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4182发布日期:2018-12-14 22:2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压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基于滤板自身的特性,对滤板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大幅提升压滤机滤板的密封可靠性,有效降低滤板制造成本,简化滤板检修工作,提高压滤机的运行效率。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指通过向过滤介质一侧施加机械压力,以实现固液分离的机械,其是一种工业化应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早在18世纪初,压滤机就已应用于化工生产。目前,压滤机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选矿、环保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压滤机应用过程中,由于滤板密封不可靠所导致的喷浆现象十分常见。为改善压滤机的密封条件,通常在压滤机的滤板密封面上、下、左、右四周均设置相应的橡胶密封条,以保证压滤机密封的可靠性。然而,采用该结构,滤板加工繁复,更换工作量大,成本高。

为此,迫切需要设计更简单、可靠的密封方案,以降低制造成本,简化滤板检修工作,提高压滤机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压滤机的滤板为保证密封的可靠性,通常需要在滤板密封面上、下、左、右四周均设置相应的橡胶密封条,滤板加工繁复,更换工作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基于对滤板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刻认识,对滤板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改进,仅在压滤机奇数(或偶数)滤板前后两侧的下部密封面或所有滤板的单侧的下部密封面上设置一根橡胶密封条,以改善压滤机的密封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有效改善压滤机滤板密封可靠性,减少喷浆发生,提高压滤机运行稳定性。同时,基于结构的改进,使得滤板的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低,检查、维护的工作量大幅降低,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包括滤板主体,所述滤板主体由若干个滤板依次相连而成;

每块滤板仅在下密封面单侧设置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位于滤板的同侧,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有密封条;

或滤板的下密封面两侧均设置燕尾槽构成双侧密封滤板,滤板的密封面不设置燕尾槽构成光滑滤板,所述双侧密封滤板、光滑滤板依次间隔设置构成滤板主体。

所述滤板的上密封面、左侧密封面、右侧密封面均不设置密封条。

所述密封条为橡胶密封条。

所述密封条呈长方体形或圆条形。

所述燕尾槽、密封条的长度分别长于滤板过滤面两侧边缘之间的长度。

所述滤板为至少两个。

所述滤板为5至~111个。

针对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其是一种增加压滤机滤板密封可靠性的方案,以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

现有结构中,为避免喷浆事故的发生,通常在滤板的密封面上、下、左、右四周均设置相应的橡胶密封条。申请人分析现有的滤板结构和过滤方式后发现,由于压滤机的滤饼、残留液、毛细过滤液都必须经过滤板下密封面卸出压滤机,所以滤板密封的不可靠,通常是因为滤板下密封面的密封状况破坏造成的。即滤板下密封面有液体流过,一直湿润,卸料时,滤饼必须通过下密封面坠入料仓,容易被湿润的下密封面粘、夹,导致下密封面密封条件迅速破坏;而其余三面则不容易发生滤饼碎屑粘夹,密封可靠性容易保持。基于发明人对滤板结构的认识,本实用新型取消压滤机滤板上密封面、左侧密封面、右侧密封面的密封条设置,对密封可靠性没有太大影响。但基于结构的改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滤板密封面上的密封条和燕尾槽数量减少四分之三,材料消耗及加工成本大幅度下降,检修维护成本降低。同时,在检修时,工人仅需对下密封的密封条进行检查即可,大幅降低检查、核对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上、左、右三面不设置相应的燕尾槽,也不安装相应的密封条。同时,在压滤机的奇数(或偶数)滤板前后两侧的下密封面设置一根橡胶密封条,或在所有滤板同侧的下部密封面上设置一根橡胶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中,该橡胶密封条可以是长方体形,也可以是圆条形;密封条安装在滤板下密封面加工的燕尾槽中。同时,燕尾槽两侧超过过滤面边缘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加压滤机滤板密封可靠性的方案。发明人基于对压滤机过滤的认识,在现有滤板密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大幅改进,仅在压滤机奇数(或偶数)滤板前后两侧的下部密封面或所有滤板的单侧的下部密封面上设置一根橡胶密封条,以改善压滤机的密封可靠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滤板上密封结构的数量,有效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同时,基于结构的改进,使得设备的维护成本、维护周期大幅降低,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实用新型对于改善压滤机滤板密封可靠性,减少喷浆发生,提高压滤机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其采用单面设置密封条的结构。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其采用双侧设置密封条的结构。

图中标记:1为橡胶密封条,2为下密封面,3为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该压滤机滤板密封结构包括滤板主体,滤板主体由若干个滤板依次相连而成。本实用新型中,滤板的上密封面、左侧密封面、右侧密封面均不设置密封条。

如图2所示,每块滤板仅在下密封面单侧设置燕尾槽,燕尾槽位于滤板的同侧,燕尾槽内设置有密封条。采用该结构,单侧设置燕尾槽的滤板依次相连,构成滤板主体,从而满足过滤的需要。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另外一种压滤主体的结构方式。如图3所示,在滤板的下密封面两侧均设置燕尾槽,构成双侧密封滤板。同时,相邻滤板的密封面不设置燕尾槽和密封条,构成光滑滤板。将双侧密封滤板、光滑滤板依次间隔设置,构成滤板主体,从而满足过滤的需要。该结构中,在压滤机的奇数或偶数滤板前后两侧的下密封面设置燕尾槽和密封条。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密封条采用橡胶密封条;密封条呈长方体形或圆条形。同时,如图1所示,燕尾槽的沟槽的长度长于滤板过滤面两侧边缘之间的长度,从而有效保证过滤的可靠性(即燕尾槽位于过滤面的下密封面上,燕尾槽两侧超过过滤面边缘即可)。

由于压滤机的滤饼、残留液、毛细过滤液都必须经过下密封面卸出压滤机,所以滤板密封的不可靠,通常是因为滤板下密封面的密封状况破坏造成的。而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压滤机的滤饼、残留液、毛细过滤液经过下密封面的密封结构进行过滤,从而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压滤机滤板上、左、右的密封条设置,密封条和燕尾槽数量减少四分之三,材料消耗及加工成本大幅度下降,检修维护成本降低。

经过实际应用,与滤板上、下、左、右设置密封结构的滤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滤板具有同等或更优的过滤效果,但生产成本、设备检修周期、设备维护成本、工人的劳动强度均得到了大幅降低,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