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盖紧固安装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8868发布日期:2020-04-14 20:4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盖紧固安装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后盖紧固安装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净水机的使用被广泛普及。净水机的产水原理是原水经过净水机内的滤芯组件进行过滤产生可以饮用的纯净水供人们使用。净水机根据其整机形状可以分为箱体机和大头机等,其中大头机是由机头组件和滤芯组件构成,机头组件一般是由机头壳体以及水路板等组件构成,大部分的机头壳体呈全包式的围裹在滤芯组件的上部,并且机头壳体为一体成型的,这样将滤芯组件插入到机头壳体内,通过滤芯组件上的端盖固定在机头壳体的内部并将端盖上的进、出水口与水路板相连完成整个大头机的组装。而现在,随着净水机的外形设计越来越美观,净水机的机头造型多变,对于这种一体成型的全包式机头壳体就会出现制作工艺复杂,脱模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个净水机的美观与一体性。同时这种滤芯组件自身带的端盖与水路板配合安装的形式,也随着越来越简洁的净水机造型而变得复杂而累赘。而对于这种形式的净水机在组装方面也会造成组装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工艺制作复杂、组装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可拆卸的机头组件及集成滤芯安装部的净水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盖紧固安装的净水器,包括机头组件和滤芯,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机头组件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头后盖和滤芯安装部,所述机头后盖朝向所述滤芯安装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紧固部,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紧固部将所述机头后盖固定安装在所述滤芯安装部上。

所述机头后盖先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滤芯安装部上,再通过所述紧固部进行固定安装。这样先通过插接部进行预安装,再通过紧固部进行固定,进一步的保证了机头后盖在滤芯安装部上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部位于所述机头后盖的底部,所述滤芯安装部包括安装平面,所述机头后盖的下边缘通过所述紧固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机头后盖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紧固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机头后盖先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滤芯安装部上形成预安装,现将所述机头后盖的两端卡接在滤芯安装部上,再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中间的所述紧固部相固定锁紧,将所述机头后盖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上。这样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强了机头后盖与滤芯安装部的安装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紧固部包括螺钉柱及连接螺钉柱与所述机头后盖的内壁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所述螺钉柱至所述机头后盖的内壁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所述紧固部包括紧固部连接部和紧固部螺钉柱,所述紧固连接部连接所述紧固部螺钉柱和所述机头后盖的内壁,并且所述紧固部连接部朝向所述机头后盖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样的设置增大了紧固部与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紧固部的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后盖的两端还设有插接部,所述滤芯安装部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插接槽。

所述插接部设在所述机头后盖的两端的底部,并且所述插接部为纵向凸出于所述机头后盖内壁的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机头后盖的端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滤芯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接槽,将所述插接槽的外壁卡在所述缝隙内,进而将所述机头后盖定位在所述滤芯安装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后盖设有挂装口,所述挂装口位于所述紧固部的上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后盖具有呈竖直设置的平面安装壁以及位于所述平面安装壁外周的弧面壁,所述紧固部及所述挂装口位于所述平面安装壁的内侧,所述机头后盖还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弧面壁的内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挂装口处设置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通过连接筋与所述挂装口连接。

破坏所述连接筋就能将所述遮挡盖不可恢复的从所述挂装口2-3处移除,这样,就可以将净水器挂装在墙面上,同时将挂装口设在紧固部的上部的设置,使挂装口与紧固部间距达到最小,增强了在挂装状态下的挂装稳定性,防止发生机头断裂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后盖的内壁设有相交设置的横向支撑筋和纵向支撑筋。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头后盖设有挂装口,所述横向支撑筋在所述挂装口处设有向上的弧形加强部。

所述机头后盖的内壁上还设有横向和纵向交错排布支撑筋,加强了机头后盖的强度,并且,在所述挂装口处的横向支撑筋上还设有弧形的加强部,防止净水机在挂装状态下的机头后盖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头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头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头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芯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滤芯安装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头前盖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侧面示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机头组件纵向截面示意图。

1,机头前盖;1-1,沉台;1-11,沉台连接壁;1-2,固定柱;1-3,安装柱;1-4,切面;1-41,卡槽;1-42,定位槽;1-43,切面边沿;1-431,缺口;1-5,镂空窗;2,机头后盖;2-1,平面安装壁;2-11,紧固部;2-12,紧固部连接部;2-2,弧面壁;2-3,挂装口;3,滤芯安装部;3-1,连接端盖;3-11,安装立柱;3-12,进水口;3-13,出水口;3-14,防护部;3-2,安装平面;3-3,卡接槽;3-4,固定配合部;3-5,插接槽;4,插接部;5,水路接头;5-1,第一插接端头;5-2,第二插接端头;6,机体接头安装孔;7,第一卡接部;8,第二卡接部;9,连接线;9-1,连接线水平段;9-2,连接线侧边段;9-31,插片;9-32,插槽;10,螺钉;11,机体接头;12,扣手部;13,滤芯;14,盖板;14-1,第一板面;14-2,第二板面;14-3,定位柱;14-4,卡爪;14-5,环台;14-51,限位部;15,横向支撑筋;15-1,弧形加强部;16,支撑部;17,纵向截面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后盖紧固安装的净水器,包括机头组件和滤芯13,所述滤芯13安装在所述机头组件的下部。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头壳体、滤芯安装部3和盖板14,所述机头壳体包括机头前盖1和机头后盖2,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对接安装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滤芯自所述开口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盖板14覆盖装在所述机头前盖上1。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滤芯安装部3,所述滤芯安装部3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滤芯13安装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其中所述安装凸台即为用于连接滤芯的连接端盖3-1。所述安装凸台的外侧设有插接槽3-5,所述机头前盖1和/或所述机头后盖2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槽3-5配合的插接部4。其中,插接槽可以分别设在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上,也可以设在两者之一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台即连接端盖3-1,所述机头组件呈水平延伸的柱状,并且所述机头组件水平两端呈球状曲面,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通过插接部4与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的插接槽3-5相配合完成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的定位安装,所述插接槽3-5位于所述即连接端盖3-1的外侧。所述安装凸台呈跑道形,所述插接槽3-5位于所述跑道形安装凸台的长边对称线的两端,所述插接部4位于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的底部边缘的两端。其中,所述安装凸台的下部设有安装平面3-2,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的下边缘通过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安装平面3-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盖3-1设有三个并且并排排列成所述跑道形,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的下边缘设有第一卡接部7,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7与所述安装平面3-2上的卡接槽3-3相配合将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固定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插接部的设置使得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的两端先定位在滤芯安装部上,再通过第一卡接部进行固定,在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的两端定位在滤芯安装部的基础上,再行固定锁紧,增强了安装精准度和固定稳定性。

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具有对接的连接线9,所述连接线9位于所述机头组件的纵向截面积最大的平面内,所述连接线9具有水平延伸的水平段及位于水平段9-1两侧向下延伸的侧边段9-2。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通过连接部对接安装装,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侧边段9-2,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与所述机头前盖或所述机头后盖两者之一的插片,所述插片与所述两者之另一的内壁抵接配合。所述侧边段9-2为弧面,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弧面的水平最远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设在所述机头后盖2上的插片9-31和在所述机头前盖1边侧的插槽9-32,所述插片9-31位于所述连接线侧边段9-2的水平最远端并凸出于所述机头后盖2设置。由于所述侧边段9-2为弧面,这样设置方便机头前盖与机头后盖的连接,使安装便捷。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通过所述连接线9对接扣合,在通过所述连接部进行两端的安装。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之间设有第二卡接部8,所述第二卡接部8位于所述水平段9-1上,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8进行扣合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均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8,并通过设在所述连接线水平段9-1上的所述第二卡接部8进行对接固定,这样所述第二卡接部8配合着所述连接部9-3,在连接线的水平段和边侧段形成双重固定,进一步增强了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的固定稳定性。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上还设有支撑部16,所述支撑部16设置在所述连接线9上,分布在所述第二卡接部8和所述连接部9-3的周围,在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扣合固定时抵靠在连接线的周侧形成支撑。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接组件也可以设在机头前盖上或者机头后盖的其他位置。

如图2所示,所述机头后盖2朝向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内壁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7和紧固部2-11,所述紧固部2-11和所述第一卡接部7均位于所述机头后盖2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卡接部7位于所述紧固部2-11的左右两侧,所述机头后盖2的下边缘通过所述紧固部2-11和所述第一卡接部7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所述机头后盖2先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7卡接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形成预安装,再通过所述紧固部2-11相固定锁紧,将所述机头后盖2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这样先通过插接部进行预安装,再通过紧固部进行固定,进一步的保证了机头后盖在滤芯安装部上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后盖2的内侧设有平面安装壁2-1和位于所述平面安装壁2-1外周的弧面壁2-2。所述第一卡接部7和所述插接部4设在所述弧面壁2-2的内侧,所述插接部4设在所述机头后盖2的两端的底部,并且所述滤芯安装部3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4配合的所述插接槽3-5。其中,所述插接部4为纵向凸出于所述机头后盖2内壁的立柱,所述立柱和所述机头后盖2的端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4相配合的插接槽3-5,通过所述插接部4和所述插接槽3-5的配合,将所述插接槽3-5的外壁卡在所述缝隙内,进而将所述机头后盖2定位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的一侧。其中,可以是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之一上设有插接部,也可以是机头前盖和所述机头后盖上均设有插接部,本实施例中,机头前盖和机头后盖均设有插接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紧固部2-11包括螺钉柱以及连接所述螺钉柱与所述机头后盖2的内壁的紧固部连接部2-12,并且所述紧固部连接部2-12由所述螺钉柱至所述机头后盖2的内壁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样的设置增大了紧固部与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紧固部的固定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部2-11设有三个,所述第一卡接部7设在所述紧固部2-11的两侧。这样当所述机头后盖2定位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的一侧时,先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7将所述机头后盖2的下边缘卡接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再通过所述紧固部2-11进行固定。这样先将所述机头后盖2的两端预固定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在通过所述紧固部2-11进行固定锁紧,增强了机头后盖与滤芯安装部的安装稳定性。

所述机头后盖2设有挂装口2-3,所述挂装口位于所述紧固部2-11的上部。所述机头后盖2具有呈竖直设置的平面安装壁2-1以及位于所述平面安装壁2-1外周的弧面壁2-2,所述紧固部2-11及所述挂装口2-3位于所述平面安装壁2-1的内侧,所述第一卡接部7及所述插接部4位于所述弧面壁2-2的内侧。所述挂装口2-3处设置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通过连接筋与所述挂装口2-3连接。

破坏所述连接筋就能将所述遮挡盖不可恢复的从所述挂装口2-3处移除,这样,就可以将净水器挂装在墙面上,同时将挂装口设在紧固部的上部的设置,使挂装口与紧固部间距达到最小,增强了在挂装状态下的挂装稳定性,防止发生机头断裂的现象。

所述机头后盖2的内壁设有相交设置的横向支撑筋15和纵向支撑筋,所述横向支撑筋15在所述挂装口2-3处设有向上的弧形加强部15-1。防止净水机在挂装状态下的机头后盖变形。

如图3所示,所述机头前盖1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7和所述插接部4,通过所述插接部4将所述机头前盖1定位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在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7进行固定,所述滤芯13安装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4设在所述机头前盖1的两端,所述滤芯安装部3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4配合的插接槽3-5。这样,先通过插接部与插接槽的配合将机头前盖的两端定位在滤芯安装部上,完成机头前盖在滤芯安装部上的预定位。其中,所述滤芯安装部的两端设有“┐”形筋位,所述“┐”形筋位与所述滤芯安装部3围成水平的插接槽,所述插接部4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插接槽3-5,并且所述插接部4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7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相邻所述插接部4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7的卡接方向与所述插接部4同向设置。所述滤芯连接部3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4相配合的插接槽3-5,通过所述插接部4插入所述插接槽3-5中将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定位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的两侧形成扣合。这样的设置将机头前盖通过两端定位在滤芯安装部上再通过位于插接部之间的第一卡接部进行卡接固定,限定了机头前盖在滤芯安装部上的安装位置,同时也增加了机头前盖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盖3-1设有三个并且横向排列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形成跑道形,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端盖3-1之间还设有连接筋进行加强固定。

所述机头前盖1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设在所述机头前盖1的底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设有安装平面3-2,所述安装平面3-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1-2相配合的固定配合部3-4。所述固定配合部3-4凸出于所述安装平面,通过螺钉于所述安装平面的下方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所述固定配合部3-4与所述固定柱1-2。所述安装平面3-2的两侧上设有凸出设置的固定配合部3-4,所述固定配合部3-4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1-2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卡接部7卡接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先将机头前盖在滤芯安装部上形成预安装,再通过固定柱与固定配合部进行固定安装。其中,这样凸出设置的固定配合部使螺钉从安装平面的下方自下而上的插入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机头前盖的固定柱配合固定,完成机头前盖和滤芯安装部的固定。这样下方穿过螺钉的设置使机头组件的拆装方便。

所述机头前盖1还设有安装柱1-3,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柱1-3相配合的中心锁紧部,所述中心锁紧部靠近所述滤芯13的轴心。通过靠近轴心的中心锁紧部与安装柱的配合使得在滤芯安装部的中部设有与机头前盖的固定处,增强固定稳定性。

所述机头前盖1上设有向所述滤芯安装部3内凹的沉台1-1,所述沉台1-1具有连接壁1-11,所述安装柱1-3设在所述连接壁1-11的背部,通过螺钉自内向外依次连接所述中心锁紧部与所述安装柱1-3。所述滤芯安装部3具有安装所述滤芯13的安装凸台,所述中心锁紧部位于所述安装凸台上,所述安装凸台的轴心处设有出水口,所述中心锁紧部位于所述出水口的外周,所述中心锁紧部自所述安装凸台向上延伸,所述连接壁1-11竖直设置,所述螺钉水平连接所述连接壁1-11与所述中心锁紧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锁紧部为安装立柱3-11,所述安装凸台即为连接端盖3-1。所述安装柱1-3凸出设在所述连接壁1-11的背部,通过所述安装立柱3-11与所述安装柱1-3的配合实现所述机头前盖1与所述连接端盖3-1的锁紧连接,这样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滤芯安装部3不仅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形成固定,还在所述安装凸台3-1上形成了固定,这样多方位的设置形成固定,增强了机头前盖与滤芯安装部的安装稳固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滤芯连接部3上设有安装凸台和安装平面3-2,所述安装凸台即为用于连接滤芯的连接端盖3-1,所述连接端盖上设有竖向的进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上外接有水路接头5,所述进出水口的外周设有围绕所述水路接头5的防护部3-14。

所述滤芯内部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水路和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出水水路,进水管通过所述进出水口处的水路接头进行水管的连接及水路的转换,其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外部还设有防护部,防止在拆卸水路接头时由于施力不均发生折断的情况。这样,进水管与进水口上的水路接头相连,出水管与出水口上的水路接头相连,水通过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流入到滤芯内进行过滤,再通过出水口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盖3-1设有三个并且横向排列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形成跑道形,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端盖3-1之间还设有连接筋进行加强固定。所述滤芯连接部3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4相配合的插接槽3-5,所述插接槽3-5是由“┐”形筋位水平设置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构成的,通过所述插接部4插入所述插接槽3-5中将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定位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的两侧形成扣合。

所述水路接头5具有第一插接端头5-1及第二插接端头5-2,所述第一插接端头5-1与所述进出水口配合,所述防护部3-14围绕在所述第一插接端头5-1外周,且所述防护部3-14位于所述第二插接端头5-2下方。所述水路接头5还具有连接第一插接端头5-1与第二插接端头5-2的转向管,所述第一插接端头5-1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插接端头5-2呈水平设置,所述转向管呈直角。所述第一插接端头5-1与进水口或者出水口配合连接并安装在所述防护部3-14的内侧,所述转向管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端头5-1和所述第二插接端头5-2,所述第二插接端头5-2与进水管或出水管相连,其中转向管起到水路转换的作用。

其中,所述进出水口包括进水口3-12与出水口3-13,所述进水口3-12与出水口3-13两者之一位于所述连接端盖3-1的轴心处,两者之另一位于连接端盖3-1的偏心处,所述进水口3-12与所述出水口3-13外周均设置有所述防护部3-14。

所述防护部3-14的圆周上设有豁口,所述防护部3-14呈围绕所述进出水口外的圆弧形。其中,所述圆弧的弧度大于180度,并且所述防护部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进出水口的高度,这样的设置尽可能大的围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侧,并且防护部不高于所述进出水口的设置也方便水路接头与进、出水口的拆装。单个连接端盖上的所述进出水口外周的豁口朝向不同方向,且单个所述连接端盖上任一所述进出水口外周的豁口的朝向避让另一所述进出水口。豁口的避让设置防止连接在进、出水口上的水路接头相互干涉。

所述安装平面3-2上设有机体接头安装孔6,所述机体接头安装孔6位于所述连接端盖3-1的一侧,单个所述连接端盖3-1上的其中之一所述进出水口的外周的豁口朝向所述机体接头安装孔。其中,所述接头安装孔可以为安装进水管接头的进水接头安装孔,也可以是安装出水管接头的出水接头安装孔。当接头安装孔为进水接头安装孔时,进水接头安装孔处设有进水接头,则单个所述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朝向进水接头安装孔;当接头安装孔为出水接头安装孔时,出水接头安装孔处设有出水接头,则单个所述连接端盖上的出水口朝向出水接头安装孔,这样方便水管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接头安装孔6设有两个并且位于与所述安装平面3-2与所述机头后盖2相连的一侧,所述机体接头安装孔6分别为用于安装进水管接头的进水接头安装孔和安装出水管接头的出水接头安装孔,并且,第一滤芯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防护部的豁口与进水接头安装孔相对,最后一个滤芯连接端盖上的出水口防护部的豁口与出水结构安装孔相对。这样,原水水管安装在进水接头安装孔中并与第一个滤芯的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水路接头相连,最后一个滤芯的出水口水路接头处的出水管与出水接头安装孔处的出水接头相连。

所述滤芯安装部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连接端盖,各所述连接端盖横向排布,单个所述连接端盖上其中之另一所述进出水口的外周的豁口朝向另一所述连接端盖。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防护部的豁口的朝向与水路管线的连接走向相同,使水路连接直观方便。例如,第一个连接端盖的进水口防护部的豁口对着进水接头安装孔,方便进水接头处的进水管与第一滤芯的进水口相连,第一个连接端盖的出水口防护部的豁口与第二个连接端盖的进水口的防护部豁口朝向相对,这样方便第一滤芯的出水口与第二滤芯的进水口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盖3-1设有三个,单个所述连接端盖3-1上设有进水口3-12,出水口3-13和围绕所述进出水口设置的防护部3-14。所述出水口3-13位于所述连接端盖3-1的轴心处,所述进水口3-12位于所述连接端盖3-1的偏心处。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进水口位于连接端盖的轴心处,出水口位于连接端盖的偏心处。所述进水口3-12和所述出水口3-13上均设有水路接头5,所述水路接头5包括与第一插接端头5-1、第二插接端头5-2和呈直角的转向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个连接端盖的进水口防护部的豁口对着机体进水接头安装孔,方便进水接头处的进水管与第一滤芯的进水口的水路接头相连,第一个连接端盖的出水口防护部的豁口与第二连接端盖的进水口防护部的豁口朝向相对,这样方便第一滤芯的出水口处的出水管与第二滤芯的进水口处的水路接头相连,第二个连接端盖的出水口防护部的豁口与第三个连接端盖的进水口防护部的豁口相对,第三个连接盖的出水口防护部的豁口与机体出水接头安装孔相对。这样,进水接头安装孔处的原水管与第一滤芯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水路接头相连,第一滤芯连接端盖上出水口处的出水管与第二滤芯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水路接头相连,第二滤芯连接端盖出水口处的出水管与第三滤芯连接端盖上的进水口水路接头相连,第三滤芯连接端盖的出水管与位于出水接头安装孔处的出水接头相连,最后与出水接头相连。其中,机体接头安装孔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并且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平面位于机头前盖的一侧。

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滤芯安装部上的机头壳体,所述连接端盖3-1上设有与所述机头壳体锁紧连接的安装立柱3-11,所述机头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立柱配合锁紧的安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壳体包括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所述连接端盖3-1上的所述安装立柱3-11与所述机头前盖1上的安装柱1-3相配合固定锁紧,其中,所述安装柱1-3即为安装部。

所述安装立柱3-11靠近所述连接端盖3-1上所述进出水口设置,且螺钉水平向贯穿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安装立柱实3-11现锁紧连接,所述螺钉高度高于所述防护部3-14。这样,在机头壳体与连接端盖进行锁紧时,能够避让防护部,防止对水路连接结构形成干扰。

所述安装平面3-2的两侧上设有卡接槽3-3和凸出设置的固定配合部3-4,所述固定配合部3-4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1-2和所述紧固部2-11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卡接部7与所述卡接槽3-3相配合,先将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预安装在所述滤芯安装部3上,再通过所述固定柱1-2和所述紧固部2-11与所述固定配合部3-4进行固定。其中,这样凸出设置的固定配合部使螺钉10从所述安装平面3-2的下方自下而上的插入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机头前盖1的固定柱1-2和所述机头后盖2的紧固部2-11分别配合固定,完成机头前盖、机头后盖和滤芯安装部三者的固定。这样下方穿过螺钉的设置使机头组件的拆装方便。在所述固定配合部3-4的背部还设有扣手部12,扣手部的设置方便在机头组件的拆装过程中手部的施力。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机头组件呈水平延伸的柱状所述柱状机头组件的底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平面3-2,所述滤芯13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3-2上,所述柱状机头组件的外表面设有切面1-4,所述切面1-4安装有盖板14,所述切面1-4相对所述机头组件的轴线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所述机头前盖1和所述机头后盖2,所述切面1-4设在所述机头前盖1上并与所述机头组件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盖板14覆盖安装在所述切面1-4上。

所述机头组件垂直于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所述切面1-4位于所述截面中心线17的一侧。如图9所示,所述切面1-4位于所述机头组件纵向截面的中心线17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面1-4设在所述机头前盖1上。

所述切面与所述安装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40°~6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的角度为d,d的范围为40°~65°。当d小于40°时,倾斜角度过小,则切面的设置会妨碍到滤芯安装部上的其他安装结构;当d大于65°时,倾斜角度过大,则由于机头组件是长条状柱体,则切面过小会影响在切面上的盖板的面积,从而影响显示效果及整体美观,故切面与安装平面的夹角为40°~65°,较优的,夹角选择60°。

所述机头组件水平两端呈球状曲面,所述切面1-4呈两端具有圆弧的跑道形,所述盖板与所述切面1-4形状相匹配,所述盖板14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板面14-1和位于所述第一板面14-1两端的第二板面14-2。所述第一面板14-1的纵向截面呈弧面,所述弧面沿所述第一板面14-1的长度方向截面均匀,且所述弧面的圆弧半径与所述机头组件的圆弧半径相同。这样,当盖板覆盖在切面上并与机头后盖形成了纵向截面呈球状的机头组件,提高机头组件的一体性,造型美观。

如图6所示,所述切面1-4上设有镂空窗1-5,所述镂空窗1-5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板面14-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面14-1为所述盖板14的显示部分,所述第一板面14-1可以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用户可以透过盖板以及镂空窗看到滤芯安装部上的水路情况。并且,所述镂空窗1-5设有两个,所述沉台1-1设有三个,并且所述沉台1-1与所述镂空窗1-5间隔设置,这样镂空窗和沉台都可以形成置手部,方便机头组件安装的施力。

所述第二面板14-2自所述第一板面14-2的端部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版面9-1与所述切面1-4具有第一连接边缘,所述第二板面9-2与所述切面1-4具有第二连接边缘,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共面。这样盖板与切面平滑连接,使所述盖板与所述机头组件成为一体,与机头组件组装之后增强了整体的一体性,并且,所述盖板可以是身为单独件的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拼合而成的,也可以是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一体成型的整体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面14-1和所述第二板面14-2一体成型构成所述盖板。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切面1-4配合的定位柱14-3,所述切面1-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4-3配合的定位槽1-42。所述第二板面14-2为所述盖板14的固定区域,通过所述定位柱14-3和所述切面1-4的配合完成所述盖板14在所述切面1-4上的定位,限定了盖板在切面上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14-3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板面9-2相接的部分设有凹陷面。由于定位柱与盖板为一体成型的组件,此凹陷面的设置为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缩水现象,影响盖板的整体美观。

所述盖板14与所述切面1-4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眼所述盖板14及所述切面1-4周向布置,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于两者之一的卡爪14-4及设置于两者之另一的卡槽1-41。所述盖板14与所述切面1-4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盖板周向设置的环台14-5及沿所述切面1-4周向设置的沉台1-1。

当所述盖板14通过定位立柱14-3和定位槽1-42相配合定位在所述切面1-4上之后,再通过卡爪14-4和卡槽1-4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41位于所述切面1-4的周向设置,并且位于所述切面边沿1-43的内侧,所述卡爪14-4周向设在所述盖板14的环台14-5上,所述环台14-5为围绕所述盖板14凸起的一圈围筋,所述切面边沿1-43呈阶梯型,通过所述环台14-5抵靠在所述呈阶梯型的切面边沿1-43上将所述盖板14定位在所述切面1-4上。同时所述盖板14的内壁与所述沉台1-1在切面1-4上相抵靠,进一步的限定了盖板在切面上的安装深度。所述沉台1-1还可以形成置手部,方便在组装机头组件的过程中进行施力。

所述环台14-5上还设有限位部14-51,所述限位部14-51与所述切面边沿1-43上的缺口1-431相配合,这样通过限位部与缺口的配合限定了盖板在切面上的安装方向。可以理解的是,机头前盖和显示面板通过卡爪和卡槽的方式进行固定,所以也可以是卡槽设在盖板上,卡爪设在切面上。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