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2123发布日期:2019-03-08 18:1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主要的种类之一,它对于水泥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对配制大流态砼,有早强、高强要求的现浇砼和预制构件,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可全面提高和改善砼的各种性能。

萘系高效减水剂是减水剂其中一个类型,减水剂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生产设备便是反应釜,减水剂的主要合成流程都在反应釜中进行。现有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只具有一个大的反应腔体,减水剂所有的反应流程都在同一腔体中进行,而萘系高效减水剂在不同的工艺流程中,需要对于温度进行相应的控制,而在一个大腔体中,温度的控制不方便,同时空间太大导致温度改变会需要一定时间,不能迅速的改变温度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只有一个反应腔体,导致为温度控制不方便以及温度变化缓慢、不迅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包括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排料管的釜体,釜体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的磺化腔,磺化腔顶部与釜体顶壁连接,釜体顶部设置有连通磺化腔的进料管,磺化腔腔体内设置有电加热夹层,磺化腔内设置有带螺旋叶片的搅拌轴a,搅拌轴a与釜体顶部设置的电动机a连接,磺化腔底端腔体两侧开设有出料口,磺化腔底部设置有用于开关出料口的开关机构,釜体内设置有外搅拌机构。

进一步地,开关机构包括开关转筒,开关转筒外壁与磺化腔腔体内壁密封接触,开关转筒筒体上设置有与出料口配合的开口,开关转筒内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末端连接套设在搅拌轴a上的单向轴承。

进一步地,磺化腔垂直高度小于釜体垂直高度,外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b,搅拌轴b设置在磺化腔正下方,搅拌轴b连接设置在釜体下方外部的电动机b,搅拌轴b上设置若干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底部与搅拌轴b连接,搅拌叶片上部位于磺化腔腔体外壁与釜体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磺化腔腔体底面为锥形凸起状,磺化腔腔体底面设置有与开关转筒密封配合的环状滑槽,出料口与开口均设置为在磺化腔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斜向下。

进一步地,磺化腔腔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搅拌轴b顶部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釜体内部设置磺化腔,将釜体内部分为两个反应腔,在磺化腔内部进行固体萘的融化与磺化反应,由于磺化腔腔体较小,所以在利用电加热夹层进行加热时,升温更加,并且温度更容易控制,同时在磺化反应结束后需要降温进行水解反应时,通过进水管向釜体内部注入水解反应需要的清水,利用清水即可对磺化腔内部的物料进行降温,而后用过开关机构即可使物料与清水接触进行水解反应,整个降温过程迅速,并且降温与水解反应连贯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2、开关机构可以利用搅拌轴a的动力,带动开关转筒进行转动,从而使开口与出料口在连通与错开的状态下进行切换,即很方便的实现了出料口的开关。

3、外搅拌机构可以对釜体内磺化腔外部的部分进行搅拌,使物料反应、混合更为充分。

4、锥形凸起与斜向下设置的出料口以及开口配合,可以使磺化腔内部的物料更为容易的流动与清水进行水解反应,同时也防止了物料在磺化腔底部堆积。

5、搅拌叶片位于搅拌轴b上方,其重量较大,容易使搅拌轴b产生偏转,所以利用凹槽与搅拌轴b相互配合,可以使搅拌轴b稳定旋转,防止搅拌轴b产生偏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搅拌叶片,2-釜体,3-电加热夹层,4-搅拌轴a,5-电动机a,6-进料管,7-磺化腔,8-螺旋叶片,9-进水管,10-搅拌轴b,11-排料管,12-电动机b,13-连接杆,14-单向轴承,15-开口,16-开关转筒,17-出料口,18-环形滑槽,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反应釜,包括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9与排料管11的釜体2,釜体2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的磺化腔7,磺化腔7顶部与釜体2顶壁连接,釜体2顶部设置有连通磺化腔7的进料管6,磺化腔7腔体内设置有电加热夹层3,磺化腔7内设置有带螺旋叶片8的搅拌轴a4,搅拌轴a4与釜体2顶部设置的电动机a5连接,磺化腔7底端腔体两侧开设有出料口17,磺化腔7底部设置有用于开关出料口17的开关机构,釜体2内设置有外搅拌机构。

工作原理: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的第一步便是萘的融化与磺化,通过进料管6向磺化腔7中加入固体萘,而后通过电加热夹层3将磺化腔7中的固体萘融化,当温度上升至150℃左右时,再由进料管6向磺化腔7中加入硫酸进行磺化反应,随后物料需要进行降温,此时通过进水管9向釜内加入清水,通过清水与磺化腔7腔体的换热,使磺化腔7腔体内部物料降温,当温度降至120℃左右时,控制开关机构打开,使磺化腔7与釜体2连通,磺化腔7腔体内部物料进入釜内与清水接触进行水解反应,在此过程中搅拌轴a4与外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而后物料温度进一步降低至105℃时,通过进料管6滴加甲醛进行缩合反应,最后进行中和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釜体2与磺化腔7中均可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温度,同时也可同时设置PH传感器来检测物料反应的PH值,以判断物料反应程度。

在釜体内部设置磺化腔,将釜体内部分为两个反应腔,在磺化腔内部进行固体萘的融化与磺化反应,由于磺化腔腔体较小,所以在利用电加热夹层进行加热时,升温更加,并且温度更容易控制,同时在磺化反应结束后需要降温进行水解反应时,通过进水管向釜体内部注入水解反应需要的清水,利用清水即可对磺化腔内部的物料进行降温,而后用过开关机构即可使物料与清水接触进行水解反应,整个降温过程迅速,并且降温与水解反应连贯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开关机构包括开关转筒16,开关转筒16外壁与磺化腔7腔体内壁密封接触,开关转筒16筒体上设置有与出料口17配合的开口15,开关转筒16内壁上径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杆13,连接杆13末端连接套设在搅拌轴a4上的单向轴承14。

工作原理:搅拌轴a4在绕预设方向旋转时,带动螺旋叶片8旋转对磺化腔7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同时单向轴承14分离,开关转筒16保持静止开口15与出料口17错开,从而对出料口17封闭;当搅拌轴a4反转时,单向轴承14闭合,开关转筒16旋转使开口15与出料口17连通,从而打开出料口17,而后搅拌过程中,搅拌轴a4再次绕预设方向旋转进行搅拌,保持出料口17的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启闭出料口17,使搅拌轴a4反转时,控制电机低速旋转,或安装减速器以保持开关的准确。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开关机构可以利用搅拌轴a的动力,带动开关转筒进行转动,从而使开口与出料口在连通与错开的状态下进行切换,即很方便的实现了出料口的开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磺化腔7垂直高度小于釜体2垂直高度,外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b10,搅拌轴b10设置在磺化腔7正下方,搅拌轴b10连接设置在釜体2下方外部的电动机b12,搅拌轴b10上设置若干搅拌叶片1,搅拌叶片1底部与搅拌轴b10连接,搅拌叶片1上部位于磺化腔7腔体外壁与釜体2内壁之间。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外搅拌机构可以对釜体内磺化腔外部的部分进行搅拌,使物料反应、混合更为充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磺化腔7腔体底面为锥形凸起状,磺化腔7腔体底面设置有与开关转筒16密封配合的环状滑槽,出料口17与开口15均设置为在磺化腔7由内向外的方向上斜向下。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锥形凸起与斜向下设置的出料口以及开口配合,可以使磺化腔内部的物料更为容易的流动与清水进行水解反应,同时也防止了物料在磺化腔底部堆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磺化腔7腔体下表面设置有与搅拌轴b10顶部配合的凹槽19。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搅拌叶片位于搅拌轴b上方,其重量较大,容易使搅拌轴b产生偏转,所以利用凹槽与搅拌轴b相互配合,可以使搅拌轴b稳定旋转,防止搅拌轴b产生偏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