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6075发布日期:2018-10-19 22:0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升降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电炉升降方式为手动或者半自动升降方式,主要是靠人工手动实现。对于动作重复性比较高的情况下,人工操作起来很麻烦,并且很难保证统一性,外界影响因素比较大,对于长期高频的实验是不可行的。总结来说主要缺点在于操作频繁,重复性和一致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其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和一致性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基础板、加热仓、固定座、加热丝、耐热管、绝缘轴套、限位挡片、导轨、滑块、导线安装板、电极、加热托升板、滚子轴承、电机轴安装件、转盘、减速电机、支撑架;在升降基础板的上下两端设有限位挡片,导轨固定在两个限位挡片之间的升降基础板上,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减速电机穿过升降基础板与电机轴安装件连接,该电机轴安装件与转盘联动,转盘驱动滚子轴承运动,所述滚子轴承与加热托升板连接,加热托升板固定在滑块上,加热仓安装在加热托升板上,在加热仓内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绝缘轴套与导线安装板相连,电极固定在导线安装板上,所述电极与加热丝相连接,该加热丝置于固定座中,耐热管设置在加热丝与固定座之间。

进一步的,在升降基础板另一侧的还设有两个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置在光电开关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包括:弹簧、弹簧安装板,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安装板上,所述弹簧安装板固定在加热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通过导线接通电源,进而实现给加热丝加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本装置结构新颖,且安全性和稳定性能高;采用本装置可以很好的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很大程度的解放了实验操作人员,同时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减少了不断重复实验带来的人工成本和管理者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7幅:

图1为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剖视图;

图2为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侧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俯视图;

图4为加热丝固定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仓剖视图;

图6为加热托升板俯视图;

图7为加热托升板侧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升降基础板;2、加热仓;3、弹簧;4、固定座;5、加热丝;6、耐热管;7、绝缘轴套;8、弹簧安装板;9、限位挡片;10、导轨;11、滑块;12、导线安装板;13、电极;14、加热托升板;15、滚子轴承;16、电机轴安装件;17、转盘;18、光电开关固定板;19、光电开关;20、减速电机;2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馏程仪上的电炉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基础板、加热仓、固定座、加热丝、耐热管、绝缘轴套、限位挡片、导轨、滑块、导线安装板、电极、加热托升板、滚子轴承、电机轴安装件、转盘、减速电机、支撑架;在升降基础板的上下两端设有限位挡片,导轨固定在两个限位挡片之间的升降基础板上,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减速电机穿过升降基础板与电机轴安装件连接,该电机轴安装件与转盘联动,转盘驱动滚子轴承运动,所述滚子轴承与加热托升板连接,加热托升板固定在滑块上,加热仓安装在加热托升板上,在加热仓内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绝缘轴套与导线安装板相连,电极固定在导线安装板上,所述电极与加热丝相连接,该加热丝置于固定座中,耐热管设置在加热丝与固定座之间。

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由减速电机驱动,带动电机轴安装件旋转,附带转盘转动,同时通过转盘与电机的联动,驱动滚子轴承运动,因为滚子轴承始终与转盘位置相关联,所以转盘转动的同时带动滚子轴承运动。滚子轴承与加热托升板相连接,同时加热托升板与滑块相连接,加热仓设置在加热托升板上,加热单元包含加热丝固定部分组焊件整体安装在加热仓内,这样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转盘偏心安装,在运转的过程中,驱动滚子轴承运动,再通过滚子轴承的联动带动了滑块在导轨上实现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光电开关来实现运动的检测。为防止滑块在导轨运动过程中,因为位移过大导致的滑块脱落,特在导轨两端安装了限位挡片,可以确保在整个运转过程中,不会有滑块脱落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