第二进水口22;所述放置器2内设置有用于盖住第二进水口22的挡板221,所述第二空腔21内壁上设置有扭簧222,扭簧222一端与第二空腔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板221固定连接,所述扭簧222用于保持挡板221盖住第二进水口22;所述放置器2内部被抽成负压环境;所述放置器2侧壁上设置有抽气槽23,所述抽气槽23内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橡胶块24;所述放置器2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液流出的第二出水口25,所述放置器2上设置有用于挡住第二出水口25的挡块26,所述挡块26与放置器2滑移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有连接支架31和连接管32,所述连接支架31为空心结构,所述连接管32套接于连接支架31内,所述连接支架31一端与过滤器11相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器2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去指定场所测试水样之前,测试人员先进行预备工作,即先用针管或者其他设备插入放置器2的密封橡胶块24中进行抽气,使得放置器2内部被抽成负压环境,这有利于节省检测时间;然后再前方指定场所;本发明中;到了指定场所,检测人员采集水样,水样收集好后搭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将连接支架31一端插入第一出水口113内,从而与过滤器11相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二进水口22中,随着连接支架31的不断插入,连接支架31会与挡板221相抵触;在力的作用下,扭簧222会发生形变,使得挡板221不再盖住第二进水口22,直至连接支架31插入第二放置器2的第二空腔21内;为了提高气密性,本发明中扭簧222在套有橡胶制成的密封件,同时连接支架31与第二进水口22的内径相同;装置搭建好后,立即将采集到的浑浊水样放入到过滤器11的第一空腔111内,由于事先已经将放置器2内部压强抽成负压状态;在压强的作用下,浑浊水样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过滤膜12,然后再通过连接管32,最终进入到放置器2的第二空腔21内,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较低;通过过滤膜12的过滤作用,使得进入放置器2内的液体最终为澄清液体;水样过滤结束后,将位于第二出水口25内的挡块26拔出,然后用针筒抽取澄清水样,进行后续的检测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在第二出水口25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制成的密封片261;整个抽滤过程十分简单,方便,所需时间较短;本发明中过滤器11、放置器2和连接支架31均可独自生产制造、携带方便;此外当其中一种器械出现破损时,无需更换其他两种器械,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水口113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114,两个第一凹槽114关于第一出水口113的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每个第一凹槽114内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水流出过滤器11的限位组件4;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弹簧41和限位块42,所述第一弹簧41一端与第一凹槽114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4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42部分延伸出第一凹槽114,所述限位块42背离第一弹簧41的一侧设置为第一斜面43,所述第一斜面43向背离第一进水口112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弹簧41用于保持限位块42与另一个限位块42相抵触;所述连接支架31靠近第一出水口113的一端设置为第二斜面33,所述第二斜面33向靠近第一进水口112的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浑浊水样通过过滤器11的第一进水口112进入到第一空腔111后,由于两个限位块42之间相互抵触,从而将第一出水口113堵住;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浑水水样就无法通过第二出水口25而流到其他环境中;这使得本发明中的过滤器11不只是过滤器11,也可作为收集浑浊水样的容器,在户外的时间就不需要携带额外的收集容器,节约了空间,很实用;同时在连接支架31在插入第一出水口113时,随着逐渐插入,连接支架31会与限位块42相抵触,从而对限位块42产生压力作用,第一弹簧41也因受到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然后限位块42就会进入到限位槽内,这样连接支架31就能够不断得插入,不会影响水样的过滤;通过将连接支架31靠近第一出水口113的一端设置为第二斜面33,在连接支架31与限位块42相抵触时,即第一斜面43与第二斜面33相抵触,相比于平面,斜面更容易对限位块42施力,使得限位块42更容易进入到限位槽中,安装更加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支架31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块42嵌入的第二凹槽3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支架31上设置第二凹槽34,随着连接支架31不断插入第一出水口113内,最终限位块42会插入第二凹槽34内,使得连接支架31与过滤器11相固定,不再发生相对移动,利于后续的过滤,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114背离第一空腔1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5,所述限位块42上设置有第一拉杆421,所述第一拉杆421位于第一滑槽115内且部分延伸出第一滑槽115;当第一拉杆421沿与第一凹槽114平行方向移动时,带动限位块42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支架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结束或者需要更换过滤器11时,通过沿着与第一凹槽114平行的方向拉动第一拉杆421,在第一拉杆421的带动下,限位块42就会完全进入到限位槽内,这样就可以将连接支架31与过滤器11相分离,非常方便实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支架31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35,所述第三凹槽35位于第二凹槽34背离第二斜面33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22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放置器2和连接支架31的固定组件5;所述第二进水口22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223,所述固定组件5位于第四凹槽223内;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有第二弹簧51、柱体52和半球体53;所述第二弹簧51一端与第四凹槽22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柱体52固体连接;所述半球体53位于柱体52背离第二弹簧51的一侧且与柱体52固定连接,所述半球体53延伸出第四凹槽223;所述第二弹簧51用于保持半球体53露出第四凹槽223;所述连接支架31朝向第二进水口22的一端设置为第三斜面36,所述第三斜面36向靠近第二进水口22的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支架31插入第一进水口112时,随着不断得插入,连接支架31会先与露出第四凹槽223的半球体53相抵触,从而对半球体53产生压力,第二弹簧51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半球体53就会进入到第四凹槽223内,这样连接支架31就能够继续插入;当连接支架31移动一定距离后,由于在连接支架31上设置有第三凹槽35,半球体53就不会再与连接支架31外壁相抵触,连接支架31对半球体53也没有压力作用,这样第二弹簧51就会回复形变,半球体53在第二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就会进入到第三凹槽35内,从而使得连接支架31与放置器2相固定,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利于过滤的进行;通过将连接支架31朝向第二进水口22的一端设置为第三斜面36,在连接支架31与半球体53相抵触时,即第三斜面36与半球体53相抵触,相比于平面,斜面更容易对半球体53施力,使得半球体53更容易进入到第四凹槽223内,便于连接支架31的插入。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四凹槽223背离第二空腔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224,所述柱体52上设置有第二拉杆521,所述第二拉杆521位于第二滑槽224内且部分延伸出第二滑槽224;当第二拉杆521沿与第四凹槽223平行方向移动时,带动柱体52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支架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结束或者需要更换放置器2时,通过沿着与第四凹槽223平行的方向拉动第二拉杆521,在第二拉杆521的带动下,半球体53就会完全进入到第四凹槽223内,这样就可以将连接支架31与放置器2相分离,非常方便实用。

所述放置器2靠近过滤器11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块27,所述支撑块27与放置器2铰接;所述过滤器11朝向放置器2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块27插入的插槽1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支撑块27,在过滤时将支撑块27插入过滤器11底部的插槽116中,从而进一步对过滤器11起到固定作用,便于更好得进行过滤作用,简单实用。

所述放置器2上还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二进水口22的塞子28,所述塞子28与放置器2活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塞子28,塞子28由橡胶制成;通过将塞子28插入第二进水口22中,进一步保证了放置器2的密封性能,使得放置器2内部的负压环境能够维持很长时间,便于后续的过滤;在需要过滤时,再拔出塞子28,进行后续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