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喷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9662发布日期:2019-01-08 21:5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防静电喷涂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静电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工厂生产中容易因员工自身防护不当,导致自身静电传递到电路板上,对电路板上精密的元器件造成损伤,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寿命,所以急需一种能够对电路板防护的设备推广使用,依解决上述难题。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类似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 201410521603.6号,提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表面喷涂或点胶类的设备,包括印制电路板正面喷涂或点胶装置(1)、印制电路板翻转装置(2)和印制电路板反面喷涂或点胶装置(3),印制电路板(4)经所述印制电路板正面喷涂装置(1)喷涂正面完成后,被送入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装置(2),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装置(2)翻转所述印制电路板(4)成反面向上并将所述印制电路板 (4)送入所述印制电路板反面喷涂装置(3),所述印制电路板反面喷涂装置 (3)喷涂所述印制电路板(4)的反面至完成。该设备喷涂均匀、喷涂表面品质好、对人体健康影响小、效率高且不会对印制电路板产生隐患。

还例如中国实用新型200910263028.3号,所提到的一种电路板防静电收集箱,包括收集箱箱体和设置在收集箱箱体中的轨道式料架;所述收集箱箱体包括底板、盖板和用于固定连接底板与盖板的支柱;所述轨道式料架围成一个用于放置电路板的容置腔;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弹性定位件,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件相配合的限位孔。

在使用上述所提到的一号实用新型时,对电路板顶部精密器件的防护效果较差,若个别特殊的器件顶部喷涂上液体时,容易影响器件正常运行状况,对器件造成损害。

在使用上述所提到的二号实用新型时,对电路板的防静电效果较差,在人员后期对电路板装配时,依然存在静电风险,容易导致人体静电对电路板造成损伤,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防静电喷涂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防静电喷涂设备,以解决现有对电路板顶部精密器件的防护效果较差,若个别特殊的器件顶部喷涂上液体时,容易影响器件正常运行状况,对器件造成损害;对电路板的防静电效果较差,在人员后期对电路板装配时,依然存在静电风险,容易导致人体静电对电路板造成损伤,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防静电喷涂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防静电喷涂设备,包括主体、支撑柱、传动轮、传动链条、尼龙网、扇形喷头、顶液体收集槽、顶喷孔、底液体收集槽、固定块、微型转轮、液体收集板、底喷孔、加热器附着板、加热器件、风扇附着板、排风扇、喷雾器泵、存储箱、电机、总控开关、遮挡板、磁石和液体膜,所述主体底部安装有六处支撑柱,且主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三处传动轮传动连接与主体两侧内壁上,所述传动链条为两处,且传动链条安装在三处传动轮上,并且两处传动链条分别位于主体两侧内壁处,所述顶液体收集槽安装在主体两侧内壁上,所述底液体收集槽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底部部位处,且扇形喷头安装在底液体收集槽顶部位置处,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内壁上,所述液体收集板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两侧内壁上,所述加热器附着板为两处,且两处加热器附着板分别安装在主体尾端顶部和底部位置上,并且加热器件镶嵌安装在加热器附着板内,所述风扇附着板为两处,且两处风扇附着板分别安装在主体尾端顶部和底部位置上,并且排风扇镶嵌安装在风扇附着板内,所述喷雾器泵安装在主体底部前端面上,且存储箱也安装于主体底部,所述电机安装在主体前端底部位置处,且电机与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总控开关安装在主体尾端底部,且总控开关通过电源线分别与加热器件、排风扇、喷雾器泵和电机相互电性连接,且总控开关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遮挡板放置在主体顶部处,所述液体膜位于存储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网为两处,且两处尼龙网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底部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喷头通过管道与喷雾器泵相通,且喷雾器泵通过管道与存储箱内部相通,并且存水箱内部还有部分液体膜。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喷头为两处,且两处扇形喷头分别位于传动链条上下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顶液体收集槽为槽形结构,且顶液体收集槽通过管道与存储箱相通,并且顶液体收集槽内开设有一处顶喷孔,且顶喷孔位于扇形喷头底部开口部位,所述液体收集板底部安装有一处底液体收集槽,且液体收集板底部为凹槽结构,并且液体收集板上开设有一处底喷孔,且底喷孔位于另一处扇形喷头顶部开口部位处。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壁上安装有十八处固定块,且固定块底部均安装有五处微型转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底部和顶部分别安装有五处加热器件,且加热器件顶部或底部均配套安装有一处排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板为若干处,且遮挡板底部镶嵌有四处磁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尼龙网的设置,有利于将掉落的电路板,在半空中将其拦截住,避免电路板与地面发生撞击,导致棱角破损,影响电路板后期使用效果,并且配合扇形喷头、喷雾器泵和液体膜的使用,可将电路板外端面喷涂上一层液体膜,避免人员在后期对电路板装配时,产生静电对电路板造成损害,影响电路板使用寿命。

顶液体收集槽、液体收集板和底液体收集槽的设置,有利于将喷涂所产生的多余液体进行回收在利用,降低了液体膜的损耗,降低了防静电喷涂的成本,并且配合固定块和微型转轮的使用,可对电路板顶部进行固定,使电路板平稳的运行在装置内,避免在对电路板喷涂时,电路板与装置分离,影响喷涂效果。

加热器件和排风扇的设置,通过热气流吹送到电路板外端面上,使液体膜内部水分蒸发变为固态,与电路板合为一体,不仅提升了对电路板防护效果,还方便人员对电路板进行拿取作业,并且配合遮挡板和磁石的使用,有利于对电路板顶部个别的器件进行遮蔽,避免液体膜的喷涂影响器件正常运行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液体收集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液体收集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收集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附着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附着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遮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流程结构框图。

图中:主体-1、支撑柱-2、传动轮-3、传动链条-4、尼龙网-5、扇形喷头-6、顶液体收集槽-7、顶喷孔-701、底液体收集槽-8、固定块-9、微型转轮-901、液体收集板-10、底喷孔-1001、加热器附着板-11、加热器件-12、风扇附着板 -13、排风扇-14、喷雾器泵-15、存储箱-16、电机-17、总控开关-18、遮挡板-19、磁石-20、液体膜-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路板防静电喷涂设备,包括主体1、支撑柱2、传动轮3、传动链条4、尼龙网5、扇形喷头6、顶液体收集槽7、顶喷孔701、底液体收集槽8、固定块9、微型转轮901、液体收集板10、底喷孔1001、加热器附着板 11、加热器件12、风扇附着板13、排风扇14、喷雾器泵15、存储箱16、电机 17、总控开关18、遮挡板19、磁石20和液体膜21,所述主体1底部安装有六处支撑柱2,且主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三处传动轮3传动连接与主体1两侧内壁上,所述传动链条4为两处,且传动链条4安装在三处传动轮3上,并且两处传动链条4分别位于主体1两侧内壁处,所述顶液体收集槽7安装在主体1两侧内壁上,所述底液体收集槽8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1底部部位处,且扇形喷头6安装在底液体收集槽8顶部位置处,所述固定块9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1内壁上,所述液体收集板10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1两侧内壁上,所述加热器附着板11为两处,且两处加热器附着板11分别安装在主体1尾端顶部和底部位置上,并且加热器件12镶嵌安装在加热器附着板11内,所述风扇附着板13为两处,且两处风扇附着板13分别安装在主体1尾端顶部和底部位置上,并且排风扇14镶嵌安装在风扇附着板13内,所述喷雾器泵15安装在主体1底部前端面上,且存储箱16也安装于主体1底部,所述电机17安装在主体1前端底部位置处,且电机17与传动轮3传动连接,所述总控开关18安装在主体1 尾端底部,且总控开关18通过电源线分别与加热器件12、排风扇14、喷雾器泵15和电机17相互电性连接,且总控开关18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遮挡板19放置在主体1顶部处,所述液体膜21位于存储箱16内。

其中,所述尼龙网5为两处,且两处尼龙网5通过螺钉安装在主体1底部位置处,具体作用,对需喷涂的电路板进行防护,避免电路板坠落时与地面产生硬性撞击,导致电路板内部精密器件产生损伤,影响后期电路板的使用效果。

其中,所述扇形喷头6通过管道与喷雾器泵15相通,且喷雾器泵15通过管道与存储箱16内部相通,并且存水箱16内部还有部分液体膜21,具体作用,可将雾化状态下的液体膜21喷涂在电路板上,在电路板上形成一层防护绝缘膜,避免工作人员在后期装配时,身体所产生的静电对电路板内部精密器件造成损伤,影响电路板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扇形喷头6为两处,且两处扇形喷头6分别位于传动链条4上下两端,具体作用,可同时对电路板上下两侧端面进行喷涂作业,提升液体膜 21对电路板的防护效果,使电路板消除静电风险。

其中,所述顶液体收集槽7为槽形结构,且顶液体收集槽7通过管道与存储箱16相通,并且顶液体收集槽7内开设有一处顶喷孔701,且顶喷孔701位于扇形喷头6底部开口部位,所述液体收集板10底部安装有一处底液体收集槽 8,且液体收集板10底部为凹槽结构,并且液体收集板10上开设有一处底喷孔 1001,且底喷孔1001位于另一处扇形喷头6顶部开口部位处,具体作用,可将扇形喷头6所喷射边缘部位的液体膜21进行收集,并通过管道汇集到存储箱16 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的消耗,减少了液体膜21的浪费。

其中,所述主体1内壁上安装有十八处固定块9,且固定块9底部均安装有五处微型转轮901,具体作用,使电路板稳定的运行在传动链条4顶部上,避免电路板在防静电喷涂作业时与传动链条4分离,导致电路板坠落,对电路板后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其中,所述主体1底部和顶部分别安装有五处加热器件12,且加热器件12 顶部或底部均配套安装有一处排风扇14,具体作用,通过排风扇14将加热器件 12产生的热量吹拂到电路板上下两侧端面上,使前期喷涂的液体膜21变为凝固状态,方便人员对喷涂完成的电路板进行拿取作业。

其中,所述遮挡板19为若干处,且遮挡板19底部镶嵌有四处磁石20,具体作用,可通过磁石20将遮挡板19吸合在电路板顶部所安装的精密器件上,避免液体膜21的喷涂,影响器件正常运转状况。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工作人员将需要喷涂电路板放置在传动链条4顶部处,并将遮挡板19通过磁石20吸合在电路板顶部个别特殊器件上,按下总控开关18,电机17开始带动电路板向后端运行,当电路板运行到中间部位处时,固定块9将电路板顶部进行固定;喷雾器泵15将存储箱16内部的液体膜21抽取到扇形喷头6处,通过顶喷孔701和底喷孔1001处,喷射到电路板两侧端面上,在电路板上形成一层绝缘膜;在扇形喷头6对电路板进行喷涂时,液体收集板10、顶液体收集槽 7和底液体收集槽8将多余的液体膜21进行收集,并通过管道汇集到存储箱16 内,进行重复利用;喷涂好的电路板运行到主体1尾端部位,排风扇14和加热器件12同时运行,将热气流吹向电路板顶部与底部两侧端面上,使液体膜21 内部水分蒸发与电路板何为一体,最后工作人员将电路板从传动链条4取下,把遮挡板19从电路板上剥离,即可完成电路板防静电喷涂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