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振动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853发布日期:2019-03-02 01:53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振动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麦存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振动着水机。



背景技术:

小麦是面粉的原料,面粉(小麦粉)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食,用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种繁多,花样百出,风味迥异。小麦在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损耗,其中最大量的损耗是水分减量,水分减量不仅导致粮食数量减少,也使得小麦的含水量下降至10%以下,缩小其麸皮、麦胚以及胚乳三部分的韧性和脆性的差别,影响了小麦的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现有的小麦振动着水机,大部分采用室温水对小麦进行着水处理,处理效果较差,降低了小麦的质量,同时智能化程度较低,不能自动对小麦进行着水,且着水后的小麦如果长时间处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导致小麦发霉变质,致使企业遭受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小麦振动着水机,采用加温水分调节的方式对小麦进行着水处理,加温水分调节可以缩短润麦时间,对高水分小麦也可进行水分调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面粉的食用品质,提高了小麦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振动着水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侧表面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主体的内侧表面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主体的侧表面设有与放置板匹配的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主体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匀设置有支撑柱,主体的侧表面设有水箱,水箱的内侧表面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水泵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穿出水箱,且出水管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导管,导管穿入主体内部,且导管的底端设有雾化喷头,主体的内侧表面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设有加水管,加水管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内侧表面设有加热器,加热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水箱的内侧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侧表面铰接有箱门,箱门的外侧表面设有把手,箱门的内侧表面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外侧表面分别设有提示灯和蜂鸣器,提示灯的输入端和蜂鸣器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分别设有单向阀和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小麦振动着水机,采用加温水分调节的方式对小麦进行着水处理,加温水分调节可以缩短润麦时间,对高水分小麦也可进行水分调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面粉的食用品质,提高了小麦质量,放置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用于排出水分,通过排水管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单向阀可以防止外界水蒸汽进入主体内,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排出的水分流量,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上的显示屏可以实时观察,便于掌握流失水分从而判断小麦的状态,使用更加方便,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导入到导管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对小麦均匀喷洒,着水更加均匀,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主体内的湿度,通过PLC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关,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同时在不着水时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主体内的湿度,PLC控制器判断主体内的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提示灯和蜂鸣器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箱门进行排湿,防止小麦霉变,避免了企业损失,通过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自动加热水箱内的水到合适温度,便于对小麦进行加温水分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PLC控制器、3放置板、4振动电机、5支撑柱、6水箱、7加水管、8密封盖、9出水管、10导管、11提示灯、12蜂鸣器、13箱门、14把手、15密封圈、16水泵、17雾化喷头、18加热器、19温度传感器、20排水管、21单向阀、22流量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振动着水机,包括主体1,主体1的外侧表面设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主体1的内侧表面设有放置板3,放置板3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用于排出水分,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排水管20,排水管20上分别设有单向阀21和流量传感器22,流量传感器22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通过排水管20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单向阀21可以防止外界水蒸汽进入主体1内,流量传感器22用于检测排出的水分流量,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2上的显示屏可以实时观察,便于掌握流失水分从而判断小麦的状态,使用更加方便,主体1的侧表面设有与放置板3匹配的振动电机4,振动电机4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主体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匀设置有支撑柱5,主体1的侧表面设有水箱6,水箱6的上表面设有加水管7,加水管7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8,水箱6的内侧表面设有加热器18,加热器18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水箱6的内侧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通过加热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可以自动加热水箱6内的水到合适温度,使水温保持在46℃~52℃之间,便于对小麦进行加温水分调节,水箱6的内侧表面设有水泵16,水泵16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水泵16的出水端与出水管9连通,出水管9穿出水箱6,且出水管9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导管10,导管10穿入主体1内部,且导管10的底端设有雾化喷头17,水泵16将水箱6内的水通过出水管9导入到导管10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17对小麦均匀喷洒,着水更加均匀,主体1的内侧表面设有湿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3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湿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主体1内的湿度,通过PLC控制器2可以自动控制水泵16的开关,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同时在不着水时湿度传感器23可以实时监测主体1内的湿度,主体1的外侧表面分别设有提示灯11和蜂鸣器12,提示灯11的输入端和蜂鸣器12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判断主体1内的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提示灯11和蜂鸣器12及时提醒工作人员,PLC控制器2控制振动电机4、提示灯11、蜂鸣器12、水泵16、加热器18、温度传感器19、流量传感器22和湿度传感器23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主体1的侧表面铰接有箱门13,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箱门13进行排湿,防止小麦霉变,避免了企业损失,箱门13的外侧表面设有把手14,箱门13的内侧表面设有密封圈15,提高了密封性,该小麦振动着水机采用加温水分调节的方式对小麦进行着水处理,加温水分调节可以缩短润麦时间,对高水分小麦也可进行水分调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面粉的食用品质,提高了小麦质量。

在使用时:将小麦放置在放置板3上,关紧箱门13,操作PLC控制器2,设定好相应参数,打开振动电机4、加热器18和水泵16,振动电机4带动放置板3振动,加热器18对水箱6内的水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19检测水箱6内的水温并传送相应信号到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判断水温在46℃~52℃之间时,打开水泵16,水泵16将水箱6内的水通过出水管9导入到导管10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17对小麦均匀喷洒,着水更加均匀;湿度传感器23检测主体1内的湿度并传送相应信号到PLC控制器2,当PLC控制器2判断湿度到达设定值时关闭水泵16;不需要着水时,湿度传感器23检测主体1内的湿度并传送相应信号到PLC控制器2,当PLC控制器2判断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提示灯11和蜂鸣器12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打开箱门13进行排湿,防止小麦霉变,避免了企业损失。

本实用新型采用加温水分调节的方式对小麦进行着水处理,加温水分调节可以缩短润麦时间,对高水分小麦也可进行水分调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面粉的食用品质,提高了小麦质量,放置板3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用于排出水分,通过排水管20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单向阀21可以防止外界水蒸汽进入主体1内,流量传感器22用于检测排出的水分流量,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2上的显示屏可以实时观察,便于掌握流失水分从而判断小麦的状态,使用更加方便,水泵16将水箱6内的水通过出水管9导入到导管10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头17对小麦均匀喷洒,着水更加均匀,湿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主体1内的湿度,通过PLC控制器2可以自动控制水泵16的开关,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同时在不着水时湿度传感器23可以实时监测主体1内的湿度,PLC控制器2判断主体1内的湿度超过设定值时打开提示灯11和蜂鸣器12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箱门13进行排湿,防止小麦霉变,避免了企业损失,通过加热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可以自动加热水箱6内的水到合适温度,便于对小麦进行加温水分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