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塔底重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446发布日期:2019-01-04 23:53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稳定塔底重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塔底重沸器。



背景技术:

稳定塔底重沸器又叫稳定塔底再沸器,其作用为:解吸塔送来的溶有C3、C4组分的脱乙烷汽油,以分馏塔二中段做为热源,在塔底重沸器加热使其汽化,汽相与塔内液相回流在塔盘上逆向接触,以达到分离出C3、C4组分的目的,保证汽油蒸汽压合格。目前的稳定塔底重沸器采用普通的带折流板的管壳式换热器,如图1所示,热蒸汽走管程,工艺流体走壳程,工艺流体被加热后为气液混合物,气体位于上层,液体位于下层继续受热,在使用时,该换热器位于顶部的管束11多处在工艺流体的液面12之上,没有与工艺流体很好的接触,使得工艺流体与顶部管束的换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卧式重沸器顶部管束进行良好换热的稳定塔底重沸器。

一种稳定塔底重沸器,包括:筒体、管箱、管板、折流板、隔板、管束、管程入口管、管程出口管、壳程入口管、壳程出口管;筒体两端通过法兰结构分别与两侧管箱连接,其中一侧的管箱中部设有水平的隔板,隔板上部的管箱壁上设有管程入口管,隔板下部的管箱壁上设有管程出口管;管束两端分别插入两端的管板并通过管板固定在筒体内;筒体顶部的侧壁上设有壳程出口管,筒体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壳程入口管,壳程入口管与壳程出口管之间的筒体内上下交错排列有折流板;

管束的横截面呈同心圆状排布,处于最外层圆上的管束其中部带有S形弯折,所述S形弯折使得管束前半段与后半段同处于最外层圆上且管束前半段与后半段不共线;并且所述S形弯折使得当管束前半段高于下折流板顶面时,管束后半段低于下折流板顶面。

优选的,最外层圆上的管束的S形弯折的弯折方向相同。

由于本实用新型最外圈管束带有S形弯折,使得处于筒体顶部的管束当其一半处在下折流板顶面之上而脱离工艺流体液面时,其另一半处在下折流板顶面之下而沉浸在工艺流体中,从而解决了卧式重沸器顶部管束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稳定塔底重沸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塔底重沸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现有技术:管束11、液面12;

本实用新型:筒体2、管箱3、管板4、折流板5、隔板6、管束7、管程入口管81、管程出口管82、壳程入口管83、壳程出口管84、折流板5`、管束7`、S形弯折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阅图,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附图2、3中省略了内层管束,而只画了最外层管束。

如附图2~3所示,一种稳定塔底重沸器,包括:筒体2、管箱3、管板4、折流板5、隔板6、管束7、管程入口管81、管程出口管82、壳程入口管83、壳程出口管84;筒体2两端通过法兰结构分别与两侧管箱3连接,其中一侧的管箱3中部设有水平的隔板6,隔板6上部的管箱3壁上设有管程入口管81,隔板6下部的管箱3壁上设有管程出口管82;管束7两端分别插入两端的管板4并通过管板4固定在筒体2内;筒体2顶部的侧壁上设有壳程出口管84,筒体2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壳程入口管83,壳程入口管83与壳程出口管84之间的筒体2内上下交错排列有折流板5;

管束7的横截面呈同心圆状排布,处于最外层圆上的管束7`其中部带有S形弯折7`1,所述S形弯折7`1使得管束7`前半段与后半段同处于最外层圆上且管束7`前半段与后半段不共线;并且所述S形弯折7`1使得当管束7`前半段高于下折流板5`顶面时,管束7`后半段低于下折流板5`顶面。

固定在S形弯折7`1处的折流板5采用拼接方式组装并焊接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外层圆上的管束7`的S形弯折7`1的弯折方向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