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486发布日期:2019-03-05 18:3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高速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服颗粒药品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



背景技术: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冲服性的药品颗粒,通过在粉末的混合药物内加入适量的水分使药粉粘在一起,并控制颗粒的大小使其形成冲服颗粒。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22926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置有混合仓,混合仓内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旋转中以位于混合仓的中心,在混合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搅拌叶片旋转中心的搅拌杆,在搅拌叶片与搅拌杆的共同旋转下使物料水平搅拌,所以在搅拌时粉末的混合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其具有提供一种能够把物料上下混合均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置有混合仓,混合仓为圆筒形,混合仓的上部设置有盖体,混合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以及安装在混合仓下部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着搅拌叶片旋转,混合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搅拌叶片的上方,所述搅拌杆的朝向相切于搅拌叶片转动形成的圆形轨迹,且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搅拌杆朝向相反,搅拌杆连接有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搅拌杆的朝向相切于搅拌叶片转动形成的圆形轨迹,搅拌杆在混合仓的外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着搅拌杆的旋转方向,搅拌电机带着搅拌叶片向搅拌杆旋转时,搅拌杆旋转使搅拌叶片搅拌带动的药材粉料下方与搅拌叶片同向,而位于搅拌杆处的药材粉料逆向与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从而使药材粉料发生上下的循环运动,从而使药材粉料搅拌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包括切片和中间轴,切片有多个,相邻两个切片之间呈120度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片如果发生损坏时,更换的单元较小,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与搅拌电机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气环,气环套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气环上部开口,气环连接有制气装置,盖体上设置有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气装置产生的高压气体从搅拌叶片与混合仓底部之间的缝隙中流出,把缝隙内的药材粉料吹到混合仓内,防止其卡在缝隙内无法进行搅拌和制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竖直的滑孔,滑孔内有滑杆,滑杆延伸固定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滑杆与滑孔配合,使搅拌叶片在水平方向上定位,搅拌叶片水平方向上随着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但是搅拌叶片可以沿着滑杆的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使搅拌叶片可以抬起,使高压气体容易通过缝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桨、输送管、下料管和出料管,螺旋输送桨与输送管配合,输送管水平安装在混合仓下部,螺旋输送桨连接有输送电机,下料管一端连通混合仓的内腔,另一端连通于输送管,出料管连通于输送管且出料管朝下,且出料管位于下料管远离混合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电机带着螺旋输送桨旋转,出料管连通于输送管,螺旋输送桨转动时可把制成的药品颗粒向出料管内输送,并从出料管流出,提高下料速度,螺旋输送桨在输送电机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旋转时,使输送管内的药品颗料向混合仓内输送,对于下料管的上端向输送管内灌入药材粉料,下输送管重新从下方送到混合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仓的上下混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与搅拌杆相对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装置设置在搅拌杆相对的位置时,搅拌杆旋转把大量的药材粉料向前推进,使药材粉料容易落入到下料管内,从而使搅拌杆的搅拌与混合装置的输送,加快药材粉料的上下混合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上设置的观察窗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混合仓内的药材粉料加工状态,使加工过程可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使用时,搅拌杆的朝向相切于搅拌叶片转动形成的圆形轨迹,搅拌杆在混合仓的外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着搅拌杆的旋转方向,搅拌电机带着搅拌叶片向搅拌杆旋转时,搅拌杆旋转使搅拌叶片搅拌带动的药材粉料下方与搅拌叶片同向,而位于搅拌杆处的药材粉料逆向与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从而使药材粉料发生上下的循环运动,从而使药材粉料搅拌更加均匀;

2. 输送电机带着螺旋输送桨旋转,出料管连通于输送管,螺旋输送桨转动时可把制成的药品颗粒向出料管内输送,并从出料管流出,提高下料速度,螺旋输送桨在输送电机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旋转时,使输送管内的药品颗料向混合仓内输送,对于下料管的上端向输送管内灌入药材粉料,下输送管重新从下方送到混合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仓的上下混合效率;

3. 混合装置设置在搅拌杆相对的位置时,搅拌杆旋转把大量的药材粉料向前推进,使药材粉料容易落入到下料管内,从而使搅拌杆的搅拌与混合装置的输送,加快药材粉料的上下混合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速混合制粒机的立体图;

图2是打开盖体的高速混合制粒机立体图;

图3是为展示搅拌电机的安装位置所做的剖开机体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混合仓的1/4半剖视图;

图5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机体;2、混合仓;3、盖体;31、观察窗;32、气阀;4、混合装置;41、出料管;42、螺旋输送桨;43、输送管;44、下料管;45、输送电机;5、控制器;6、搅拌装置;61、搅拌叶片;62、搅拌电机;7、搅拌杆;71、切片;72、中间轴;73、驱动电机;8、气环;9、制气装置;10、滑孔;11、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高速混合制粒机,参考图1,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置有混合仓2,混合仓2内用于加入药材粉料,在混合仓2的上部设置有盖体3,用于盖着混合仓2上部设置的开口,在混合仓2的下部连接有混合装置4,混合装置4包括出料管41,出料管41的管口朝下,用于把混合仓2内混合制粒后的药品放出,设置在机体1外侧的控制器5用于控制高速混合制粒机。

参考图1,盖体3一侧铰接在机体1上,盖体3沿铰接点转动打开或关闭混合仓2,在盖体3上设置有观察窗31用于查看混合仓2内的药材粉料混合状态,盖体3上还设置有气阀32。

参考图2和图3,混合仓2为圆筒形,在混合仓2的底部安装有搅拌装置6,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叶片61和搅拌电机62,搅拌电机62固定在混合仓2的下部,搅拌叶片61位于混合仓2中心,搅拌电机62的输出轴带动搅拌叶片61旋转,使位于混合仓2内的药材粉料进行混合,但是在混合过程中搅拌叶片61使药材粉料在水平方向上搅动,混合较慢。

参考图4,混合仓2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杆7,搅拌杆7位于搅拌叶片61的上方,搅拌杆7包括切片71和中间轴72,切片71有多个,相邻两个切片71之间呈120度夹角,使切片71在中间轴72上圆周均匀分布,一方面搅拌杆7旋转对药材粉料形成的颗粒进行制粒,另一方面搅拌杆7旋转时切片71推着药材粉料沿着搅拌杆7的长度方向运动,搅拌杆7的朝向相切于搅拌叶片61转动形成的圆形轨迹,搅拌杆7在混合仓2的外部连接有驱动电机73,驱动电机73带着搅拌杆7的旋转方向,搅拌电机62带着搅拌叶片61向搅拌杆7旋转时,搅拌杆7旋转使搅拌叶片61搅拌带动的药材粉料下方与搅拌叶片61同向,而位于搅拌杆7处的药材粉料逆向与搅拌叶片61的旋转方向,从而使药材粉料发生上下的循环运动,从而使药材粉料搅拌更加均匀。

参考图4,混合装置4还包括螺旋输送桨42、输送管43和下料管44,输送管43水平安装在混合仓2下部,螺旋输送桨42安装在输送管43的内部,在输送管43远离混合仓2的端部设置有输送电机45,输送电机45带着螺旋输送桨42旋转,出料管41连通于输送管43,螺旋输送桨42转动时可把制成的药品颗粒向出料管41内输送,并从出料管41流出,提高下料速度,螺旋输送桨42还可以在输送电机45的作用下反向旋转,使输送管43内的药品颗料向混合仓2内输送。下料管44的上端连通混合仓2的内腔,下料管44的下端连通于输送管43,下料管44位于出料管41与混合仓2之间,下料管44的上端从混合仓2内流入输送管43内药材粉料,然后从输送管43流向混合仓2内,从而使药材粉料上下交替混合。混合装置4的下料管44安装在与搅拌杆7相对的位置,搅拌杆7向搅拌杆7前方推进的药材粉料容易通过下料管44进入到输送管43内。

参考图5,搅拌电机62与搅拌叶片61旋转时,为防止药品粉料进入到搅拌叶片61与混合仓2的底部之间缝隙中,在搅拌叶片61与搅拌电机6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气环8,气环8套在搅拌电机62的输出轴上,气环8上部开口,在机体1内还设置有制气装置9,制气装置9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气环8内,从而使夹在搅拌叶片61与混合仓2的底部之间的药品粉料吹开,气体通过盖体3上的气阀32流出。为使气体容易通过搅拌叶片61与混合仓2的底部之间的缝隙,搅拌叶片61活动安装在搅拌电机62的输送端,搅拌叶片61上开设有两个竖直的滑孔10,滑孔10内有滑杆11,滑杆11延伸固定在搅拌电机62的输出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