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913发布日期:2020-01-31 14:2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恶臭气体脱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恶臭气体是一种能损害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或使人产生不愉快感觉的气体。目前针对恶臭气体的治理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活性炭吸附、酸碱水喷洗、生物洗涤、植物液喷淋、生物滤池以及等离子技术。

虽然经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处理,恶臭气体都能够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使用时都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活性炭吸附设备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更换活性炭的费用较大且更换下的活性炭需要作危废处理,其运行成本比较高。

酸碱水喷洗、生物洗涤、植物液喷淋会产生较大量的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滤池主要针对大风量、高浓度恶臭气体处理效果较高,但是其基础投资与占地面积较大,对于低浓度、小风量恶臭气体不能实现生物菌的自我繁殖,需要定期更换菌种、生物菌种生存条件难以控制,对恶臭气体成分要求较高。

等离子技术目前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定期清理高压放电装置,防止装置内部产生火花放电一起安全事故,即使用安全系数比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其具有使用成本比较低、占地面积小且使用安全系数比较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

紫外线分解区,设置有紫外线发射部件,用于发射光触媒以将恶臭气体中的部分恶臭成分氧化;

喷淋装置,用于喷淋流经所述紫外线分解区后的气体以获取臭氧水;

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用于盛放臭氧氧化催化剂;在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所述臭氧水中的臭氧被氧化形成羟基自由基以继续氧化气体中剩余恶臭成分。

恶臭气体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恶臭气体处理装置的紫外线分解区被紫外线发射部件发出的光触媒照射,50%-60%的恶臭成分被分解,流出紫外线分解区的气体被喷淋装置喷淋,气体中的臭氧溶于水中形成臭氧水,并在臭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臭氧水中的臭氧被氧化形成羟基自由基继续氧化气体中剩余的恶臭成分,从而获得较纯净的气体。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仅通过紫外线发射部件、喷淋装置和臭氧规划氧化剂三者的配合既可以实现恶臭气体的净化,结构简单,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减少空间占用体积,并且喷淋后的液体可以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使用成本也大大降低。并且该系统使用安全系数很高。

可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喷嘴,各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顶部;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位于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底部与所述集水箱之间具有预定空间,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进气口开设于其底部,流经所述紫外线分解区的气体由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存放区底部进气口流入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内部。

可选的,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底部设置有均布板,所述均布板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自外向内进气口的尺寸依次增大。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分解区和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水平放置,二者之间还设置有均流区,沿气流方向,所述均流区的通流面积渐缩。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布置有倾斜式隔板,沿气流方向所述隔板向下倾斜,所述隔板与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夹角为140°至160°;所述隔板的上端边缘抵靠所述紫外线分解区出气侧上缘,下端边缘支撑于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侧壁,所述均流区由所述隔板及所述壳体围成。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分解区之前设置有第一除尘过滤棉;或者/和,

所述紫外线分解区之后设置有除尘过滤棉;或者/和,

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出气口还可以设置有除雾装置;或者/和,

在所述紫外线分解区之后,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之前的最小通流面积处设置有过滤网。

可选的,还包括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箱内部的液体泵送至各所述喷嘴;所述水泵直接位于所述集水箱内部或者所述水泵位于所述集水箱内部的隔离箱中以与所述集水箱内部的液体隔离。

可选的,还包括风机,用于提供所述壳体内部气体流动的动力;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中上部或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的进口。

可选的,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设有填料支撑,所述填料支撑上放置有若干层填料球,每一层布置有多个填料球,所述填料球为表面镂空的空壳球体,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为载体是硅铝合金的球体,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放置于所述空壳球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恶臭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均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

1-气体进口;2-第一除尘过滤棉;3-紫外线发射部件;4-第二除尘过滤棉;5-隔板,6-填料球;7-臭氧氧化催化剂;8-喷嘴;9-过滤网;10-进水口;11-浮球阀;12-集水箱;13-出水口;14-溢流口;15--水泵;16-均布板;161-进气口;17-填料支撑;18-除雾装置;19-风机;20-隔音层;21-控制系统;2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恶臭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均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包括壳体22,壳体22外表面具有气体进口1和气体出口,壳体22内部形成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老两端分别连通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22内部还设置有紫外线分解区、喷淋装置和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

其中,紫外线分解区主要为设置有紫外线发射部件3的区域,紫外线发射部件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紫外线发射部件3的排布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取。紫外线发射部件3主要用于发射光触媒以将恶臭气体中的部分恶臭成分氧化。紫外线发射部件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uv光解机(英文为ultraviolet,简称uv,中文为:紫外线),紫外线发射部件3能够发射高能高臭氧紫外线光束,紫外线光束的波段通常位于157nm-189nm(其中nm表示纳米)范围,该紫外线光束照射气体中的有机气体,例如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链结构,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降解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o等。

另外,利用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uv+o2→o-+o*(活性氧)o+o2→o3(臭氧),众所周知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有机废气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淋装置主要用于喷淋流经紫外线分解区后的气体以获取臭氧水。如上所述恶臭气体在经过紫外线分解区后,一方面部分有机恶臭成分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另一方面气体中的氧分子被氧化成臭氧,臭氧很容易溶解于水中,这样经喷淋装置喷淋后臭氧溶解于水中获得臭氧水。

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盛放有臭氧氧化催化剂7,具体地,臭氧氧化催化剂区设置有填料支撑17,臭氧氧化催化剂放置于填料支撑17上,在臭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臭氧水被氧化形成羟基自由基以继续氧化气体中剩余恶臭成分。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能力高于臭氧,这样流经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气体中剩余的恶臭成分可以继续被羟基自由基氧化成小分子物质。

恶臭气体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恶臭气体处理装置的紫外线分解区被紫外线发射部件3发出的光触媒照射,50%-60%的恶臭成分被分解,流出紫外线分解区的气体被喷淋装置喷淋,气体中的臭氧溶于水中形成臭氧水,并在臭氧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臭氧水中的臭氧被氧化形成羟基自由基继续氧化气体中剩余的恶臭成分,从而获得较纯净的气体。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仅通过紫外线发射部件3、喷淋装置和臭氧规划氧化剂三者的配合既可以实现恶臭气体的净化,结构简单,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减少空间占用体积,并且喷淋后的液体可以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使用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喷淋装置可以包括若干喷嘴8,各喷嘴8设置于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顶部,也就是说,喷淋液体自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顶部喷入,流经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整个空间后,自存放区的底部流出。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下方还设置有集水箱12,集水箱12主要用于收集喷嘴8喷淋的经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液体,集水箱12中的液体可以经集水箱12连接外部的出口流至壳体22外部。

该实施方式中喷淋装置设置于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上方,可以减小空间的占据,并且喷淋水自上方喷入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有利于气体中臭氧与水充分接触,并且也有利于气体中恶臭成分、臭氧与催化剂充分接触,提高恶臭成分的去除效率。

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集水箱12中还可以设置有浮球阀11,通过浮球阀11可以检测集水箱12中水位。当然集水箱12的箱体上还可以设置有溢流口14,当集水箱12中的水高于预定高度时,箱体中的水可以自溢流口14流出。集水箱12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出水口13,以便排除集水箱12中的液体。集水箱12还可以包括进水口10,可以从该口加注液体至喷淋装置中。

当然,集水箱12的液体也可以循环利用。具体地,恶臭气体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水泵15,用于将集水箱12内部的液体泵送至各喷嘴8;水泵15直接位于集水箱12内部或者水泵15位于集水箱12内部的隔离箱中以与集水箱12内部的液体隔离。即可以使用不锈钢或者耐腐蚀材料在集水箱12内部隔离一密闭空间,水泵15置于该密闭空间内部,水泵1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集水箱12中的液体。

气体可以沿水平方向流过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也可以沿竖直方向流过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以下给出了后者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详见以下描述。

上述各实施例,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底部与集水箱12之间具有预定空间,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进气口开设于其底部,流经紫外线分解区的气体由臭氧氧化催化存放区底部进气口流入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内部,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出气口可以开设于其中上部或顶部,气体自臭氧氧化催化存放区的底部进入,大致沿竖直方向流经该区域后,由中上部或顶部出气口流出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

这样喷淋液体的流动方向与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可以进一步提高气体中恶臭成分的去除效率。

其中,壳体22上的气体进口可以沿水平方向,气体沿水平方向流过紫外线分解区,然后再转弯成竖直方向流入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

当然,气体进口的设置方向不局限于上述。

为了尽量提高恶臭气体在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布置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均布板16。均布板16设置于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底部,均布板16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161,自外向内进气口161的尺寸依次增大。也就是说,越远离紫外线分解区,进气口161的尺寸越大。如图所示,自左向右,均布板16上的进气口161尺寸越来越大。

上述实施方式充分考虑了气体流动速度的影响,通过合理设置均布板16上的进气口的尺寸,可以达到气体在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通流截面上的均匀布置。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均布板16采用不锈钢材质,进气口的最小孔径为8mm,最大孔径为60mm,均布板16通过焊接与壳体22固定。当然,均布板16的材料、进气孔的大小不局限于本文描述,只要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即可。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紫外线分解区和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水平放置,二者之间还设置有均流区,沿气流方向,均流区的通流面积渐缩。流经紫外线分解区的气体经渐缩式均流区进入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这样气体的流速可以逐渐变化,提高气流流动稳定性。

实现均流区渐缩结构的方式有多种形式,其中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22内部布置有倾斜式隔板5,沿气流方向隔板5向下倾斜,隔板5与所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夹角范围为140°至160°;所述隔板5的上端边缘抵靠紫外线分解区出气侧上缘,下端边缘支撑于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侧壁,所述均流区由所述隔板5及壳体22围成。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壳体22内部增加隔板5的形式形成均流区,可以降低壳体22的加工难度。

为了提高紫外线发射部件3、臭氧氧化催化剂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进行了如下设置:紫外线分解区之前或者/和之后还设置有除尘过滤棉;在紫外线分解区之前可以增加设置第一除尘过滤棉2,可以先过滤掉恶臭气体中的粉尘颗粒物,放置粉尘颗粒物粘附在紫外线发射部件3的表面及催化氧化剂的表面。在紫外线分解区之后也可以设置第二除尘过滤棉4可以进一步对气体进行除尘。

为了进一步去除进入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内部气体的杂质,气体进入该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前可以先经过过滤网9过滤部分颗粒杂质。过滤网9的安装方式可以由多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网9可以安装在紫外线分解区之后,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之前的最小通流面积。

恶臭气体在壳体22中的流动动力可以由风机19提供,风机19可以为离心式风机19。对于气体沿竖直方向流过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实施方式中,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中上部或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通风机19的进口。

为了降低噪音,风机19箱的外围还可以设置隔音层20,隔音层20为使用隔音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的出气口还可以设置有除雾装置18,以去除气体中的水蒸汽。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臭氧氧化催化剂存放区设有填料支撑17,填料支撑17上放置有若干层填料球6,每一层布置有多个填料球6,填料球6为表面镂空的空壳球体,臭氧氧化催化剂7为载体是硅铝合金的球体,臭氧氧化催化剂7放置于空壳球体内部。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填料球6的直径为60mm左右,硅铝合金的球体直径为5mm-6mm。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增加控制系统21,控制系统21控制上述各紫外线发射部件、风机、水泵的工作参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