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纶混导电针刺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207发布日期:2019-04-13 01:1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芳纶混导电针刺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纶混导电针刺毡。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对于工业产出的各种废液、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残渣的处理方法也在不断的优化中,近来, PM2.5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主要源于生活或生产中的各种废气,为了减少空气中PM2.5的含量,提高空气质量,需要对各种废气进行处理,特别是工业废气。

目前,对工业废气的处理主要采用针刺毡过滤袋的方法,而现有的针刺毡一般为普通的层状复合结构,在钢铁、冶金、电力、化工、制药等行业的烟气温度较高,且具有较强酸性的腐蚀性,普通层状结构的针刺毡难以满足其高温、高酸、高腐蚀颗粒物对滤袋的灼烧和腐蚀性气体对滤料的破坏,同时容易积灰,清灰难,使用寿命缩短,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还容易造成火灾等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提供一种基于芳纶纤维毡混掺导电涤纶纤维,制得具有导电性能的针刺毡,避免了滤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静电聚集问题,提高了滤料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芳纶混导电针刺毡,包括基布层和芳纶混导纤维层,芳纶混导纤维层包括芳纶短纤维和导电涤纶纤维,芳纶短纤维和导电涤纶纤维充分混匀,然后用针刺法制成芳纶混导纤维层,芳纶短纤维和导电涤纶纤维的用量比例为1:0.1~1;基布层包括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经混纺编制成布,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用量比例为1:0.2~0.8。

进一步的,基布层和芳纶混导纤维层外侧设置覆设PTFE微孔膜。

进一步的,芳纶混导纤维层外侧设置壳聚糖涂层。

进一步的,芳纶混导纤维层通过大口烧毛和烫平辊辊压,使表面扁平形成致密空隙结构,并形成高熔融粘性与覆膜之间形成牢固粘结。

进一步的,芳纶短纤维通过预处理设置为弯弧形或U型。

进一步的,导电涤纶纤维通过预处理设置为弯弧形或U型。

进一步的,PTFE微孔膜的厚度不超过0.5mm。

进一步的,壳聚糖涂层的厚度不超过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芳纶纤维具有的耐热性、抗热氧老化的稳定性、耐酸性等特点,混合改性涤纶,通过合适的用量配比,使本实用新型所研发的项目产品具有耐高温、抗静电、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基布层包括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经混纺编制成布,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用量比例为1:0.2~0.8,兼顾纤维细度和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广泛适用于钢铁、水泥、煤化工、有机化工的多个行业的烟气除尘。实用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芳纶混导电针刺毡的过滤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布层,2-芳纶混导纤维层,3-PTFE微孔膜,4-壳聚糖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芳纶混导电针刺毡,包括基布层1和芳纶混导纤维层2,芳纶混导纤维层2包括芳纶短纤维和导电涤纶纤维,芳纶短纤维通过预处理设置为弯弧形或U型,导电涤纶纤维通过预处理设置为弯弧形或U 型,芳纶短纤维和导电涤纶纤维充分混匀,然后用针刺法制成三维空隙结构的芳纶混导纤维层2,芳纶短纤维和导电涤纶纤维的用量比例为1:0.1~1;基布层1 包括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经混纺编制成布,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用量比例为1:0.2~0.8。基布层1和芳纶混导纤维层2外侧设置覆设PTFE微孔膜3, PTFE微孔膜的厚度为0.2mm。芳纶混导纤维层2最外侧设置壳聚糖涂层4,壳聚糖涂层4的厚度为0.3mm。芳纶混导纤维层2通过大口烧毛和烫平辊辊压,使表面扁平形成致密空隙结构,并形成高熔融粘性与覆膜之间形成牢固粘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