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温介质的DTRO膜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8178发布日期:2019-09-25 00:3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温介质的DTRO膜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介质的DTRO膜柱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DTRO膜片承受的温度一般低于45℃,不能满足一些需要维持到60-80℃的物料介质的提纯、浓缩中,其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例如:在动物蛋白分离浓缩过程中,必须保证物料温度不低于60℃,否则会引起物料变形。而常规的DTRO运行温度最高只能到45℃,因此技术人员经过对膜材料、导流盘、壳体等材料的开发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耐高温DTRO组件,最高运行温度可达80℃,极大地拓宽了DTRO应用领域,为生化、制药、食品、精细化工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浓缩分离手段。

虽然这项技术的原理早已被人们所知晓,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却很少,目前基本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在工业系统中少量应用,一般也仅为试用阶段,尚未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目前,DTRO在一些食品、制药等领域的主要难点在于不能适应介质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介质流通量大、安全可靠、功效高的适用于高温介质的DTRO膜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高温介质的DTRO膜柱结构,包括中心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拉杆上穿设有耐高温导流盘和耐高温膜片交叉堆叠的膜组件,且膜组件上下最外侧均为耐高温导流盘,膜组件两端分别通过唇形圈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外侧分别穿设有上端拉杆衬套和下端拉杆衬套,下端拉杆衬套上开设有透过液出口,下端盖上对称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口和浓缩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膜柱结构,其膜组件有两层耐高温导流盘上下封压耐高温膜片,其运行的压力、温度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上端拉杆衬套和下端拉杆衬套外侧分别穿设有上端固定螺母和下端固定螺母,从两端对膜组件进行固定,实现整体的连接性。

所述中心拉杆上最下端的耐高温导流盘与下端盖之间穿设有封闭中心孔的O型密封圈,对中间孔隙进行密封,实现膜组件的浓缩分离作用。

所述耐高温膜片的材质为耐热温度高于60℃的有机材料;耐高温导流盘的材质为耐热温度高于60℃的UPVC材料,便于将膜柱应用到60℃的液体介质中,突破了市场上膜片运行温度不能超过45℃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介质流通量大,安全可靠,功效高,其运行温度最高可达80℃,极大地拓宽了DTRO应用领域,适用于污水零排放、高盐污水浓缩、食品饮料医药行业的产品浓缩、提纯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浓缩液出口,3下端固定螺母,4下端拉杆衬套,5耐高温膜片,6下端盖,7耐高温导流盘,8上端盖,9 O型密封圈,10唇形圈,11上端拉杆衬套,12上端固定螺母,13透过液出口,14中心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中心拉杆14,所述中心拉杆14上穿设有耐高温导流盘7和耐高温膜片5交叉堆叠的膜组件,且膜组件上下最外侧均为耐高温导流盘7,膜组件两端分别通过唇形圈10连接有上端盖8和下端盖6,上端盖8和下端盖6外侧分别穿设有上端拉杆衬套11和下端拉杆衬套4,下端拉杆衬套4上开设有透过液出口13,下端盖6上对称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口1和浓缩液出口2;所述上端拉杆衬套11和下端拉杆衬套4外侧分别穿设有上端固定螺母12和下端固定螺母3;所述中心拉杆14上最下端的耐高温导流盘7与下端盖6之间穿设有封闭中心孔的O型密封圈9;所述耐高温膜片6的材质为耐热温度高于60℃的有机材料;耐高温导流盘7的材质为耐热温度高于60℃的UPVC材料。

原液通过壳与耐高温膜片5的间隙后,经过导流通道进入底部耐高温导流盘7中,先是经过耐高温膜片5的一侧,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反转到耐高温膜片5的另一侧,再流入到下一个耐高温膜片5,从而形成由圆形耐高温导流盘7周边到中心,再到周边,再到圆中心的切向流过滤。透过耐高温膜片5的透过液,再通过下端拉杆衬套4上的透过液出口13不断排出。浓缩液最终从下端盖6上的浓缩液出口2流出。浓缩液与透过液的隔离由安装在耐高温导流盘7上的O型密封圈9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