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493发布日期:2018-12-28 19:4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是一种小容量液体转移装置,在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环保、职业卫生、公共卫生、医院、动植物研究所也有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移液器大多采用人工操作移液,其存在移液范围小、移液效率低、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液器,该移液器的结构合理,其移液范围大、移液效率高,操作简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

第二线性模组,所述第二线性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二线性模组的至少部分相连,所述第二线性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架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架的第一连接部相对所述工作台平行且与所述工作台限定出工作空间;

第一线性模组,所述第一线性模组与所述支撑架的至少部分固定连接且相对所述工作台平行;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性模组的至少部分上,所述第一线性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气缸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一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气缸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工作台;

移液器本体,所述移液器本体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控制所述移液器本体移液;和

多个吸嘴,所述多个吸嘴均与所述移液器本体连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液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液器还包括:

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性模组包括:

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和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丝杆穿过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滑块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的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性模组包括:

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且所述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和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杆穿过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液器还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和

联轴器,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线性模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和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且相对所述工作台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液器本体的按压部连接,所述移液器本体的按压部位于所述多个连接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的形状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凹槽呈矩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移液器的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其能够快速进行移液作业,移液范围大,极大提高了移液效率,同时,整个操作过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工作台;101-凹槽;110-支撑架;120-第一线性模组;121-第一滑轨;122-第一丝杆;123-第一滑块;130-第一气缸;140-第二气缸;150-连接件;160-第一电机;170-移液器本体;171-按压部;180-第二线性模组;181-第二滑轨;182-第二丝杆;183-第二滑块;190-第二电机;200-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液器,该移液器包括工作台100、支撑架110、第一线性模组120、第二线性模组180、第一电机160、第二电机190、第一气缸130、第二气缸140、移液器本体170和多个吸嘴200。

具体地,工作台100为板状结构,其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其形状优选为矩形。

该工作台100可采用钢板制成,其取材方便,裁切快速。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线性模组180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第二线性模组180包括第二滑轨181、第二丝杆182和第二滑块183。

第二滑轨18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第二丝杆182的一端与第二滑轨18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82的另一端与第二滑轨18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82穿过第二滑块183并与第二滑块183螺纹连接,第二滑块183的两侧与第二滑轨181滑动连接,支撑架100固定设置于第二滑块183的远离工作台100的一侧。

第二电机190固定连接于第二滑轨181的一端,第二电机190的电机轴与第二丝杆182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电机190采用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其中,第二连接部固定设置于第二滑块183上,第二连接部相对工作台100处于竖直状态,换言之,工作台100与第二连接部垂直,此外,第二连接部靠近于工作台100的边缘处,以便工作台100具有更大的使用面积。

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远离工作台100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垂直,同时,第一连接部位于工作台100的上方,如此,第一连接部与工作台100之间限定出工作空间。

由此,当第二电机190带动第二滑块沿183第二滑轨181移动时,即可带动支撑架110沿第一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该支撑架110实际为L型,当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以一体成型,其也可采用钢板制成,在整块钢板上裁切呈L型的条状支撑架110即可。

而第一连接部与工作台100之间则可焊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性模组120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且第一线性模组120相对工作台100平行,或者说第一线性模组120相对工作台100处于水平状态。

结合图1和图2,具体地,该第一线性模组120包括第一滑轨121、第一丝杆122和第一滑块123。

其中,第一滑轨12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且第一滑轨12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贴合并连接,安装时,可采用螺栓将第一滑轨121和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即可采用螺栓穿过第一滑轨121和第一连接部。

第一丝杆122的一端与第一滑轨12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122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1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丝杆122与第一滑轨121之间可采用轴承连接。

第一丝杆122穿过第一滑块123并与第一滑块123螺纹连接,同时,第一滑块12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滑轨121滑动连接,这样,当第一丝杆122转动时,第一滑块123即可在第一丝杆122上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130即固定设置在第一线性模组120的第一滑块123上,在第一线性模组120的作用下,第一气缸130则可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第一气缸130的活塞杆朝向工作台100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缸140与第一气缸130的活塞杆相连,而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位于第二气缸140的远离第一气缸130的一端,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位于第一气缸130与工作台100之间。

这样,在第一气缸130的作用下,第一气缸130可带动第二气缸140靠近或者远离工作台100,同时,第二气缸140与工作台100的相对位置也会变化,即第二气缸140也会相对第一连接部往复移动。

结合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移液器本体170与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相连,且移液器本体170朝向工作台100的方向延伸。

多个吸嘴200均与移液器本体170连通,多个吸嘴200有助于同时从多个容器中进行移液,从而提高移液效率。

综上,该移液器本体170和吸嘴200在第一线性模组120和第二线性模组180的作用下,可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移液范围,可以对工作台上较大区域上的容器进行移液作用。

这样,当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伸出时,移液器本体170即可靠近工作台100,当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收回时,移液器本体170即可远离工作台100。

结合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为完成移液作业,该移液器还包括多个连接件150。

其中,连接件150为杆状结构,当然,连接件150也可采用中空的管状结构,当其为管状结构时,其数量仅一个即可。

以连接件150为杆状结构为例,连接件150的一端与第一气缸130的缸体固定连接,连接件150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140的缸体固定连接。

当连接件150位于第一气缸130的缸体与第二气缸140的缸体之间时,连接件150更容易分别与第一气缸130和第二气缸14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与移液器本体170的按压部171连接,且移液器本体170的按压部171位于多个连接件150之间。

移液作业时,首先通过第一气缸130控制第二气缸140下移,并使移液器本体170的吸嘴200伸入工作台100上的容器中,然后控制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收回,由于连接件150分别与第一气缸130的缸体和第二气缸140的缸体固定连接,此时,第二气缸140的活塞杆即可拉动移液器本体170的按压部171相对远离工作台100,从而完成移液。该移液过程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60固定连接于第一滑轨121的一端,第一电机160的电机轴与第一丝杆122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具体为电机轴与联轴器的一端传动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丝杆122传动连接,在第一电机160的带动下,第一滑块123即可沿第一丝杆122来回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电机160为伺服第一电机160,以便使第一滑块123移动更加精确。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凹槽101,该凹槽101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下方。

凹槽1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槽101呈矩形阵列分布,该凹槽101的形状为圆形,以便放置圆柱状的容器。

综上,该移液器的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移液范围大,移液效率高,操作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