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滤布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695发布日期:2018-11-30 19:5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滤机滤布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智能压滤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压滤机滤布再生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压滤机滤布的快速再生,有效降低压滤机滤布的再生周期和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再生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在过滤介质一侧施加机械压力,以实现固液分离。早在18世纪初,压滤机就已应用于化工生产。目前,压滤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选矿、环保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固液分离设备。

在压滤机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中的滤布用于截留固体颗粒的介质。滤布中布满适当直径的微孔,该空隙能透过液体分子,但粒径较大的固体颗粒无法通过微孔而被截留,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然而,滤布在截留固体颗粒时,有部分粒径较小的固体颗粒会穿入滤布微孔中,并卡在不规则的滤布微孔中,逐步增加堵塞率,使滤布液体分子通过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堵死,导致过滤过程效率降低,或者完全无法进行。为保证压滤机的正常运行,堵塞后的滤布必须更换或者再生。直接更换滤布的成本高昂,因此,很多压滤机配置滤布再生装置。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滤布再生装置是利用清水冲洗滤布表面。由于滤布固定在滤板上,滤布截留固体一侧的反面被遮挡,清洗装置一般只能清洗滤布截留固体一侧的表面,清洗效果差,效率低,会消耗大量清水,占用压滤机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劳动强度大,再生效果不明显。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清水冲洗滤布再生装置只能清洗滤布截留固体一侧的表面,清洗效果差,效率低,且需要消耗大量清水,占用压滤机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劳动强度大,再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供一种压滤机滤布再生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以现有压滤机为基础,进行全新的结构设计,使滤布的过滤性能得到部分或完全再生,缓解或消除滤布微孔堵塞后导致过滤性能下降的现象,延长滤布使用寿命,保证了过滤过程的有效进行。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可形成不短路滤饼的压滤机中使用,再生滤布效果显著。同时,本实用新型不占用设备作业时间,不消耗水,具有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对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节能降耗,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滤机滤布再生装置,包括储气装置、气体传输管道、阀门、滤板,所述滤板上设置有滤布、汇液口,所述滤布、汇液口分别为一组,所述滤布之间构成滤饼形成空间,所述滤板与滤布之间构成再生空间;

所述储气装置通过气体传输管道与汇液口连通,所述汇液口与再生空间连通且储气装置内的气体能依次经气体传输管道、汇液口进入再生空间并穿透滤布上的微孔以实现滤布的再生;

所述滤布对称设置在滤板上且对滤布再生后的气体能通过汇液口排出。

所述储气装置为高压压缩空气储存装置。

所述阀门为电磁阀。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电磁阀相连。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时间模块且时间模块能对再生时间进行控制。

还包括设置在气体传输管道上的压力监控装置,所述压力监控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

还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提醒装置。

所述提醒装置为声音、图像、文字提醒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还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显示装置。

针对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滤机滤布再生装置。该装置包括储气装置、气体传输管道、阀门、滤板,滤板上设置有滤布、汇液口,滤布、汇液口分别为一组,滤布之间构成滤饼形成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储气装置通过气体传输管道与汇液口连通,滤布对称设置在滤板上,气体传输管道、汇液口、滤布相连构成气体循环系统。滤布需要进行再生时,在压滤机滤板压紧状态下,将储气装置中0.5-0.8MPa的压缩空气经滤板的汇液口引入滤板与一侧滤布之间的空间中,压缩空气穿透该滤布上的微孔,带出滤布微孔中的堵塞固体颗粒后,再经另一侧滤布到达滤板汇液口,排入指定地点。此时,前一侧滤布得到再生。然后,在该次过滤循环或下一过滤循环中,再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导入压缩空气至另一侧滤布与滤板之间,再生另一侧滤布。两操作,交替进行,以实现对滤板的再生。

该结构中,储气装置内的气体依次经气体传输管道、汇液口进入滤板与滤布之间的空间,并穿透滤布上的微孔,以实现滤布的再生。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高压、高速空气分子穿过滤布时的冲击力,将堵在滤布过滤微孔中的固体颗粒带出。同时,该压缩空气须导入滤布截留固体颗粒的一侧的反面。该导入压缩空气可单独,也可以在压滤机完成固体截留形成滤饼后立即进行,以实现不同情况下滤布的再生。

进一步,在压滤机同一滤板间隔中相向悬挂两块滤布时,引入的压缩空气须始终分别从滤布与滤板之间的空间引入。

同时,本实用新型如配合不短路滤饼在过滤过程中使用,可在再生滤布的同时降低滤饼含水率,使再生压缩空气得到进一步利用,从而有效节能、降耗。

进一步,储气装置为高压压缩空气储存装置,其用于通过高压、高速空气。

本实施例中,阀门可以为电磁阀,还包括与电磁阀相连控制系统。该结构中,通过控制系统与电磁阀的配合,能够实现相应气体传输管道内高压、高速气体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不同滤布的再生。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包括时间模块,时间模块能对再生时间进行控制,以实现滤布的再生。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气体传输管道上的压力监控装置,压力监控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压力监控装置能够对系统的气体压力进行监测,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进一步,还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提醒装置,提醒装置为声音提醒装置、图像提醒装置、文字提醒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显示装置,进而显示相应的运行状态。

该系统的运行过程如下。在压滤机滤板压紧状态下,控制系统打开气体传输管道的阀门,将储气装置中0.5-0.8MPa的压缩空气经滤板的汇液口引入滤板与滤布之间的空间中;压缩空气穿透滤布上的微孔,带出滤布微孔中的堵塞固体颗粒后,经滤布到达汇液口,排入指定地点;此时,滤布得到再生。然后,在压滤机的本次过滤循环或下一过滤循环中,再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导入压缩空气至滤布与滤板之间,再生另一侧滤布。

综上,在压滤机过滤完成后,将压缩空气引导至压滤机滤布截留固体一侧的对面,利用高压、高速空气分子穿过滤布微孔时的冲击力,将过滤时穿入滤布微孔中的固体微细颗粒反向带出,使滤布微孔畅通,滤布过滤性能得到部分或完全再生,缓解或消除滤布微孔堵塞后导致过滤性能下降的现象,延长滤布使用寿命,保证过滤过程的有效进行。本实用新型能在可形成不短路滤饼的压滤机中使用再生滤布效果显著,不占用设备作业时间,不消耗水,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的布局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储气装置,2、气体传输管道,3、自动阀门,5、滤板,6、控制系统,7、滤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储气装置、气体传输管道、自动阀门、滤板、控制系统,滤板上设置有滤布、汇液口,滤布、汇液口分别为一组,滤布之间构成滤饼形成空间。本实施例中,储气装置依次与气体传输管道、汇液口、滤板与滤布之间的空间连通,使得储气装置内的气体能依次经气体传输管道、汇液口进入滤板与滤布之间的空间,并穿透滤布上的微孔,以实现滤布的再生。同时,滤布对称设置在滤板上,对滤布再生后的气体能经汇液口排出。

本实施例中,储气装置采用高压压缩空气储存装置,以提供高压、高速气体;自动阀门采用电磁阀,控制系统与电磁阀相连。

该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示,需要进行滤布再生时,在压滤机的滤板压紧状态下,控制系统打开气体传输管道的电磁阀,将储气装置中0.5-0.8MPa的压缩空气经滤板的汇液口引入滤板与滤布的空间中。此时,压缩空气穿透滤布微孔,带出滤布微孔中的堵塞固体颗粒,而后经滤布到达滤板汇液口,排入指定地点。自此,单侧滤布再生过程完成。然后,在压滤机的下一过滤循环中,再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导入压缩空气至另一侧滤布与滤板之间,再生另一侧滤布。交替进行,完成两侧滤布再生。

本装置如配合不短路滤饼在过滤过程中使用,可在再生滤布的同时,降低滤饼含水率,使再生压缩空气得到进一步利用,节能降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