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259发布日期:2019-04-09 22:5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实验台试剂架的支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安装。1、选用矩形的铝合金或钢材金属支架,插入固定于台面的底座上。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台面的空间,缺陷是承重性能及稳定性差、实用功能不强。2、选用木制或钢板折弯做支撑架。实际是做一个250mm-350mm左右宽的架子放在台面上。这样的好处是承重稳定,实用性强。缺陷是占用大量台面使用面积,造成浪费并且整体显的笨重不美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台,以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台,包括:台架、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台面、设置在所述台面上的试剂架、连接所述试剂架与所述台架的第一螺栓;所述台架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设置有第一圆孔对,所述第一圆孔对包括第一圆孔、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相对设置;所述台面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试剂架包括:若干第一空心立柱、安装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上的若干层台,所述第一空心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圆孔对,所述第二圆孔对包括第三圆孔、第四圆孔,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第四圆孔相对设置,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空心立柱的外径,所述第一空心立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圆孔对和第二圆孔对。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圆孔对和第二圆孔对,所述第一空心立柱便固定在所述台架上,有效确保了试剂架的承重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采用第一空心立柱的试剂架可极大的减少占用台面的使用面积,美观大方。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包括:下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支架上的上支架,连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第二螺栓;所述下支架包括若干第二空心立柱,所述第二空心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三圆孔对,相邻的两对第三圆孔对在垂直方向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三圆孔对包括第五圆孔和第六圆孔,所述第五圆孔与第六圆孔相对设置;所述上支架包括:若干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的连接梁,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第四圆孔对,所述第四圆孔对包括第七圆孔和第八圆孔,所述第七圆孔与所述第八圆孔相对设置;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心立柱的外径,所述套筒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空心立柱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空心立柱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三圆孔对与所述第四圆孔对匹配,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圆孔对和第四圆孔对。将第二螺栓装入第三圆孔对和第四圆孔对,下支架便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在一起,由于相邻的两对第三圆孔对在垂直方向间隔一端距离,第二螺栓插入不同的第三圆孔对时,上支架便可以调整至不同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夹缝,两个所述夹缝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端;所述套筒的内径为49mm、长度为300mm;所述第一空心立柱插入套筒的长度为14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层台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与所述第二螺丝孔匹配。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所述层台便安装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立柱和第二空心立柱的外径均为48mm,所述第一空心立柱的长度为1200mm,所述第二空心立柱的长度为650mm。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实验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台架下方的立柜、设置在所述第二空心立柱底部的橡胶垫,所述立柜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孔对为三对,三对所述第三圆孔对与第二空心立柱的顶端的距离分别是40mm、90mm、14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立柱为两根,所述层台为两个。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台,将试剂架中的第一空心立柱插入所述台架中的套筒,并通过第一螺栓锁紧,使得试剂架固定在台架上,有效确保了试剂架的承重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采用第一空心立柱的试剂架可极大的减少占用台面的使用面积,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台面、台架和立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筒与第一空心立柱连接处的截面图;

图6为去掉了第一螺栓时套筒与第一空心立柱连接处的截面图;

图7为套筒与第二空心立柱连接处的截面图;

图8为去掉了第二螺栓时套筒与第二空心立柱连接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台,包括:台架10、设置在所述台架10上的台面50、设置在所述台面50上的试剂架60、连接所述试剂架60与所述台架10的第一螺栓70;所述台架10设置有套筒31,所述套筒31设置有第一圆孔对,所述第一圆孔对包括第一圆孔32、第二圆孔33,所述第一圆孔32与第二圆孔33相对设置;所述台面50设置有若干安装孔51,所述试剂架60包括:若干第一空心立柱61、安装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上的若干层台62,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圆孔对,所述第二圆孔对包括第三圆孔63、第四圆孔64,所述第三圆孔63与所述第四圆孔64相对设置,所述套筒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的外径,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穿过所述安装孔51并插入所述套筒31内,所述第一螺栓70穿过所述第一圆孔对和第二圆孔对。第一螺栓70穿过所述第一圆孔对和第二圆孔对,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便固定在所述台架10上,有效确保了试剂架60的承重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采用第一空心立柱61的试剂架60可极大的减少占用台面50的使用面积,美观大方。

所述台架10包括:下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支架上的上支架,连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第二螺栓40;所述下支架包括若干第二空心立柱21,所述第二空心立柱2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三圆孔对,相邻的两对第三圆孔对在垂直方向间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三圆孔对包括第五圆孔22和第六圆孔23,所述第五圆孔22与第六圆孔23相对设置;所述上支架包括:若干所述套筒31、连接所述套筒31的连接梁34,所述套筒31的下端设置有第四圆孔对,所述第三圆孔对包括第七圆孔35和第八圆孔36,所述第七圆孔35与所述第八圆孔36相对设置;所述套筒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心立柱21的外径,所述套筒3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空心立柱21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空心立柱21插入所述套筒31内,所述第三圆孔对与所述第四圆孔对匹配,所述第二螺栓40穿过所述第三圆孔对和第四圆孔对。将第二螺栓40装入第三圆孔对和第四圆孔对,下支架便与所述上支架连接在一起,由于相邻的两对第三圆孔对在垂直方向间隔一端距离,第二螺栓40插入不同的第三圆孔对时,上支架便可以调整至不同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

所述套筒3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夹缝37,两个所述夹缝37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梁34连接所述套筒31的上端;所述套筒31的内径为49mm、长度为300mm;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插入套筒31的长度为140mm。

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层台62设置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与所述第二螺丝孔匹配。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所述层台62便安装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上。

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和第二空心立柱21的外径均为48mm,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的长度为1200mm,所述第二空心立柱的21长度为650mm。

所述新型实验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台架10下方的立柜80、设置在所述第二空心立柱21底部的橡胶垫24,所述立柜80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81。

所述第三圆孔对为三对,三对所述第三圆孔对与第二空心立柱21的顶端的距离分别是40mm、90mm、140mm。

所述第一空心立柱61为两根,所述层台62为两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台,将试剂架中的第一空心立柱插入所述台架中的套筒,并通过第一螺栓锁紧,使得试剂架固定在台架上,有效确保了试剂架的承重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采用第一空心立柱的试剂架可极大的减少占用台面的使用面积,美观大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