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酸塔烟气入口防堵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9246发布日期:2019-07-13 09:47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酸塔烟气入口防堵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酸塔烟气入口防堵降温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脱酸烟气降温防堵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等焚烧烟气含高浓度酸性物质(以so2、hcl为主),为了使烟气达标排放,采用一定浓度碱性液体(如naoh)作为吸收剂的湿法脱酸工艺进行酸性物质的脱出,由于烟气中大量酸性物质与吸收剂在高温下迅速反应成盐,循环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水分快速闪蒸造成盐结晶,结晶盐在湿法脱酸塔入口处沉积造成堵塞,再加上烟气中含大量的微小粉尘,更是与结晶盐混合形成“石钟乳”一样的高硬度物质,进一步加剧湿法脱酸塔烟气入口处的堵塞,目前解决方案是在塔入口烟道上设置一定数量的人孔,定期手动清除堵塞物,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另外,湿法脱酸塔入口烟道上设置预降温喷淋,为避免造成入口烟道堵塞,采用工业水进行喷淋,将烟气温度降温至160℃以下,造成工业水浪费的同时增大了脱酸系统的污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喷淋预降温,又能满足高温烟气与烟道内壁之间的隔离,同时减少循环水消耗的脱酸塔烟气入口防堵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酸塔烟气入口防堵降温装置,包括脱酸塔本体和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处,沿入口位置的侧壁均匀绕设有至少两个固定通孔,在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通孔内均穿设有第一喷嘴,每个所述第一喷嘴的一端伸入到进气口的对应位置内,并与进气口的轴向形成5~10°的夹角,另一端向外伸出进气口的对应位置,并与环形水管螺接连通,所述环形水管的轴向中心线,与进气口的轴向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该环形水管上还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从进气口侧壁的对应位置穿设入进气口,所述连接管的穿入端连通设有第二喷嘴;在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可拆式的回收装置,所述环形水管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回收装置的对应位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嘴伸入进气口的一端为截面是矩形的楔形结构,该楔形结构的轴向中心线与进气口的轴向中心线相互垂直,该第一喷嘴的出水方向与进气口的轴向形成有5~1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为锥形螺旋喷嘴,所述锥形螺旋喷嘴的中心线与进气口的轴向中心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与连接管螺接有拉杆,在所述脱酸塔本体的内壁上,对应进气口与脱酸塔本体连通处的下端位置处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拉杆连接,且集水箱外侧壁的一端与脱酸塔本体对应位置的内壁贴合;所述集水箱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水箱内设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集水箱进水位置的宽度大于进气口的半径,小于进气口的直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酸塔烟气入口防堵降温器的使用方法,包括:1)将烟气导入进气口;

2)把naoh溶液作为循环液装入集水箱,并泵入环形水管中;

3)通过位于所述环形水管上的第二喷嘴喷出循环液对烟气降温,同时进行脱酸得到脱酸烟气;同时,与环形水管连通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喷嘴也喷出循环液,喷出压力不低于0.4mpa,由于第一喷嘴与进气口轴向有5~10°的夹角,喷出的循环液喷洒在进气口的内壁上,在喷射夹角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喷出的循环液沿进气口内壁形成螺旋状的移动轨迹,在喷出压力的作用下,不断喷出的循环液在进气口的内壁上形成5-10mm的保护液膜,由于循环液中盐含量增大,循环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水分快速闪蒸,盐结晶析出与烟气中的粉尘混合后被循环液及时带走,避免在烟道上形成“石钟乳”状的堵塞物。

4)喷出的循环液由集水箱收集,经滤网过滤后,由水泵抽出并再次泵入环形水管的进水口,以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进气口设第二喷嘴给烟气喷淋降温,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喷嘴在内侧壁面沿烟气流向倾斜5-10°,喷射在进气口内壁上快速形成均匀的保护液膜,并作螺旋状的运动轨迹,能迅速沾满进气口位置的内壁,达到将高温烟气与进气口进行隔离的目的,并能及时带走烟气中的沉降异物,避免在进气口内壁上形成“石钟乳”状的堵塞物,降低了因高温、高湿、高酸性腐蚀对烟道材质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喷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第二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由脱酸塔本体1和进气口4等组成,在所述进气口4处,沿入口位置的侧壁均匀绕设有三个固定通孔,在三个所述固定通孔内均穿设有第一喷嘴21,每个所述第一喷嘴21的一端伸入到进气口4的对应位置内,另一端向外伸出进气口4的对应位置,并与环形水管3螺接连通,所述环形水管3的轴向中心线,与进气口4的轴向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喷嘴21伸入进气口4的一端为截面是矩形的楔形结构,该楔形结构的轴向中心线与进气口4的轴向中心线相互垂直,该第一喷嘴21的出水方向与进气口4的轴向形成有5~10°的夹角。

在该环形水管3上还连通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从进气口4侧壁的对应位置穿设入进气口4,所述连接管31的穿入端连通设有第二喷嘴22,所述第二喷嘴22为锥形螺旋喷嘴,所述锥形螺旋喷嘴的中心线与进气口4的轴向中心线重合。

在所述连接管31上设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与连接管31螺接的拉杆41,在所述脱酸塔本体1的内壁上,对应进气口4与脱酸塔本体1连通处的下端位置处设有集水箱42,所述集水箱42与拉杆41连接,且集水箱42外侧壁的一端与脱酸塔本体1对应位置的内壁贴合,所述集水箱42进水位置的宽度大于进气口4的半径,小于进气口4的直径;所述集水箱42内设有滤网,该集水箱42连接有水泵43,所述水泵43与进水口32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5所示,使用前,依据进气口4的大小,在进气口4位置的侧壁上设置合适数量的固定通孔,如直径为1米时,设置三个固定通孔,每个固定通孔内穿设一个第一喷嘴21,三个第一喷嘴21均与环形水管3螺接连通,使环形水管3固定环绕在进气口4侧壁的外侧,第一喷嘴21的伸入端为截面是矩形的楔形结构,该楔形结构的轴向中心线与进气口4的轴向中心线相互垂直,该第一喷嘴21的出水方向与进气口4的轴向形成有5~10°的夹角,优选为5°;同时,与环形水管3连通的连接管31也穿设入进气口4的对应位置,该连接管31的穿入端设有第二喷嘴22,所述第二喷嘴22为锥形螺旋喷嘴,所述锥形螺旋喷嘴的中心线与进气口4的轴向中心线重合。

接着,进水口32连接水泵43,水泵43与集水箱42连接,并进入脱酸塔本体1内,人为地把集水箱42放置在进气口4与脱酸塔本体1连通处的下端位置处,拉杆41与连接管31螺接,并使集水箱42外侧壁的一端与脱酸塔本体1对应位置的内壁贴合,由于循环液最终都将集中在进气口4下端的内侧壁,集水箱42进水位置的宽度大于进气口4的半径,小于进气口4的直径,能充分回收循环液。

开始使用时,先将烟气导入进气口4,再把naoh溶液作为循环液装入集水箱42,并泵入环形水管3中。

然后,通过位于所述环形水管3上的第二喷嘴22喷出循环液对烟气降温,同时进行脱酸得到脱酸烟气;同时,与环形水管3连通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喷嘴21也喷出循环液,喷出压力不低于0.4mpa,由于第一喷嘴21与进气口4轴向之间有5~10°的夹角,喷出的循环液喷洒在进气口4的内壁上,在喷射夹角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喷出的循环液沿进气口4内壁形成螺旋状的移动轨迹,在喷出压力的作用下,不断喷出的循环液在进气口4的内壁上形成5-10mm厚的保护液膜,由于循环液中盐含量增大,循环液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水分快速闪蒸,盐结晶析出与烟气中的粉尘混合后被循环液及时带走,避免在进气口4内壁上形成“石钟乳”状的堵塞物。

最后,喷出的循环液由集水箱42收集,经滤网过滤后,由水泵43抽出并再次泵入环形水管3的进水口32,以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如应用在其他规格的进气口4,依据使用的喷射压力,即利用喷射速度在进气口4内壁形成的喷洒面积,以便快速铺满进气口4内壁,形成保护液膜,能调整设置适合数量的第一喷嘴21,如,在0.4mpa压力下,进气口4的直径直径为两米时,需沿进气口4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八个第一喷嘴21,以使循环液形成的保护液膜快速均匀地覆盖烟气口内壁,同时还要保证循环液的流量,以确保5-10mm的保护液膜厚度。

使用完后,需要拆换或检修时,第一喷嘴21和第二喷嘴22可以旋松取下,即环形水管3也能取下,拉杆41与连接管31也是螺接连接的,即集水箱42也能单独取出以便清洗滤网,拆装便捷。

本发明为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