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2115发布日期:2019-07-24 12:3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污水澄清和浓缩处理方法大体为:原水在调节水池用污水泵打到圆形的浓缩沉淀水池必须添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MMA)等絮凝剂将污水中悬浮物进行沉淀浓缩,然后固相用压滤机将污泥压滤形成滤饼,液相在经过生化处理达到要求后排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水处理时要加入处理药剂,使得处理费用加大;

2. 圆形浓缩水池占地面面积大;

3. 液相澄清液由于悬浮液沉淀不完全,常常会带走有用的固体悬浮物,做的最好的浓缩水池也要带走万分之三到五的固相悬浮物;

4. 水处理时外界干扰因素多,如有突发事件经常无法保证出水质量;

5. 由于在水中添加了化学物质,从而减少中水回用的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包括过滤罐、污水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过滤罐上设有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延伸至过滤罐内,所述过滤罐底部设有多个排污口,各排污口分别与排污管连通,所述过滤罐上设有多个人孔座,人孔座与过滤罐连通处设有过滤分布盘,过滤分布盘上通过多个装配孔设有多个过滤棒,过滤棒通过装配孔与人孔座连通并延伸至过滤罐内,所述人孔座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中和剂进液口,进水口、出水口和中和剂进液口分别与对应的中和剂进液管、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所述过滤罐侧壁上设有多个清洗口。

进一步,所述人孔座位于过滤罐顶部,过滤罐顶部边沿处设有雨水排放槽。

进一步,所述人孔座上设有装配盖。

进一步,所述过滤棒为高分子滤棒。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中和剂进液口与对应的中和剂进液管、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水管、剂进液管、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上均设有增压泵。

进一步,所述过滤罐底部设有支撑机,过滤罐上设有多个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工业水处理站处理成本;处理后澄清水直接外排或回用,提高工业水处理的排放水质指标,不需要添加絮凝剂和其他药剂,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后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封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人孔座,2雨水排放槽,3装配盖,4过滤棒,5污水进水管,6过滤罐,7排污管,8支撑架,9吊耳,10排污口,11进水口,12出水口,13中和剂进液口,14过滤分布盘,15装配孔,16中和剂进液管路,17 出水管路,18进水管路,19清洗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包括过滤罐6、污水进水管5和排污管7,所述过滤罐6上设有污水进水管5,污水进水管5延伸至过滤罐6内,所述过滤罐6底部设有多个排污口10,各排污口10分别与排污管7连通,所述过滤罐6上设有多个人孔座1,人孔座1与过滤罐6连通处设有过滤分布盘14,过滤分布盘14上通过多个装配孔15设有多个过滤棒4,过滤棒4通过装配孔15与人孔座1连通并延伸至过滤罐6内,所述人孔座1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中和剂进液口13,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中和剂进液口13分别与对应的中和剂进液管、出水管路17和进水管路18连通。

进一步,所述过滤罐6侧壁上设有多个清洗口19。

进一步,所述人孔座1位于过滤罐6顶部,过滤罐6顶部边沿处设有雨水排放槽2。

进一步,所述人孔座1上设有装配盖3。

进一步,所述过滤棒4为高分子滤棒。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中和剂进液口13与对应的中和剂进液管、出水管路17和进水管路18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水管5、剂进液管、出水管路17和进水管路18上均设有增压泵。

进一步,所述过滤罐6底部设有支撑架8,过滤罐6上设有多个吊耳9。

该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浓缩过滤器,使用时污水经初滤过滤掉大直径的固体物后经污水进水管5进入过滤罐6内,经过滤罐6内的各过滤棒4过滤后,过滤棒4为高分子滤棒,高分子虑棒采用高分子过滤碳棒,过滤后的清水进入由与各过滤棒4连通的人孔座1内,经出水口12和出水管路17排出,人孔座1连通的进水口11和中和剂进液管路16可进入清水和中和剂对过滤棒4进行反洗,过滤罐6上的各清洗口19可对过滤罐6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由排污管7排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