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雾化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657发布日期:2019-03-02 04:4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温雾化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属于液体浆料雾化制粉领域,涉及一种雾化盘,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粘度浆料的控温雾化盘。



背景技术:

离心雾化法是近代制粉技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雾化盘是雾化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代表着制粉技术的发展进程。目前,常用的雾化盘一般都包括上盘和下盘,上盘中心开设有一个进料孔用于将需要雾化处理的浆料投入雾化盘内,由于雾化盘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浆料被甩到雾化盘的周边形成薄膜,薄膜从盘边抛射出来后便撕碎成雾滴。为了使雾化盘的浆料能够及时抛射出来,通常雾化盘的侧面分布一系列方形、圆形、弧形、π形等的大出料口,造成抛射出来的颗粒偏大、偏粗,不能满足一些精密领域的需求;如若将雾化盘侧面的出料口改小,由于料浆粘度普遍偏高,仅在离心力作用下部分料浆很容易在出料口处暂时停留,等待新的浆料打破这种平衡才能射出,在等待新料浆到达的过程中,在出料口附近暂留的料浆很容易冷凝、球化,该冷凝球化的料浆就会作为核在出料口附近不断聚集扩大,严重影响雾化效果及效率,如果料浆粘度较高,这种缺陷就更为明显。

虽然专利号201520028909.8的一种离心喷雾器用雾化盘,以及专利号201520028917.2的一种雾化盘已经将对雾化盘的雾化性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优化,但高粘度浆料在离心过程中冷凝、球化现象仍会出现,通过进一步实验和研究发现,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高粘度浆料的温度会随着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而使得雾化前及雾化过程中高粘度浆料的温度等参数变化较大造成的。

此外,现有的雾化盘的多为一体式结构,雾化盘侧面的出料口大小及形状单一,使得更改浆料种类或改变浆料的参数,往往需要重新更换整个雾化盘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雾化盘,通过对现有雾化盘结构进行进一步改革,将传统的开放式雾化盘改为封闭式的,并将旨在对高粘度浆料雾化前及雾化过程中的温度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雾化盘,包括盘体、设置在盘体中心的主进料管、与所述主进料管连通的出料口、控温机组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盘体是由第一盘面、第二盘面、以及卡固在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之间的一系列设有不同出料口的盘体侧面构成的;所述主进料管位于所述第一盘面的中部,并在所述主进料管周围均布分布有次进料管,所述主进料管和次进料管分别通过主输料管和次输料管与浆液罐连通,所述主输料管的管壁外侧设有循环水夹层,并在所述主输料管出料处和次输料管出料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主输料管出料处和次输料管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器,所述主进料管和次进料管从第一盘面向第二盘面延伸,且在第二盘面中心设有与主进料管相对应的凸起;所述控温机组包括:与所述主输料管循环水夹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循环水管路和设置在循环水管路上的循环泵;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和流量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通过对循环水的流量进行控制来调节浆料的温度,并根据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来调节流量控制器,实现高温浆料的精确温度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沿所述凸起中心轴的任一纵截面呈弓形;优选地,所述主进料管的直径不超过所述凸起的最大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温雾化盘设有两个次进料管,

所述次进料管的直径为所述主进料管直径的1/3-2/3。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盘体侧面与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之间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盘体侧面与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控温雾化盘,在主输料管的管壁外侧各设有循环水夹层,并在所述主输料管出料处和次输料管出料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中的温度显示,通过对循环水的流量进行控制来调节浆料的温度,并根据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来调节流量控制器,实现高温浆料的精确温度控制。主进料管和次进料管的设计,能够借助次进料口的浆料打破单一主进料管抛射的平衡态,极大程度上阻拦料浆在出料口附近的聚集和球化,能够显著提高雾化盘的雾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盘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盘体,2.主进料管,3.次进料管,4.主输料管,5.次输料管,6.出料,7.凸起,11.第一盘面,12.第二盘面,13.盘体侧面,41. 循环水夹层,42. 循环水管路,43. 循环泵,44. 第一温度传感器,45. 第一流量控制器,51. 第二温度传感器,52. 第三温度传感器,53. 第二流量控制器,54. 第三流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控温雾化盘,包括盘体1、主进料管2、两个次进料管3、与所述主进料管2和次进料管3连通的出料口6、控温机组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盘体是由第一盘面11、第二盘面12、以及卡固在第一盘面11和第二盘面12之间的一系列设有不同出料口6的盘体侧面13构成的;主进料管2位于所述第一盘面11的中部,两个次进料管3围绕主进料管2对称的设在第一盘面11上,所述主进料管2和次进料管3分别通过主输料管4和次输料管5与浆液罐连通,所述主输料管2的管壁外侧设有的循环水夹层41,并在所述主输料管2出料处和两个次输料管5出料处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4、第二温度传感器5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52,在所述主输料管4出料处和两个次输料管5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控制器45、第二流量控制器53和第三流量控制器54,所述主进料管2和次进料管3从第一盘面11向第二盘面12延伸,且在第二盘面12中心设有与主进料2相对应的凸起7;所述控温机组包括:与所述主输料管循环水夹层4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循环水管路42和设置在循环水管路42上的循环泵43;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44、第二温度传感器51、第三温度传感器52、第一流量控制器45、第二流量控制器53、第三流量控制器54、循环泵43电连接,用于通过对循环水的流量进行控制来调节浆料的温度,并根据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来调节流量控制器,实现高温浆料的精确温度控制。

其中,沿所述凸起7中心轴的任一纵截面呈弓形,所述主进料管2的直径为所述凸起7的最大直径3/5,所述次进料管3的直径为所述主进料管2直径的1/3,所述盘体侧面13与第一盘面11和第二盘面12之间通过卡槽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