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水资源的卧式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9478发布日期:2019-12-13 19:0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节约水资源的卧式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卧式洗涤塔。



背景技术:

洗涤塔是一种气体净化处理设备,它可通过活性炭填料或生物填料等吸附废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化工、电子、机械、煤炭、冶金等行业中,以进行工业废气净化。

卧式洗涤塔是一种横向设置,水平进气和排气的洗涤塔。通常包括填料层、喷淋组,废气从一端进入塔中,经过填料层,从另一端的出口排出。喷淋组喷洒雾化的水,以便促进填料层的吸附,并且有助于清洗废气中较大的颗粒物。

目前,现有的卧式洗涤塔内的喷淋组喷洒出的水流到洗涤塔底部,由于水中混杂在废气中的杂质,较为浑浊,工人往往直接将浑浊的水倾倒,水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卧式洗涤塔,通过第一水槽、第二水槽与第三水槽将污水逐层净化后注入到水箱中,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卧式洗涤塔,包括中空设置的塔体,所述塔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塔体内设置有填料层和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的喷嘴朝向填料层,所述的塔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第三水槽,所述的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第三水槽分别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铰接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水槽高于第二水槽,所述第二水槽高于第三水槽,所述的第三挡板上连接有引导管,所述的引导管连接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与喷淋管连接,所述的喷淋管上连接有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塔体上连接有引流板,所述的引流板置于出风口与填料层之间,所述的引流板的下端位于第二水槽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之间通过第一排泄管连通,所述的第一排泄管靠近第一水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柱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水槽与第三水槽通过第二排泄管连通,所述的第二排泄管靠近第二水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柱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三水槽的底壁上连接有总排泄管,所述总排泄管上连接有第三柱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三水槽内上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的刮板用以与第三水槽的底壁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喷淋管上连接有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置于填料层与引流板之间,所述的延伸管上连接有雾化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填料层与引流板均倾斜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水泵启动将水箱中的水抽入到喷淋管中,继而从喷嘴喷出后净化废气,水雾与填料层接触,提升填料层的吸附力,同时,水雾与废气中的杂质直接接触,快速沉降至第一水槽中,填料层表面上的污水通过重力作用也落入到第一水槽中,杂质下沉至第一水槽底部,较清的污水位于第一水槽的上层,随着污水量增多,对第一挡板施加的压力增加,第一挡板沿着铰接处翻转,位于第一水槽表层的污水注入到第二水槽中,杂质落入到第二水槽底部,污水位于杂质的上层;随着第二水槽中污水含量增多,对第二挡板施加的压力增加,第二挡板沿着铰接处翻转,污水注入到第三水槽中,同理,第三水槽中杂质沉入到第三水槽底部,清水位于杂质的上层,随着污水量增多,第三挡板翻转,通过引导管注入到水箱中,从而实现水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且全程自动化运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第一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塔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2、填料层;3、喷淋管;31、喷嘴;41、第一水槽;42、第二水槽;43、第三水槽;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第三挡板;6、引导管;61、第一弹簧;62、第二弹簧;63、第三弹簧;7、水泵;8、引流板;81、延伸管;91、第一排泄管;92、第二排泄管;93、总排泄管;94、第一柱塞;95、第二柱塞;96、第三柱塞;97、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卧式洗涤塔,包括中空设置的塔体1,将塔体1水平放置。在塔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在塔体1内设置有填料层2和喷淋管3,喷淋管3上设置有多个喷嘴31,喷嘴31朝向填料层2。

带有杂质的废气由进风口11进入到塔体1内,干净的气体从出风口12导出。喷嘴31喷射出雾化的水,废气中的杂质与水结合后快速沉降,同时,水喷洒在填料层2上,增加了填料层2的吸附力,进一步吸附杂质,从而实现杂质与气体的分离。

塔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水槽41、第二水槽42和第三水槽43。第一水槽41高于第二水槽42,所述第二水槽42高于第三水槽43。第一水槽41、第二水槽42和第三水槽43分别铰接有第一挡板51、第二挡板52和第三挡板53。第一挡板51位于第一水槽41靠近第二水槽42的一端。第二挡板52位于第二水槽42靠近第三水槽43的一端。第三挡板53位于第三水槽43远离第二挡板52的一端。在第三挡板53上连接有引导管6。第一弹簧61一端与第一水槽41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板51连接。第二弹簧62一端与第二水槽42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52连接。第三弹簧63一端与第三水槽43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挡板53连接。引导管6连接有水箱,水箱与喷淋管3连接,喷淋管3上连接有水泵7。

沿着填料层2表面流下的污水注入到第一水槽41远离第一挡板51的一端,由于杂质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因此会沉入到第一水槽41的底部。较清澈的污水会位于杂质的上层。污水对第一挡板51施加水压,当水压大于第一弹簧61的弹力时,第一挡板51沿着铰接处往靠近第二水槽42的方向翻转,使第一水槽41中的污水注入到第二水槽42远离第二挡板52的一端中。由于第一水槽41中注入的污水速度较快,且具有水的冲力,同时通过第一弹簧61的弹力作用,使第一挡板51来回快速摆动,使流入到第二水槽42中的污水能够进一步将杂质震落,而不易随着水一并注入到第二水槽42中。从而在第二水槽42中能够得到相对于第一水槽41更为清澈的污水。

同理,随着第二水槽42中的污水量增多,第二水槽42中的污水对第二挡板52施加的水压逐渐增加,当水压大于第二弹簧62的弹力时,第二挡板52翻转,第二水槽42中的位于上层的污水注入到第三水槽43中,此时,在第三水槽43中得到较为清澈的清水。第二水槽42的底部具有较多的杂质。

同理,随着第三水槽43中的清水量增多,清水对第三挡板53施加的水压逐渐增加,当水压大于第三弹簧63的弹力时,第三挡板53翻转,更为清澈的清水通过重力作用沿着引导管6注入到水箱中。第三水槽43的底部具有少量杂质。

由于通过重力作用和弹簧的弹力作用实现整个净化污水作业,实现了全自动的净化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在塔体1上连接有引流板8,引流板8置于出风口12与填料层2之间,引流板8的下端位于第二水槽42的上方。并且将填料层2与引流板8均倾斜放置。在喷淋管3上连接有延伸管81,延伸管81置于填料层2与引流板8之间,延伸管81上连接有雾化嘴。

雾化嘴将水雾化后喷出,能够更为轻易地落到倾斜放置的引流板8上,随着引流板8上的水量增加,并下落,在引流板8与第二水槽42之间形成水幕,进一步提升了洗涤效果。

在本卧式洗涤塔使用完毕之后,需要对第一水槽41、第二水槽42以及第三水槽43底部的杂质进行清洗。在第一水槽41和第二水槽42之间通过第一排泄管91连通,第一排泄管91靠近第一水槽4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柱塞94。第二水槽42与第三水槽43通过第二排泄管92连通,第二排泄管92靠近第二水槽4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柱塞95。第三水槽43的底壁上连接有总排泄管93,总排泄管93上连接有第三柱塞96。

拔出第一柱塞94、第二柱塞95以及第三柱塞96,通过重力作用,第一水槽41中的杂质沿着第一排泄管91注入到第二水槽42中,第二水槽42中的杂质通过重力作用压着第二排泄管92注入到第三水槽43中,第三水槽43中的杂质通过总排泄管93从塔体1内排出,操作简便。由于第一水槽41、第二水槽42中的杂质均会落入到第三水槽43中,且第三水槽43中需要得到清水,这就需要在第三水槽43内上滑动连接有刮板97,刮板97用以与第三水槽43的底壁抵触。通过刮板97沿着第三水槽43长度方向滑动,将残留在第三水槽43内的杂质刮入到总排泄管93中,使第三水槽43保持洁净。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