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点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2228发布日期:2019-12-13 19:2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臂点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领域,特别是一种双臂点胶机构。



背景技术:

点胶机是现在对芯片支架进行点胶的一种设备,现有的点胶机一般只有一个点胶头,然后通过点胶头的在胶水盘和芯片支架上不断的往复运动从而对芯片支架进行点胶,这种方式,由于往复次数过多,行程较大,从而导致点胶时间较长。为此,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进,采用一个点胶臂带动两个点胶头同步进行点胶,从而使点胶头往复运动的次数减少了一半,然而由于现有的芯片支架上,需要点胶的部位相距非常近,甚至有些距离只有零点几个毫米,导致两个点胶头相距非常近,两个点胶头移动至胶水盘上点取胶水时,非常容易导致两个点胶头上的胶水产生黏连,导致在芯片支架上进行的点胶工作不能间隔分明,从而导致芯片支架报废,而且双点胶头同步下压进行点胶,容易造成两个点胶头的点胶压力不均匀,导致点胶效果较差,特别是oled产品,由于产品精度非常高,目前市场上的点胶机只能通过单臂进行点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胶水黏连,点胶效果更好的双臂点胶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臂点胶机构,包括:

基座;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基座上,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可相对基座水平旋转;

至少两组点胶臂,所有点胶臂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并跟随旋转杆同步旋转,每组点胶臂上各设置有一个点胶头,每组点胶臂上还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每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对应的点胶臂独立的相对于基座竖直方向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一端连接有偏心转轮;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点胶臂顶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一固定孔,所述偏心转轮活动安装于固定孔内,旋转气缸带动偏心转轮旋转从而带动点胶臂沿竖直方向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点胶臂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槽安装于滑轨上,从而使点胶臂可相对于固定部在水平方向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孔与偏心转轮之间还设置有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胶头下方还设置有运输架,所述运输架用于安装芯片支架,并带动芯片支架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胶臂一侧设置有胶水盘,所述胶水盘用于储放胶水,所述驱动装置可带动点胶臂旋转从而使点胶头移动至胶水盘的对应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水盘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安装于基座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可带动胶水盘相对于基座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胶臂为两组,两组点胶臂设置于旋转杆的两侧,两组点胶臂上的点胶头相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胶臂上设置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可相对基座水平旋转,还包括至少两组点胶臂,所有的点胶臂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并跟随其同步旋转,每组点胶臂上还设置有一个能独立带动点胶臂垂直运动的驱动机构,每组点胶臂设置点胶头。使用时,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全部的点胶臂移动至胶水的摆放处沾取胶水,然后移动至芯片支架上,之后,第一组点胶臂向下点胶,点胶完成后,驱动装置驱动所有点胶臂微移,使第二组点胶臂与芯片支架位置对应,之后第二组点胶臂下移进行点胶,同理进行第三组、第四组及之后的点胶臂进行点胶,每组点胶臂之间存在点胶的间隔,从而有效的防止点胶头上的胶水产生黏连的问题,而且每个点胶臂和点胶头都是由一个独立的驱动机构对其垂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驱动,从而点胶的稳定性更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点胶部分的正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点胶部分的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双臂点胶机构,包括:

基座10;

驱动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20设置于基座10上,所述驱动装置20上设置有旋转杆21,旋转杆21可相对基座10水平旋转;

至少两组点胶臂30,所有点胶臂30设置于所述旋转杆21上并跟随旋转杆21同步旋转,每组点胶臂30上各设置有一个点胶头31,每组点胶臂30上还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每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对应的点胶臂30独立的沿竖直方向运动。

通过在基座1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0,驱动装置20设置有旋转杆21,旋转杆21可相对基座10旋转,还包括至少两组点胶臂30,所有的点胶臂30设置于所述旋转杆21上并跟随其同步旋转,每组点胶臂30上还设置有一个能独立带动点胶臂30垂直运动的驱动机构,每组点胶臂30设置点胶头31。使用时,先通过驱动装置20带动全部的点胶臂30移动至胶水的摆放处沾取胶水,然后移动至芯片支架上,之后,第一组点胶臂30向下点胶,点胶完成后,驱动装置20驱动所有点胶臂30微移,使第二组点胶臂30与芯片支架位置对应,之后第二组点胶臂30下移进行点胶,同理进行第三组、第四组及之后的点胶臂30进行点胶,每组点胶臂30之间存在点胶间隔,从而有效的防止点胶头31上的胶水产生黏连的问题,而且每个点胶臂30和点胶头31都是由一个独立的驱动机构对其垂直方向的移动进行驱动,从而点胶的稳定性更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考虑到点胶臂30越多,协调性要求越高,进一步进行优选,所述点胶臂30为两组,两组点胶臂30设置于旋转杆21的两侧,两组点胶臂30上的点胶头31相邻,如图2所示。

进一步进行改进,所述驱动机构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了使驱动效果更为稳定,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旋转气缸40,所述旋转气缸40的一端连接有偏心转轮43;

固定部41,所述固定部41设置于点胶臂30顶部,所述固定部41上设置有一固定孔42,所述偏心转轮43活动安装于固定孔42内,旋转气缸40带动偏心转轮43旋转从而带动点胶臂30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通过控制旋转气缸40的旋转量,从而对点胶臂30的升降进行控制。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使驱动装置20与旋转气缸40对点胶臂30的移动不会产生相互干扰,所述固定部41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点胶臂30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槽安装于滑轨上,从而使点胶臂30可相对于固定部41在水平方向运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例如在点胶臂30与固定部41之间采用磁吸附的方式进行连接。使点胶臂30在使用时,旋转气缸40带动点胶臂30竖直运动以及驱动装置20带动点胶臂30水平旋转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当然,驱动机构也可是液压气缸带动点胶臂30上下移动,但是这样尺寸较大,所需的空间较多。

进一步进行改进,为了使偏心转轮43在固定孔42内旋转,不会对固定孔42带来较大的摩擦损伤,优选在所述固定孔42与偏心转轮43之间还设置有轴承。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独立设置,然后根据使用情况,安装于桌板或工作台上,然后将芯片支架放置于桌板或工作台上进行工作,但是为了使点胶更为顺畅,优选在所述点胶头31下方还设置有运输架50,所述运输架50用于安装芯片支架,并带动芯片支架进行移动,从而使点胶更为简单,通过运输架50自动对芯片找准。优选在基座10上还设置有导引相机,导引相机与驱动装置20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从而对点胶头31进行点胶的操作进行引导,使点胶更为精准。

胶水可以是单独用个碟子或其他容器进行盛放,例如在点胶臂30一侧设置有胶水盘60,所述胶水盘60用于储放胶水通过,通过人工对点胶臂30以及盛放胶水的容器进行找准,从而使所述驱动装置20可带动点胶臂30旋转从而使点胶头31移动至胶水盘60的对应位置处。但是为了使操作更为简单,优选所述胶水盘60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1安装于基座10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61可带动胶水盘60相对于基座10移动。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1,使胶水盘60与基座10、点胶臂30的位置可以相对固定,从而不需要进行多次的找准作业,使生产更为顺畅简单,而且可以更好的对胶水盘60进行上胶作业。

进一步进行改进,所述点胶臂30上还设置有通风孔用于降低空气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小空气阻力带给点胶臂30的移动误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