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滤芯以及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356发布日期:2019-10-19 03:3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渗透滤芯以及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反渗透滤芯以及反渗透滤芯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能否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纯水系统正逐渐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目前市场上的净水机一般都会采用反渗透滤芯,反渗透滤芯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因而反渗透滤芯构成了净水机的核心部件,净水机的过滤效果与反渗透滤芯的过滤效果直接相关。

现有的反渗透滤芯一般包括中心管和缠绕设置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中心管具有净水通道和浓水通道,装配后的滤芯放置在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壳体内,使用时,原水从壳体的进水口进入到浓水通道中,之后在原水压力的作用下,从绕制后的反渗透膜的外侧进入反渗透膜内侧,经反渗透膜的作用下形成的净水进入中心管的净水通道,最后经中心管的净水通道的出口流向从壳体的净水出口,而浓水侧从反渗透膜的外侧与壳体之间形成的废水通道后从壳体的废水出口流出。

但是在水质情况较差地区或者高硬度水质的情况下,现有的反渗透膜很容易在膜表面结垢堵膜,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面缩短,影响净化效果,因此为保护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通常在反渗透膜前加装阻垢滤芯,常规情况下,需要专用的带阻垢滤芯的壳体和管路连接在反渗透滤芯组件之前,这就增大了整体的体积,且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以及反渗透滤芯组件,其净化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体积较小且成本较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以及缠绕设置在所述的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所述的中心管的上部具有一浓水通道,所述的中心管的下部具有一净水通道,所述的反渗透滤芯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的中心管上部的过滤盒,所述的过滤盒由上下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所述的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单元,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单元,且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的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放置有阻垢剂,所述的中心管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浓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的第一壳体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壳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管套,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管套,所述的第一管套与所述的第二管套相对接,所述的第一管套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的第二管套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的第一环形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的第二环形凸台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该结构中,第一管套与第二管套相对接,便于套设在中心管上,第一环形凸台与第二环形凸台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密封性。

所述的第一壳体的外周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水环,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外周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挡水环,所述的第一挡水环的内侧壁与所述的第二挡水环的外侧壁紧密接触。该结构中,第一挡水环与第二挡水环紧密接触,密封性得到提高,避免了水从过滤盒的侧部流出。

所述的进水单元包括多层沿所述的第一管套的轴向方向设置的进水孔圈,每一层所述的进水孔圈均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进水孔组成,所述的进水孔的进水面积由内至外递增。该结构中,多层进水孔圈的设置,使得进水速率得到提高,由于刚从出水口出来浓水水压较大,远离中心管的浓水水压较小,因此进水孔的进水面积由内至外递增,便于外圈的进水孔圈的进水孔快速导水。

所述的出水单元包括多层沿所述的第二管套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出水孔圈,每一层所述的出水孔圈均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出水孔组成,所述的出水孔的出水面积由内至外递增。其好处在于便于净化后的水快速流到反渗透膜上。

所述的阻垢剂为硅磷晶。该结构中,硅磷晶可以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抑制钙酸盐与镁酸盐的生成并分散到水中与铁离子反应在以形成保护膜,从而使原水的硬度降低,达到防腐防水垢的目的,对于反渗透滤膜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壳体上的进水壳盖,还包括反渗透滤芯,所述的反渗透滤芯安装在所述的壳体内。

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水管和与所述的净水通道连通的净水管,所述的中心管的下端伸入设置在所述的净水管内,且所述的中心管的下端固定有O型圈。该结构中,废水管用于排出未经渗透膜净化的废水,净水管与中心管相对接,利于从净水通道流出的水流到净水管中,O型圈的设置提高了密封性,避免了净水从中心管与净水管的连接处流出。

所述的反渗透膜的外周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所述的壳体的内侧壁接触。该结构中,密封圈的设置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上空间和下空间,从而使原水不易渗到下空间中。

所述的进水壳盖的中心处自内向外同轴设置有多个内径渐大的进水管。其好处在于便于与不同管径的水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过滤盒置于中心管的上部,使其与中心管融为一体,减少了整体的体积;过滤盒中放置的阻垢剂,对于滤除原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减少原水中的钙镁离子的含量,使得原水的硬度降低,从而减少对反渗透膜的伤害,提高其使用寿命;过滤盒由上下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在阻垢剂无法发挥作用时,能够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拆开,从而方便对阻垢剂进行替换,从而减少了更换的成本;本实用新型净化效果好、使用寿命较长、体积较小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过滤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过滤盒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过滤盒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反渗透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反渗透膜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进水壳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反渗透滤芯,包括中心管1以及缠绕设置在中心管1上的反渗透膜2,中心管1的上部具有一浓水通道11,中心管1的下部具有一净水通道12,反渗透滤芯还包括套设在中心管1上部的过滤盒3,过滤盒3由上下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组成,第一壳体3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单元,第二壳体32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单元,且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之间形成一容纳腔33,容纳腔33内放置有阻垢剂,中心管1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浓水通道11连通的出水口13,出水口13位于第一壳体31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管套311,第二壳体3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管套321,第一管套311与第二管套321相对接,第一管套311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312,第二管套321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322,第一环形凸台312的外侧壁与第二环形凸台322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该结构中,第一管套311与第二管套321相对接,便于套设在中心管1上,第一环形凸台312与第二环形凸台322紧密接触,从而提高了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的外周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水环313,第二壳体32的外周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挡水环323,第一挡水环313的内侧壁与第二挡水环323的外侧壁紧密接触。该结构中,第一挡水环313与第二挡水环323紧密接触,密封性得到提高,避免了水从过滤盒3的侧部流出。

本实施例中,进水单元包括多层沿第一管套31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进水孔圈314,每一层进水孔圈314均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进水孔315组成,进水孔315的进水面积由内至外递增。该结构中,多层进水孔圈314的设置,使得进水速率得到提高,由于刚从出水口13出来浓水水压较大,远离中心管1的浓水水压较小,因此进水孔315的进水面积由内至外递增,便于外圈的进水孔圈314的进水孔快速导水。

本实施例中,出水单元包括多层沿第二管套32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出水孔圈324,每一层出水孔圈324均由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出水孔325组成,出水孔325的出水面积由内至外递增。其好处在于便于净化后的水快速流到反渗透膜2中。

本实施例中,阻垢剂为硅磷晶。该结构中,硅磷晶可以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抑制钙酸盐与镁酸盐的生成并分散到水中与铁离子反应在以形成保护膜,从而使原水的硬度降低,达到防腐防水垢的目的,对于反渗透滤膜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壳体4和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的进水壳盖5,还包括反渗透滤芯,反渗透滤芯安装在壳体4内,该反渗透滤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实施例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故不一一赘述。

其中,本实施例中,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废水管41和与净水通道12连通的净水管42,中心管1的下端伸入设置在净水管42内,且中心管1的下端固定有O型圈14。该结构中,废水管41用于排出未经渗透膜净化的废水,净水管42与中心管1相对接,利于从净水通道12流出的水流到净水管42中,O型圈14的设置提高了密封性,避免了净水从中心管1与净水管42的连接处流出。

本实施例中,反渗透膜2的外周固定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与壳体的内侧壁接触。该结构中,密封圈21的设置将壳体4的内部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上空间和下空间,从而使原水不易渗到下空间中。

本实施例中,进水壳盖5的中心处自内向外同轴设置有多个内径渐大的进水管51。其好处在于便于与不同管径的水管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