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3680发布日期:2018-11-02 21:3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属于吸泥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现有技术中,有行车式吸泥机,但是其过于笨重,且由于传动机构不合理,造成两端行走误差,影响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全自动即时控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吸泥干净彻底的桁架式泵吸泥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即时控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吸泥干净彻底的桁架式泵吸泥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沉淀池池壁上、呈箱形梁结构的主梁,所述主梁通过行走轮和传动装置在所述沉淀池池壁行走,所述沉淀池池壁上设置有排泥槽,所述主梁上端连接有输电装置,所述主梁通过螺栓联接有型钢端梁,所述型钢端梁内设置有吸泥系统,所述吸泥系统包括置于沉淀池内的吸泥嘴、与所述吸泥嘴相连的钢管和与所述钢管相连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一侧设置有污泥泵。

所述行走轮和传动装置之间设有减速机,减速机为轴装式减速机。

所述吸泥嘴的一侧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采用菱形刮板,与钢管轴线成30°~45°布置。

所述吸泥嘴、钢管和排泥管采用304不锈钢制成,且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设置活动安装在所述沉淀池池壁上、呈箱形梁结构的主梁和安装在所述主梁下的型钢端梁,通过型钢端梁来固定吸泥系统,运行平稳可靠,吸泥效果好,池宽较大时采用倒三角形结构,避免自重过大而导致的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的结构示意图(2)。

图中,1-输电装置;2-排泥槽;3-主梁;4-传动装置;5-端梁;6-沉淀池池壁;7-污泥泵;8-钢管;9-吸泥嘴;10-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的结构示意图(1)和结构示意图(2)。一种桁架式泵吸泥机,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沉淀池池壁6上、呈箱形梁结构的主梁3,所述主梁3通过行走轮和传动装置4在所述沉淀池池壁6行走,所述沉淀池池壁6上设置有排泥槽2,所述主梁3上端连接有输电装置1,所述主梁3通过螺栓联接有型钢端梁5,所述型钢端梁5内设置有吸泥系统,所述吸泥系统包括置于沉淀池内的吸泥嘴9、与所述吸泥嘴9相连的钢管8和与所述钢管8相连的排泥管10,所述排泥管10一侧设置有污泥泵7。主梁3采用钢板焊接成箱形梁结构,其钢材抗拉强度不低于410Mpa,工作桥最大允许挠度为L/700。主梁3在各方面载荷的作用下(包括活动载荷1500N/m),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全系数为5,主梁两侧上部设置栏杆。

每5个吸泥嘴9汇总成一根钢管8,接入污泥泵7吸口,形成两组独立的泵吸系统。污泥泵7与钢管8的联接采用独特的联接及密封结构,并设有导向对中装置,操作时可在主梁3上方便地拆装污泥泵7,检修方便不需停水清池。钢管8排列在型钢端梁5上,一端伸入池底与吸泥嘴9相连,并设有倒三角形的型钢支撑,另一端伸向池外。

所述行走轮和传动装置4之间设有减速机,减速机为轴装式减速机。本机采用的减速机运行平稳,能源消耗少,噪音小于60dBA,检修方便简单等特点,在各种工况下能传递所需要功率和扭矩,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能连续工作。

所述吸泥嘴9的一侧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采用菱形刮板,与钢管8轴线成30°~45°布置。所述吸泥嘴9、钢管8和排泥管10采用304不锈钢制成,且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桁架式泵吸泥机一般停驻在沉淀池的进水端,启动2台污泥泵7,待排泥量稳定后,启动桁车驱动电机使排泥机沿钢轨前进排泥(向出水端),当桁车到达污泥沉淀池另一端部碰触返程行程开关时,桁车驱动电机反向运转,排泥机开始反向运行排泥,当回到初始位置碰触行程开关时,立即停止驱动电机,同时关闭2台潜污泵,排泥则停止,从而完成一个排泥周期,等待下一个命令。上述为一个排泥循环等待设定的时间后(0-24小时)排泥机自动进行第二个排泥循环,每个循环之间的等待时间由工艺需要确定。

每台吸泥机配一台电控箱,箱内设转换开关,空气断路器,交流接触器,起停按钮,短路、过载保护装置,信号灯等电器元件。控制方式:可实现“机上手动”、“机上自动”二种控制方式,通过操作机上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实现。当转换开关置于“机上手动”时,可通过手动按钮分别对驱动电机、潜水泵电机作单独控制,此状态在调试维修时采用。当转换开关置于“机上自动”时,可通过箱内起停按钮对吸泥机实行自动控制,使吸泥机按上述“工作原理”中所述的方式自动运行。控制箱为箱式安装,防护等级IP55。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