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及智能喷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737发布日期:2019-04-20 03:5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及智能喷雾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及智能喷雾设备。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用于给空气加湿、降温等。雾化器中还可添加精油,用于净化及治疗身心,通过精油挥发的愉悦芳香分子,进行自我意识的调节,达到舒适愉悦的心灵境界,让心境保持平衡及自由状态,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升,达到身心的平衡和放松。

目前,现有的雾化器大多仅具有雾化功能,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及智能喷雾设备,其中,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包括控制芯片、超声波雾化电路、红外感应电路、蜂鸣电路、光源输出电路、太阳能充蓄电路、风扇控制电路、电阻R30、电阻R31和电阻R32;

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供电所述控制芯片、超声波雾化电路、红外感应电路、蜂鸣电路、光源输出电路和风扇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超声波雾化电路、红外感应电路、蜂鸣电路、光源输出电路以及风扇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通过串联的电阻R30、电阻R31接地;所述电阻R30和电阻R31的连接节点通过电阻R32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BS45F3833。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雾化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晶振Y1、可调电感L1;所述场效应管Q1为N型;所述场效应管Q1漏极与可调电感L1的滑动端连接;所述可调电感L1的全值线圈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晶振Y1与场效应管Q1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栅极与源极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PIR、感应芯片U3、稳压器U5、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

所述红外传感器PIR的源极与感应芯片U3的第2引脚、电阻R29一端和电容C20一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PIR的漏极与电阻R28一端、电阻R26一端、电容C19一端、电阻R23一端、电容C18一端、电阻R22一端和感应芯片U3的第1引脚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与稳压器U5连接;

电阻R28另一端与感应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电阻R26另一端与感应芯片U3的第4引脚和电阻R27有单连接;所述感应芯片U3的第5引脚与电阻R23另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感应芯片U3的第6引脚通过电阻R25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PIR的栅极、电阻R29另一端、电容C20另一端、电阻R27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阻R24另一端、感应芯片U3的第8引脚和电容C18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蜂鸣电路包括蜂鸣器LS1、场效应管Q6、第一保护电阻;所述蜂鸣器LS1依次通过场效应管Q6和第一保护电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输出电路包括若干灯组;所述若干灯组分别通过一第一三极管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控制芯片之间设有第一滤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芯片U3的型号为AS084;所述稳压器U5的型号为GF9901A33L3M。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输出5V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采用太阳能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通过红外感应电路捕捉人体靠近,实现自动喷雾;通过超声波雾化电路产生0.1-5微米的纳米级冷雾,净化空气,给人以舒适;通过光源输出电路;通过电阻R30、电阻R31和电阻R32构成光控电路,使控制芯片能够跟据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弱来情况自动判断光源输出电路和/或超声波雾化电路是否开启、关闭,光控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设备,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的太阳能智能喷雾设备,功能多样化,光控结构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框图;

图2为控制芯片与风扇控制电路的连接电路图;

图3为超声波雾化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红外感应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蜂鸣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光源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10 控制芯片 20 超声波雾化电路 30 红外感应电路

40 蜂鸣电路 50 光源输出电路 60 太阳能充蓄电路

70 风扇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了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与物理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光连接等,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及智能喷雾设备,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芯片10、超声波雾化电路20、红外感应电路30、蜂鸣电路40、光源输出电路50、太阳能充蓄电路60、风扇控制电路70、电阻R30、电阻R31和电阻R32;

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60供电所述控制芯片10、超声波雾化电路20、红外感应电路30、蜂鸣电路40、光源输出电路50和风扇控制电路70;

所述控制芯片10内设有缺水检测模块;所述控制芯片10分别与超声波雾化电路20、红外感应电路30、蜂鸣电路40、光源输出电路50以及风扇控制电路70连接;

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60通过串联的电阻R30、电阻R31接地;所述电阻R30和电阻R31的连接节点通过电阻R32与控制芯片10连接。

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60内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采用单、多晶硅太阳能板;太阳能充蓄电路60中设有充电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将太阳能板白天产生的电量储存起来,用于喷雾器和人体感应系统的供电。通过红外感应电路30,当有人体接近太阳能喷雾设备时,喷雾系统会自动工作,喷出烟雾。超声波雾化电路20中经过晶振Y1产生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分子分解成直径为0.1-5微米的纳米级冷雾分发于四周的空气之中,使周围环境有较高的湿度,并发生一定数量的自然负氧离子,净化空气,给人以舒适,安静之感,同时,在视觉效果上给人犹如仙境之美感。另外,通过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构成的太阳能光控系统,通过采集太阳能充蓄电路60的电压状态,使控制芯片10能够跟据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弱来情况自动判断光源输出电路50和或/或超声波雾化电路20是否开启、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采用太阳能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通过红外感应电路捕捉人体靠近,实现自动喷雾;通过超声波雾化电路产生0.1-5微米的纳米级冷雾,净化空气,给人以舒适;通过光源输出电路;通过电阻R30、电阻R31和电阻R32构成光控电路,使控制芯片能够跟据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弱来情况自动判断光源输出电路和/或超声波雾化电路是否开启、关闭,光控结构简单、实用。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10的型号为BS45F3833。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控制芯片10的型号为BS45F3833;控制芯片10的第1引脚与超声波雾化电路20连接;控制芯片10的第2引脚与第3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控制芯片10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分别为与光源输出电路50连接;控制芯片10的第8引脚与缺水感应器连接;控制芯片10的第9引脚与蜂鸣电路40连接;控制芯片10的第10引脚与风扇控制电路70连接;控制芯片10的第12引脚与电阻R32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0的第13引脚与红外感应电路30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0的第14引脚与超声波雾化电路20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0的第15引脚和第16引脚作为烧录端;

较佳地,所述风扇控制电路70包括电阻R6、电容C1、风机B1、三极管Q2;电阻R6一端与控制芯片10的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与风机B1一端和电容C1一端连接;风机B1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与VCC电源连接。

较佳地,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6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风机B1和电容C1的连接节点连接。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雾化电路20包括场效应管Q1、晶振Y1、可调电感L1;所述场效应管Q1为N型;所述场效应管Q1漏极与可调电感L1的滑动端连接;所述可调电感L1的全值线圈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晶振Y1与场效应管Q1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栅极与源极分别与控制芯片10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超声波雾化电路20包括场效应管Q1、晶振Y1、可调电感L1;场效应管Q1为N型;场效应管Q1漏极与可调电感L1的滑动端连接;可调电感L1的全值线圈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晶振Y1与场效应管Q1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1栅极与源极分别与控制芯片10连接。可调电感L1与晶振Y1之间连接有电容C2;场效应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5接地。

现有的雾化电路一般为自激式,自激振荡电路没有独立振荡源,需要借助变压器产生脉冲信号。目前,自激振荡电路存在效率低、电磁干扰严重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构成他激式震荡电路,使超声波震荡设备发生的高频震荡,将水分子分解成直径为0.1-5微米的纳米级冷雾分发于四周的空气之中,提高了雾化效率和稳定性能。

较佳地,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控制芯片10之间设有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场效应管Q1源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电阻R3一端和电容C5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4一端和电容C3一端的连接节点作为FB端与控制芯片10的第14引脚连接;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均接地连接。

较佳地,所述场效应管Q1栅极与控制芯片10的第1引脚之间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电阻R1与场效应管Q1栅极的连接节点通过电阻R2接地。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红外感应电路30包括红外传感器PIR、感应芯片U3、稳压器U5、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所述感应芯片U3的型号为AS084;所述稳压器U5的型号为GF9901A33L3M;

所述红外传感器PIR的源极与感应芯片U3的第2引脚、电阻R29一端和电容C20一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PIR的漏极与电阻R28一端、电阻R26一端、电容C19一端、电阻R23一端、电容C18一端、电阻R22一端和感应芯片U3的第1引脚连接;电阻R22另一端与稳压器U5的VOUT端连接;稳压器U5的GND端接地;稳压器U5的VIN端与5V电源连接;

电阻R28另一端与感应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电阻R26另一端与感应芯片U3的第4引脚和电阻R27有单连接;所述感应芯片U3的第5引脚与电阻R23另一端、电阻R24一端连接;感应芯片U3的第6引脚通过电阻R25与控制芯片10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PIR的栅极、电阻R29另一端、电容C20另一端、电阻R27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阻R24另一端、感应芯片U3的第8引脚和电容C18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蜂鸣电路40包括蜂鸣器LS1、场效应管Q6、第一保护电阻;所述蜂鸣器LS1依次通过场效应管Q6和第一保护电与控制芯片10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蜂鸣电路40包括蜂鸣器LS1、场效应管Q6、第一保护电阻;蜂鸣器LS1依次通过场效应管Q6和第一保护电与控制芯片10连接。其中,场效应管Q6的型号为S2302;第一保护电阻包括电阻R13和电阻R14;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蜂鸣器LS1连接;场效应管Q6的栅极与电阻R13一端和电阻R14一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与控制芯片10连接;电阻R14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6的源极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光源输出电路50包括若干灯组;所述若干灯组分别通过一第一三极管与控制芯片10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光源输出电路50包括LED1、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LED1、LED2和LED3并联为第一灯组,LED4、LED5和LED6并联为第二灯组;LED7、LED8和LED9并联为第三灯组;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均为第一三极管。第一灯组、第二灯组、第三灯组的阳极分别通过一保护电阻与VCC电源连接;第一灯组的阴极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基极通过电阻R7与控制芯片10的第6引脚连接;第而灯组的阴极端与三极管Q4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基极通过电阻R8与控制芯片10的第7引脚连接;第三灯组的阴极端与三极管Q5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5基极通过电阻R9与控制芯片10的第5引脚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三极管Q4发射极和三极管Q5发射极均接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充蓄电路60输出5V电压。

具体实施时,太阳能充蓄电路为现有常用的5V升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智能喷雾设备,采用如上任意所述的太阳能智能喷雾电路。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的太阳能智能喷雾设备,功能多样化,光控结构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控制芯片、超声波雾化电路、红外感应电路、蜂鸣电路、光源输出电路、太阳能充蓄电路、风扇控制电路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